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免疫球蛋白的多样性非常复杂,除了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由于恒定区不同而形成不同类型或亚类免疫球蛋白外,重链和轻链可变区的氨基酸组成多样化是决定抗体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2.
在克隆5’上游微卫星序列的基础上,以40头松辽黑猪为研究材料,分析了该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同时进行了各基因型与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和胴体性状的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在5’端侧翼微卫星位点上多态性丰富,共检测到4个等位基因(A、B、C、D)共6种基因型,等位基因A、B、C、D的频率分别为0.1125、0.0875、0.4250和0.3750;杂合度0.6580、多态信息含量0.5944、有效等住基因数2.9240;遗传效应分析发现AA基因型个体具有较高的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33.
ELOVL6基因是超长链脂肪酸延伸酶(ELOVLs)家族成员之一,可以催化饱和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延伸,主要参与脂肪酸延伸和脂酰CoA的生物合成。目前对ELOVL6基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脂肪酸代谢、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代谢性疾病方面,其在抑制某些肿瘤细胞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ELOVL6作为牛的重要的脂肪酸代谢调控基因,国内外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对国内外关于该基因的结构、表达情况和生理功能以及牛ELOVL6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气体代谢、养分消化代谢及血清指标的影响,以期为草原红牛饲养标准的制订和高效饲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用12头体重相近(365.08±2.76)kg、健康的草原红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增重净能为5.65(低能组)、6.05(中能组)和6.43 MJ·kg-1(高能组)的饲粮。试验期20 d,其中,预试期18 d,正试期2 d。正试期利用“大型动物开放回流式呼吸测热装置”开展呼吸测热试验,采用全收粪尿法开展消化代谢试验,试验结束前颈静脉采集血液样本分离血清,测定血清生化指标。【结果】高能组甲烷产生量、甲烷产生量占干物质采食量比例、氧气消耗量及产热量显著高于其他组,二氧化碳产生量显著高于中能组(P<0.05),且各项指标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能量代谢参数分析表明,各组消化能采食量、代谢能采食量、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粪能排泄量和尿能排泄量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高能组甲烷能排放量、甲烷能占总能比值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且随饲粮能量水平的升高而线性升高(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草原红牛氮代谢的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能量水平对干物质、有机物、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干物质和有机物的表观消化率有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P=0.059)。高能组血清总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血清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且均随饲粮能量水平升高呈线性变化(P<0.05)。其他各组间血清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适宜提高饲粮能量水平可提高草原红牛的养分利用率,但能量供给过高时会以甲烷能形式损失。综合来看以中能组效果最佳,推荐350 kg草原红牛适宜消化能和消化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8.12 MJ·d-1、749.50 g·d-1,代谢能和沉积蛋白日供给量分别为121.78 MJ·d-1、678.75 g·d-1,净能日供给量为55.96 MJ·d-1。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乙醛脱氢酶1A1(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1A1,ALDH1A1)基因功能,本试验以16月龄延黄牛母牛为研究对象,屠宰后采集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胃、十二指肠、皮下脂肪和背最长肌,提取总RNA。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牛ALDH1A1基因mRNA序列(登录号:NM_174239.2),利用Oligo 7.0软件设计引物,应用RTPCR扩增ALDH1A1基因,将扩增产物连接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获得延黄牛ALDH1A1基因完整CDS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核苷酸序列及其蛋白结构。以延黄牛不同组织总RNA为模板,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LDH1A1基因在延黄牛各组织间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ALDH1A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06bp,编码501个氨基酸;延黄牛ALDH1A1基因序列与野牛、牛的同源性最高(≥99.7%),与猫和豹的同源性分别为89.4%和89.6%,符合物种进化规律。ALDH1A1蛋白分子质量为54.805ku,理论等电点为7.16,亲水性较强,占86.4%,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分别占11.4%和12.2%,属于可溶性蛋白,但不是分泌性蛋白,无典型信号肽切割位点;存在31个氨基酸磷酸化位点(分值0.5)。延黄牛ALDH1A1蛋白二级结构含有α-螺旋、延伸链、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分别占42.12%、16.17%、8.18%和33.53%,与该蛋白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相同。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ALDH1A1基因在延黄牛肝脏、胃、皮下脂肪、十二指肠和肾脏组织中极显著表达(P0.01);在背最长肌中显著表达(P0.05)。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延黄牛ALDH1A1基因功能及肉质基因筛选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为了研究红安格斯×中国草原红牛一代(安草F1)育肥效果,随机选择体重相近的18月龄草原红牛(对照组)和安草F1(试验组),在相同饲养条件下育肥至36月龄屠宰,分别测评24、30、36月龄的育肥性能和36月龄时的屠宰指标及牛肉品质.结果显示:试验组24、30、36月龄体重、胸围、屠宰率、净肉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剪切力显著低于对照组.综上,利用红安格斯牛杂交中国草原红牛,有利于提升生产性能、改善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37.
地方黄牛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应性强等优点,在中国特色肉牛产业发展中,地方黄牛的利用不可或缺。但地方黄牛却存在外种杂交、近亲繁殖现象等严重影响遗传资源保护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地方黄牛遗传改良现状、问题及建议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38.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134头牛IGF-I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外显子1上游510 bp处检测到1个C→T的碱基突变,有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统计结果发现,在夏洛莱牛和草原红牛群体中等位基因A占优势,但是在利木赞牛群体中却是等位基因B占优势,西门塔尔牛群体中2种等位基因的比例相对平均.AB基因型在4个群体中均为优势基因型.夏洛莱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草原红牛群体处于非平衡状态(P<0.05).为今后对牛的肉质性状研究打下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9.
肉牛业是吉林省畜牧业的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吉林省目前肉牛品种资源、繁育方式、育肥模式等现状,预测了未来的饲养模式,希望能够为肉牛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采用PCR-SSCP方法对58头草原红牛钙激活中性蛋白酶3基因(CAPN3)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研究分析,发现其外显子1存在三种基因型AA、AB和BB,测序发现,在外显子1的124位存在碱基突变,由原来的A突变为G,氨基酸水平由天冬氨酸Asp变为天冬酰胺Asn,此SNP位点在此前的研究中未见报道.经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该位点等位基因A占优势地位,且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通过显著性差异检验发现,CAPN3基因此位点的多态性对该牛群的屠宰率、净肉率和大理石花纹这三个性状有显著影响(P<0.05),这将为CAPN3作为牛肉肉质性状候选基因提供进一步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