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生长的关系,为该品种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四季蜜龙眼为材料,采用根窖法研究产期调节栽培条件下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内的生长动态,探讨根系生长与地上部新梢生长、开花和结果的相互关系.[结果]四季蜜龙眼根系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下旬~4月下旬出现第1次根系生长高峰,第2次生长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9月中旬,根系生长活动与土温有密切关系;新梢加长在一年中也有两次生长高峰,3月底出现第1次生长高峰,5月上旬出现第2次生长高峰,并持续到下旬.[结论]产期调节栽培下的四季蜜龙眼新梢、果实和根系的生长有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42.
应用RT-PCR方法在首次克隆获得荔枝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基础上,又得到2个荔枝FT同源基因cDNA全长,分别命名为LcFT1和LcFT2(基因登录号分别为:JN214350、JN214351)。LcFT1基因开放阅读框522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9.65 ku,等电点为8.68。LcFT2基因开放阅读框522 bp,编码174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19.56 ku,等电点为7.34。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cFT1和LcFT2蛋白都具有4个α螺旋,10个β折叠区。同源分析表明,LcFT1和LcFT2基因在不同植物中的一致性为72%~82%。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三月红荔枝花芽分化期LcFT1和LcFT2基因只在叶中表达,并且在成熟叶中表达量最多。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荔枝开花的分子机理及其成花的生物学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43.
在荔枝品种的选育方法中,人工杂交育种方法非常重要。然而传统的荔枝杂交育种授粉方法工作量大,费工费时,缺点多。本研究根据荔枝雌雄异花同株和同一株树雌雄花不同时间分批开放以及主要靠虫媒授粉的特点,设计了荔枝杂交育种花粉隔离防护网罩取代人工套袋隔离花粉的方法,可显著节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荔枝杂交授粉工作效率,同时还具有防病虫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应用乙烯利、多效唑、乙烯利与多效唑混合液以及人工摘叶等不同处理控制鸡嘴荔花穗小叶生长,结果表明在叶面喷施乙烯利286mg/L,或乙烯利190mg/L+多效唑90mg/L,或多效唑90mg/L可有效克服“冲梢”。其中乙烯利286mg/L处理效果最好,成花枝率最高。人工摘叶处理也有一定的控“冲梢”效果,但不能抑制花穗伸长,且需花费较多人工。  相似文献   
45.
四季蜜龙眼属于热带生态型龙眼品种,其花芽分化不需要低温诱导,而且能一年多次开花结果,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出现同一株树中新梢、花、幼果及成熟果同时存在的现象,不利于栽培管理,也难以获得高产,导致四季蜜龙眼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内许多单位通过引种并对其栽培管理和产期调节技术进行研究,本文综述的四季蜜龙眼包含四季龙眼、四季花龙眼、双季龙眼等一类一年多次开花结果的热带生态型龙眼品种的栽培生理研究。  相似文献   
46.
从广东、广西引进国内近年选育的18个荔枝新品种,在广西灵山县"灵山香荔"大树上高接换种进行集中引种对比试验。参照《荔枝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订果实性状评价标准,依据果皮颜色等10个果实性状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分值,总分100分。于2018—2020年连续3年分别对引进品种果实性状测评评分,按3年平均得分对果实综合性状进行排名筛选。结果表明,糯桂、仙进奉、红绣球、红珍珠排在前四位,在当地荔枝主产区品种结构调整可以优先考虑选用。有些品种虽然综合评分不高,但是具有某个特异性状或某些特殊优良性状,如马贵荔单果质量最大,是平均值的166%,穗大、特迟熟,果肉内膜褐色少;范焦1号、井岗红糯、岭丰糯和凤山红灯笼的焦核率均为90%以上且稳定,这些性状在种质资源创新及育种利用中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前龙眼、荔枝育种方法有实生选种、芽变选种、引种和杂交育种等.近年来龙眼、荔枝的杂交育种在全国科研单位中陆续开展.笔者在开展龙眼、荔枝杂交育种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龙眼、荔枝杂交苗的培育方法,为今后龙眼、荔枝杂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加快荔枝新品种培育,选育出品质优良又丰产稳产的品种是改造传统荔枝产业,提高荔枝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致力于荔枝新品种的选育,通过多年的努力,选育出品质优且丰产稳产性较强的荔枝新品种贵妃红,对缓解和改变广西区优质品种荔枝的产业发展瓶颈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9.
论述了龙眼有性杂交的各个技术环节,包括花粉采集及处理、母本花穗的选择及处理、授粉、保果以及存在问题等,为开展龙眼杂交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荔枝APETALA1(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荔枝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LcAP1(基因登录号:JN214349)。LcAP1基因开放阅读框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8.39 kD,等电点为9.69。序列分析显示,LcAP1基因编码的蛋白在1 ~ 61氨基酸含有1个MADS盒结构域,在89 ~ 179氨基酸有1个K盒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cAP1基因编码的蛋白有3个α螺旋,2个β折叠区,8个β转角。同源分析表明,LcAP1基因在不同植物中的一致性为72% ~ 82%。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三月红’荔枝花芽分化期,LcAP1基因在成熟叶、幼叶、老茎、嫩茎、花芽和花梗中均表达,在花芽中表达最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