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中单808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CL11为母本,NG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母本CL11来源于78599;父本NG5来源于95236×95167,引自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该品种于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钠和甲氧苄啶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对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采用乙腈提取和净化,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流动相为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紫外测定时采用双波长检测:磺胺氯吡嗪检测波长为268 nm,甲氧苄啶检测波长为240 nm。空白血浆添加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分别在0.1~70.0μg/m L和0.05~5.0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99),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的检测限分别为0.05μg/m L和0.025μg/m L,定量限分别为0.1μg/m L和0.05μg/m L。空白血浆添加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在各自线性范围内,批内变异系数分别小于6.84%和7.55%,批间系数分别小于5.23%和6.81%。本研究建立的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的提取和净化方法,适用于鸡血浆中磺胺氯吡嗪和甲氧苄啶含量的单个或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颁布实施以来,种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品种也从几十个到几百个不断增加。很多企业由于起步晚,所以购买产品种的市场活跃,买断一个品种的经营权少则要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但是由于品种多、公司多,市场容量和品种自身的特性等原因,往往很多品种还没有推广开就被淘汰,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状。无论是大的上市企业,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施以来,种业市场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欣欣向荣。一些优良的品种得到了快速推广,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速度越来越快,当然种业经营主体及农民也得到了较多的实惠。但是,从最近几年的种业销售市场来看,却是越来越艰难,行业内的人都说作种业难,使得专家困惑:好的品种为何推广不开?企业困惑:种子销量为何不大?  相似文献   
15.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工程力学》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从直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延长品种推广周期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种子法》的颁布实施以来,种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当然品种也从几十个到几百个。很多企业由于起步晚,大多需要购买品种经营权,买断一个品种的经营权少则要几十万,多则上千万;但是由于品种多、公司多,市场容量和品种自身的特性等原因,往往很多品种还没有推广开就被淘汰,给很多企业带来了高成本、低效益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红魔芋是自然界中含有大量葡甘聚糖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繁殖系数较低,病毒感染及种质退化严重。为解决红魔芋繁殖系数低、种质退化等问题,以红魔芋的球茎和无性株茅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试验。研究表明,地下球茎是最佳外植体;75%的酒精浸泡30s,再用0.15%的升汞浸泡30min是最理想的消毒方式;愈伤及不定芽最佳培养基为MS+6-BA2mg/L+NAA0.1mg/L。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根据内蒙古发展的实际需要,运用多种育种技术选育出玉米新品种赤单109,其母本为自选系C12-543,父本为自选系F1322。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适应性广、品质优等特点。2020年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蒙审玉2020005号。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不锈钢零件的加工方法,单刃镗刀的几何参数的修正,钻不锈钢零件钻头的刃磨。  相似文献   
20.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是定量反映植被生长状况的重要参数,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生态系统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多被用于监测植被长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为系统分析近20年内蒙古草原及不同类型植被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因素,该研究基于MOD13Q1产品,首先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反演构建2001-2020年内蒙古草原逐年FVC数据集,随后利用Sen + Mann-Kendall趋势分析探究内蒙古草原植被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最后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内蒙古草原FVC对气候因子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FVC呈"东高西低"地带性空间分布特征,多年均值为0.44;不同草原类型FVC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草甸草原FVC(0.70)最高,草甸FVC(0.64)略低于草甸草原,典型草原FVC(0.41)次之,荒漠草原FVC(0.13)最低;内蒙古草原植被状态近20年来整体向好,FVC呈增长趋势的草原面积占77.96%,其中15.21%的草原区域显著改善,毛乌素沙地和科尔沁沙地最具代表性;内蒙古草原FVC与年降水(Mean Annual Precipitation,MAP)呈显著正相关区域面积占比为55.85%,在5个因子中,MAP的q值最大,为0.66,降水是驱动内蒙古草原FVC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该研究揭示了内蒙古草原及不同类型植被FVC时空格局变化及其对气候和社会经济因子的响应,能够为评估内蒙古草原生态环境状况,治理退化、草原沙化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制定草原生态修复策略和实现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