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8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3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2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桂荔2号’是从广西荔枝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的新品种,具有果大、质优、丰产等特性,果肉质地软滑,色泽均匀,味清甜,平均单果质量38.0 g,可食率7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5%。  相似文献   
62.
以7份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石硖龙眼作为对照,从物候期和花、果实性状2个方面及相关特征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热带生态型龙眼萌动在3月下旬-5月,热带生态型龙眼果实成熟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而作为主栽龙眼石硖在7月中旬成熟,热带生态型龙眼将鲜果上市时间推迟2个月。龙眼果实单果质量差距较大,变异系数为51.22%,其中通过肉眼观察果实大小能够明显区分出同奈2号龙眼,该品种果实平均单果重达27.12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异系数为8.0%,可食率变异系数为11.78%,横径、侧径、纵径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26%、18.24%、16.70%,果实果形指数范围为0.90-1.13,变异系数8.00%,其中泰国温带和石硖果形指数为0.90,形状为圆形或近圆形;其他龙眼果形指数均大于1.0,形状为长圆形。表观特征作为最直接的比较结果发现同奈2号龙眼,该品种果实大,果皮较光滑、果肉黄白色且香气浓,与其他龙眼存在显著差。热带生态型龙眼种质资源的研究对丰富龙眼品种资源和进行龙眼品种结构调整、指导实际生产及杂交育种等具有重要意义。[ 基金项目: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与生产配套技术岗位项目(CARS-32-0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创新团队( nycytxgxcxtd2023-12-02);荔枝龙眼种质资源研究与品种选育(桂农科2021YT043)。作者简介:邱宏业,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hyqiu12@126.com;* 通讯作者:徐宁( 1981- ) ,高级农艺师,现主要从事荔枝龙眼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工作,E-mail:8893332@qq.com。 ]  相似文献   
63.
为提高"凌丰"酿酒葡萄的产量和果实品质,开展了对结果枝不同时期摘心和不同留叶数的摘心试验。结果表明:花前5天至初花期在花序以上留6片叶摘心比留4片叶摘心及留8片叶摘心,在产量和果实品质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因此在每株留结果枝为15枝条件下,在开花前5天至初花期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留6片叶摘心较合理,可为解决果农对结果枝摘心较为随意而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问题提供参考依据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4.
对高接换种后的鸡嘴荔初结果树采用不同的保花保果措施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花期环剥等处理有利于提高坐果率,主干螺旋环剥处理与对照的相对坐果率提高了12.6%,对减少鸡嘴荔落果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5.
黑叶荔枝焦核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黑叶荔枝种子重量提高其品质,以青鲜素为诱导焦核的基本生长调节剂,通过不同浓度青鲜素处理以及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使用,研究了各种不同处理对黑叶荔枝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MH浓度在800mg·L^-1时诱导黑叶荔枝焦核效果较好,黑叶荔枝焦核率随着MH浓度增大而增加,但过高浓度会导致严重的落果。用MH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以减轻落果的问题,其中用MH800mg·L^-1+2,4-D5mg·L^-1对黑叶荔枝诱导焦核效果最好,焦核率可达8.79%,平均单核重下降20%以上,可以显著提高其加工品质,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海南省海口市和广东省廉江市‘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的先进经验,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组织赴两地进行荔枝生产考察交流。文章介绍了考察果园的基本情况和‘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并结合广西实际总结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7.
对越南引进的黄皮龙眼种质资源‘YN-1’进行观测,研究其在广西南宁的生长表现,对其物候期及植物学性状进行描述。结果表明,黄皮龙眼‘YN-1’易成花无冲梢,花期集中在6月中下旬,9月中旬果实成熟,属于晚熟龙眼种质。果实近圆形,果皮颜色为浅黄色,光滑,平均单果重15.31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值23.68%;可食率59.54%;果实完全成熟时总糖、还原糖、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188.45 mg/g 、82.59 mg/g、678.21 nmol/l,可滴定酸含量为0.05 %;留树保鲜时长10天以上(9月15日至9月25日),风味浓甜,香味浓,是一份具有香气浓、留树保鲜期长的特异龙眼种质资源。黄皮龙眼在南宁的表现良好,为龙眼种质创新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8.
本文选用荔枝和龙眼实生苗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常规消毒后,接种于附加不同浓度的激素6-BA、IAA和2,4-D的MS、B5、1/2MS等基本培养基上,诱导茎段萌芽。结果表明,MS培养基适合荔枝和龙眼茎段芽的诱导,荔枝茎段萌芽最佳的培养基为MS 0.6 mg/L 6-BA 0.2 mg/L IAA 0.5 mg/L 2,4-D 3g/L活性炭,萌芽率为71.7%,正常芽率为90.9%;龙眼茎段萌芽最佳培养基为MS 0.6 mg/L 6-BA 0.4 mg/L IAA 0.5 mg/L 2,4-D 3g/L活性炭,萌芽率为75.6%,正常芽率为83.8%。诱导荔枝芽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 0.05 mg/L 6-BA 1.0 mg/L IBA,生根率为2.9%;诱导龙眼芽苗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 0.1 mg/L 6-BA 1.0 mg/L IBA,生根率为5.0%。  相似文献   
69.
以四季蜜龙眼为接穗,31个龙眼品种(单株)为中间砧进行高接试验,结果表明有13个砧穗组合表现亲和性好,占供试砧穗组合的42%,有58%的砧穗组合表现不亲和。对四季蜜龙眼高接换种果园调查结果表明,四季蜜与广西龙眼主栽品种大乌圆、储良、石硖、早白露嫁接亲和性好,其中高接在大乌圆上生长快、生长量较大。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广西荔枝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核心种质,为广西荔枝种质资源的保存、遗传改良及创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广西原产和引种的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40对SSR引物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按原始群体50.00%、25.00%和12.50%的取样比例,采用逐步聚类法优先选择性状优良材料的原则构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果]40对SSR引物从88份荔枝种质资源中共扩增出282条清晰的条带,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2~13条,平均7.05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82条,每对引物扩增的多态性条带数1~13条,平均4.55条,每对引物扩增条带的多态性比率为14.29%~100.00%,平均64.54%.88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3~0.96,说明其遗传多样性较低;在遗传相似系数0.86处,88份荔枝种质资源可分为七大类群,第Ⅰ~Ⅶ类群分别包含3、12、6、6、1、2和58份种质,其中第Ⅰ类群均为龙荔种质资源,第Ⅱ类群主要为早熟种质,第Ⅳ类群主要为早熟实生种质,表明荔枝种质间的亲缘关系与熟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88份荔枝种质资源在40个SSR位点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Shannon指数(I)和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3.2750、2.1137、0.8092和0.5107.核心种质-1、核心种质-2和核心种质-3的种质资源数量分别为44、22和11份,其中,核心种质-2的Ne、I和He 3个遗传多样性参数均最高,分别为2.1774、0.8452和0.5271;仅核心种质-3的Na与原始群体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组核心种质的其余遗传多样性参数与原始群体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核心种质-1和核心种质-2均能充分代表原始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根据核心种质构建的原则,最终选择核心种质-2作为广西荔枝核心种质.[结论]SSR分子标记是一种适用于荔枝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核心种质构建的理想分子标记.广西荔枝种质资源遗传背景相对较窄,遗传多样性较低,今后应加强荔枝种质资源的引进与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