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印楝素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凋亡抑制果蝇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印楝素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细胞毒理机制,寻找杀虫作用新靶标,以含印楝素0.5、1.0、2.0、3.0、5.0 mg/kg的培养基饲养黑腹果蝇幼虫,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显著抑制黑腹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处理后5 d平均虫重由对照的1.41 mg降低至1.13~0.38 mg,发育历期由对照的4.50 d延长至5.17~12.33 d,发育抑制率为19.86%~73.05%,或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最终死亡;部分幼虫虽然能化蛹,但化蛹率下降至1.67%~6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0%,羽化率由对照的95.00%下降至63.33%~1.67%,平均产卵数由对照的57.33下降至29.67~4.33,出现畸形成虫,个体明显变小.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印楝素0.5 mg/kg和2.0 mg/kg处理能明显推迟果蝇胚胎细胞凋亡高峰期,缩短凋亡峰期的持续时期.  相似文献   
12.
分别采用idTarget、Pharm Mapper在线反向分子对接软件预测虫草素和三磷酸虫草素的靶标蛋白(药效团匹配蛋白),用Ledock分子对接软件模拟虫草素、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构象,用Lig Plus软件分析结合构象活性口袋内残基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反向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自由结合能比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自由结合能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与虫草素相比,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活性口袋内的氨基酸残基可形成更多的氢键,且三磷酸虫草素和靶标蛋白有较好的几何匹配,其自由结合能也较低,其结合构象更稳定。根据正向、反向分子对接结果,认为三磷酸虫草素是虫草素进入人体内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宏基因组学方法,以人肠道微生物样品为原材料,构建了1个约30 000个克隆的fosmid文库.以三丁酸甘油酯为底物,通过功能筛选,获得1个酯解酶阳性克隆.对该阳性克隆构建亚克隆,挑选具有酯解酶活性的阳性亚克隆进行测序分析,最终获得1个肠道微生物来源的酯解酶基因(GenBank登录号:JQ972699).结果表明,文库克隆的平均插入片段约为40 kb,没有重复插入片段克隆.获得的酯解酶基因推演蛋白与Pyramidobacter piscolens W5455的patatin样磷脂酶同源性最高,氨基酸一致性为95%.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通过Vd型分泌方式进行分泌并发挥功能.本研究是通过构建人肠道微生物宏基因组大片段文库并结合重组子功能筛选获得酯解酶的首次报道,可为食品工业提供新的酯解酶来源和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烤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分析了影响烟叶施肥的因素及相互作用关系和收集完整的技术参数的基础上,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总结与汇集烟草专家的施肥经验,建立数学模型,依靠各种基础资料数据库,研究出“烤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3a的应用结果表明,配方施肥的上等烟比对照提高20.67%,烟叶产量提高27.33%,烟叶产值,净收入分别比对照增加33.7%和108%,而生产费用仅增加12.7%。  相似文献   
15.
可控循环式生物磁化水在食用菌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是在珍稀食用菌杏鲍菇的制种、拌料、喷浇过程中,通过采用磁处理水,达到技术增产的目的.课题组于2006~2007年经过反复试验,确定可以应用于杏鲍菇实际生产的最佳方法,实现降低成本、提高菇质水平的目的,为我国的杏鲍菇打入国际市场提供条件.现将试验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广泛种植的2个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和"水果黄瓜"为试材,叶面喷施0.30%、0.60%、0.90%硝酸铵,研究了不同浓度硝酸铵对幼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有效且合理地施用氮肥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喷施硝酸铵可提高2种黄瓜幼苗的鲜质量,对叶绿素a含量影响不大,促进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的增加;随着喷施硝酸铵浓度的增大,可提高2种黄瓜的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影响不明显;随着喷施硝酸铵浓度的增大,2种黄瓜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趋势均为先增后降,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则呈现出先降后升,但较对照差异均不显著;"长春密刺"和"水果黄瓜"的叶面喷施硝酸铵最适浓度分别是0.30%和0.60%。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人工实生更新野果林关键树种提供参考。【方法】在新源野果林原生境秋季果实成熟期,分别采集野杏、野生樱桃李、野苹果种子,播种于平地、阴坡和阳坡3种生境类型试验地,次年观测其出苗规律和成苗特性,探究新源野生果树实生更新特征。【结果】3种种子秋播后,均于次年4月中旬开始出苗,至5月上旬时可完成其总出苗数量的80%以上,平地和阴坡的出苗量多于阳坡。平地和阳坡野生樱桃李有较高的成苗率,分别为26.2%、4.2%,也有较高的保存率,分别为87.6%和52.0%;阴坡则为野杏的成苗率和保存率最好,分别为16.2%和82.1%;野苹果在3种试验地的成苗率均小于1%。野杏和野生樱桃李幼苗的生长时期集中在6月中旬—8月中旬,其中,野杏在3种试验地的生长量及生长速率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平地、阴坡、阳坡,在平地和阴坡野生樱桃李的生长量大于阳坡,野苹果在整个生长季的生长量较少。3种野生果树幼苗的年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平地、阴坡、阳坡,野杏幼苗生物量间无显著差异。野生樱桃李的生物量在阴坡与阳坡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原生境秋季播种后,平地和阳坡适宜更新野生樱桃李,阴坡适宜更新野杏,野苹果不适宜秋季播种更新。提...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叠螺污泥脱水机处理物范围有限、易堵塞、脱水浪费及难以连续运行等问题,设计了连续自清式叠螺污泥脱水机,适用于各行各业的污泥脱水系统,如市政污水、造纸废水、化工废水、食品和饮料加工废水及工业生产废水等。设计采用固定环与游动环相互层叠,螺旋轴推动游动环及变螺距结构,进行整体优化,并进行装置试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操作简单,可连续性工作,脱水效率高且易于制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是1960年在望亭苏州专区农科所进行的。该年是水稻白叶枯病发生的轻病年。从5月30日起,分期在双季早稻(有芒早沙粳)、中稻(黄谷早)和晚稻(853)的试验小区,移栽人工接种的病秧共52个点,观察在不同栽培条件下发病中心的形成情况。在水稻生长前期,田间植株分布稀疏,发病条件较差,连续的高温干旱造成病秧早期枯死,使它失去传病作用。病秧移栽到本田以后,最初病害并不向外发展,并且有部分病叶枯死;5月30日和7月10日两期移栽的,由于遇到天旱,病叶枯死尤多。在所有的小区中,病秧附近开始找到新病株  相似文献   
20.
根据豫中烟区烟叶生产农艺要求,对移栽、覆膜、中耕及烟秆拔除等环节的专用农机进行测试,分析比较了各种机械的作业效率、作业能耗、投入资金等,筛选出适应豫中烟区烟叶生产的相关机械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