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5篇
综合类   68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对人和动物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笔者在河北省某奶牛场选用186头奶牛进行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率、感染强度及垂直传播途径、发病率、病原学、临床、病理检测及药物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犊牛的附红细胞感染率最高,达63.3%,其次是泌乳牛,其感染率达54.6%;垂直传播是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的途径之一。本病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达2.06%~10%,临床表现发热、贫血或黄疸等症状,血液稀薄,组织黄染,肝、脾、肺、心、肾等有病理学变化,血液镜检可检出附红细胞体。药物尼可苏、头孢多烯、贝尼尔等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2.
牛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在临床上多呈隐性过程,国内外的学者对其分类、病原学、诊断技术等方面已经作了多方面的探讨,但附红体的感染对牛的生化指标的影响尚缺少资料,试验试图通过对不同程度自然感染附红体奶牛三种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为牛附红体病的致病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1材料与方法1.1动物选择从河北省某地奶牛场选胎次、年龄相近且无临床症状奶牛进行附红细胞体感染镜检观察,采用抗凝血压片法,400倍显微镜下观察20个视野,按感染红细胞数占视野内总红细胞数比例计算其感染强度。试验选择镜检阴性为Ⅰ组,感染强度10%~20%为Ⅱ组,50%~70%记为…  相似文献   
83.
肉鸡腹水综合征(AS)是危害快速生长幼龄肉鸡的以浆液性液体过多地积聚在腹腔、肺脏瘀血和水肿、右心扩张心肌肥大、心包液增多、肝脏肿大为主要特征的非传染性疾病。由于这种病一般由肺动脉压增高引起,最近又把此病称为肺动脉高压综合征(Pulmonary Hypertension Syndrome,PHS)。该病与猝死综合征和生长障碍综合征已是世界性的肉鸡饲养业的三种最严重的新病,由于死亡或降低屠宰率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不同品种和日龄的鸡群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84.
85.
为了探索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质粒pcDNA3-1E在雏鸡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将重组质粒pcDNA3-1E经肌肉注射免疫雏鸡,分别在免疫后15d、30d和60d剖杀雏鸡并采取各种组织,抽提各组织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后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并观察接种后雏鸡的临床特征。结果:免疫后15d各组织均可检测到3-1E基因,而免疫后30d和60d,仅在pcDNA3-1E质粒注射部位检测到3-1E基因,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3-1E基因;50μg的pcDNA3-1E质粒并未对雏鸡产生不良影响。由此表明堆型艾美耳球虫重组质粒pcDNA3-1E在雏鸡体内至少可存在15d,30d后质粒DNA仅分布于接种部位,并至少可持续60d,而且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6.
87.
用不同保存时间的鸡球虫混合苗,进行了免疫、攻击试验,通过比较免疫组和对照组的死亡率、增重率、血便记分、病变值、卵囊值及抗球虫指数,确定鸡球虫混合苗的保存期应为4℃~8℃、180天。  相似文献   
88.
奶牛乳房炎的免疫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加强奶牛乳房炎免疫控制。[方法]介绍奶牛乳房炎的病理学、发病机理、免疫与防御机制及其疫苗种类和研究进展。[结果]该病病原主要为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仍然不太清楚,防御机制包括先天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采取综合防治,特别要注意抗生素的使用问题。[结论]该研究为奶牛乳房炎的免疫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9.
采用辛酸硫酸铵法从温氏附红细胞体高免血清中提取IgG,过碘酸钠法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建立了检测温氏附红细胞体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结果显示:抗体最佳包被量为156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400,抗原最低检出量为6.64μg/mL,抗原及酶标抗体的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为1 h.应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河北省内222份奶牛血样进行了检测,阳性检出率为91.0%.证实:该方法灵敏度高,简便快速,适合作群体检测.  相似文献   
90.
自疑似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流产奶牛粪便及血液中分离得到一株不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及RT-PCR扩增进一步证实该病毒为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