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81.
以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标准强毒石门株为模板,RT-PCR扩增CSFV E2基因N端的主要抗原区(△E2).PCR产物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AE2,转化Eacterium coli BL21-Codonplus(DE3),IPTG诱导重组△E2蛋白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蛋白的正确表达.KCl预染切胶法纯化△E2蛋白,以其为包被抗原,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CSFV抗体ELISA检测方法.用该方法对331份临床血清进行检测,并与IDEXX公司阻断ELISA试剂盒进行了相符性验证,符合率为74%.为研制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2.
对湖北省某地发生的以高热、皮肤出现丘疹、消瘦、母羊流产、羔羊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进行了病例调查、临床症状、大体剖检以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在感染山羊的皮肤上皮细胞、气管粘膜上皮细胞中发现有嗜酸性病毒包涵体存在。其他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病变。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病理变化确诊该病为山羊痘,并讨论了该疾病的可能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83.
人工感染4日龄雏鸭病毒性肝炎模型,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和NO在Ⅰ型鸭肝炎病毒感染后的肝脏中的动态变化及与肝损伤的关系。120羽4日龄雏鸭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腿部肌注Ⅰ型鸭肝炎病毒,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感染后动态观察肝脏的病变、测定肝组织内NOS活性和NO的浓度以及肝组织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病毒感染后,雏鸭肝功能和肝脏结构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NO对肝脏的损伤在感染后3d内持续增强,从4d开始逐渐减弱;iNOS主要存在于雏鸭的巨噬细胞中,其含量在感染早期上升,后期逐渐下降;肝组织内NOS活性及NO的浓度变化与免疫组化显示结果一致。结果表明,鸭肝炎病毒感染的雏鸭肝脏的损伤程度与NOS、NO浓度变化一致,提示NO在鸭肝炎病毒导致的雏鸭肝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对湖北省荆门市、襄阳市及武汉市新洲区的三例疑似禽白血病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采用禽白血病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ALV-AB)及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抗体检测试剂盒(ALV-J)对样本进行血清学检查.结果表明,武汉市新洲区送检病例为血管瘤并发黑色素瘤、淋巴瘤及髓细胞瘤并发现肝细胞异常增生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异常增生,ALV-AB亚群血清抗体阳性;荆门市送检病例为淋巴瘤并发髓细胞瘤,AB亚群、J亚群血清抗体均为阴性;襄阳市送检病例为典型的髓细胞瘤混杂纤维肉瘤,ALV-J亚群血清抗体阳性.  相似文献   
85.
中药方剂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白细胞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右侧关节腔直接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方法人工复制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病理模型,通过在饲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中药方剂,并在接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后的第0,4,7,14,21,28天和35天对鸡只进行翼静脉采血,观察白细胞水平的变化规律,从而确定筛选的中药配伍成方剂后对鸡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此中药方剂可以明显降低患关节炎病鸡的死亡率,降低幅度为20%,认为对预防和治疗鸡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关节炎病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86.
旨在探讨猪德尔塔冠状病毒(PDCoV)感染仔猪对小肠杯状细胞(goblet cell,GC)的影响,将6头未吃初乳的初生仔猪静养2 d后随机分为感染组(n=3)和对照组(n=3),感染组仔猪口服接种5 mL 1×105 TCID50·mL-1 PDCoV-CHN-HG-2017毒株,对照组仔猪口服5 mL DMEM培养基。感染组仔猪分别在口服接种后22、39和70 h出现明显腹泻、脱水和嗜睡等临床症状,及时实施安乐死并采集小肠组织样品;对应时间点分别选取对照组1头仔猪实施安乐死并采集小肠组织样品。采用HE染色、PAS染色和AB染色观察小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和GC数量变化。采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初生仔猪小肠组织中发状分裂相关增强子1(Hes1)和黏蛋白2(MUC2)的转录和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感染组仔猪与对照组仔猪相比小肠各段黏膜结构均有不同程度损伤,绒毛长度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VH:CD的比值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PAS染色与AB染色结果一致,小肠各段GC数量均有不同程度减少且差异显著(P<0.05、P<0.01或P<0.001)。感染组仔猪与对照组仔猪相比小肠各段Hes1 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升高,在空肠和回肠中Hes1 mRNA转录量差异显著(P<0.01或P<0.05),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Hes1含量差异显著(P<0.01)。感染组仔猪与对照组仔猪相比小肠各段MUC2 mRNA的转录量和含量均降低,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中差异显著(P<0.05、P<0.01或P<0.001)。结果表明,PDCoV感染初生仔猪后引起小肠GC数量明显减少。PDCoV感染仔猪可能通过激活肠道Notch信号通路下游靶基因Hes1表达来阻碍小肠中GC形成和分泌,导致GC数量减少和MUC2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87.
实验性雏鸭黄曲霉毒素中毒肝损伤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20羽2日龄健康雏鸭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用含黄曲霉毒素的饲料饲喂,对照组用正常饲料饲喂,在饲喂后1、5、7、9 d检测血清转氨酶水平;同时进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试验组饲喂后2 d雏鸭出现黄曲霉毒素中毒典型临床症状,7 d开始出现死亡。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被膜下大量网格状灰白色物质增生。试验组处理后5 d雏鸭肝细胞肿胀、变性,汇管区少量胆管上皮细胞增生;7 d汇管区小胆管增生较明显,局部连接成片;9 d汇管区增生的小胆管已经占据了肝脏的近1/2。试验组雏鸭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随黄曲霉毒素饲喂时间延长而升高。饲喂后1 d试验组雏鸭血清中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5、79、d试验组雏鸭血清AST和ALT活性与对照组的活性相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未见异常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88.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病毒性肝炎(DVH)是雏鸭的一种严重的病毒性传染病,常常引起雏鸭的大批死亡。本文就近年来发表的文献,从病因学、病理发生、病理变化以及病理诊断诸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9.
直到现在 ,野猪古典猪瘟 (Classical Swine Fever,简称 CSF)的流行病学机制还未被完全揭示出来 ,综合最近 10年的研究 ,发现本病在欧洲的某些地方 ,在某种情况下有可能是病毒的总发源地。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野猪 CSF的研究进展 ,重点是欧盟为控制CSF所采取的对策。1 欧洲 CSF的现状在欧盟的 15个成员国中 ,野猪总数在最近几十年有很大的增长 ,许多以前没有野猪的地区 ,现在也有关于发现野猪的报道 ,目前 ,欧洲野猪总数粗略估计在80万头到 10 0万头之间。野猪数量增加的原因有公众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野猪天敌的减少以及野猪适…  相似文献   
90.
粘膜免疫已成为当前生物医药研究领域的又一热点。作为粘膜免疫主要防御因子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备受研究人员的重视。近些年,随着家禽粘膜免疫的深入开展,围绕鸡sIgA的各类研究也逐渐开展起来。家禽粘膜系统由胃肠道、呼吸道及某些外分泌腺(如哈德氏腺、盲肠扁桃体)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构成。家禽粘膜免疫主要通过sIgA来发挥作用。在粘膜表面大量存在的sIgA是第一道免疫防线,sIgA抗体可通过阻碍粘膜与细菌和病毒的接触,从而给粘膜表面提供特异的免疫屏障,同时在穿越上皮时,在上皮细胞内显示其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清除感染。但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