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为评估我国市场上液态奶产品中兽药残留状况,采集2016年和2017年共计150份超高温(UHT)灭菌乳和50份巴氏杀菌乳样品。基于ELISA的可视化微阵列芯片技术检测其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兽药残留。结果表明:UHT灭菌乳样品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检出率分别为0%、0%、3.3%和0%,巴氏杀菌乳样品的检出率分别为0%、0%、8.0%和2.0%;所有牛奶样品中氟喹诺酮和四环素测定浓度均低于方法检测限,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的最大浓度分别为21.16和16.48μg/L,均未超过欧盟、食品法典委员会和我国标准中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s)。由此推断,当前我国市场上UHT和巴氏杀菌乳中氟喹诺酮、四环素、链霉素和林可霉素等兽药的残留情况并没有超标,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2.
本文就安徽省奶牛养殖的非常规饲料原料资源现状和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安徽省奶牛非常规粗饲料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33.
本文简单介绍了提高秸秆营养价值的常用方法(物理、化学、生物学处理方法)及其联系与区别,较为详尽地介绍了“秸秆利用的营养工程技术”这一新理论。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讨HH信号通路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为材料,经成脂诱导后,利用油红O染色观察脂肪细胞的形态变化,并检测诱导分化不同时期HH信号通路关键基因Smo、Ptc1、Gli1、Gli2以及成脂关键转录因子C/EBPα、PPARγ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ADSCs细胞成脂分化过程中,脂肪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加,脂滴变大;Smo、Gli1、Gli2基因从第4天开始随诱导天数的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而Ptc1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且C/EBPα、PPARγ的表达从第4天开始逐渐增加。结果表明,ADSCs细胞成脂诱导第4天HH信号通路的活性被全面启动,且随诱导天数的增加其活性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天津某牧场奶牛乳房炎奶样及环境中细菌的种类和流行性,采用美国加州乳房炎(CMT)方法筛选6头乳房炎患病奶牛,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对乳房炎奶样、患病牛畜舍及奶厅样品进行细菌分离与鉴定。结果显示,乳房炎奶样及环境样品中共分离鉴定出217株菌株,主要优势菌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146/217株,67.28%),乳房炎奶样中占比25%(3/12),畜舍样品中占比为47.87%(45/94),奶厅样品中占比为88.29%(98/111)。乳房炎奶样中主要鉴定出4株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畜舍样品中共鉴定出10株Staphylococcus和8株肠杆菌属(Enterobacter),新垫料与饲料中各鉴定出1株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在奶厅样品前药浴液与后药浴杯样品中分离鉴定出3株BMV7。综上,本研究探究了天津某牧场中主要流行的微生物种类,提出该牧场卫生管理防控薄弱环节,为牧场奶牛乳房炎防控与卫生管理提出建议与意见,为进一步研究乳房炎致病菌溯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本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菌、纳豆芽孢杆菌、乳酸菌对泌乳后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选取48头体重、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均相似的泌乳后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酵母组、乳酸组和纳豆芽孢杆菌组,分别添加不同的益生菌。预试期2周,正式期7周。结果表明:乳酸菌和纳豆芽孢杆菌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P<0.05),其中乳酸菌提高的幅度最大,明显改善乳品质;酵母菌对泌乳后期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乳酸菌、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显著降低了牛奶电导率(P<0.05),有降低体细胞数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7.
文章阐明了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安徽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潜力与现状,探讨了本地区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的迫切性和可行性,提出秸秆饲料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8.
宏基因组学可以在非实验室纯培养的条件下直接获取环境微生物DNA,并对其基因组进行分析,将其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上,筛选所需要功能基因。就微生物宏基因组学及其在瘤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大百黄酮是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中的一种,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饲料添加剂.综述了大豆黄酮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可以促进奶牛瘤胃发酵、增加产奶量,改善乳成分、提高血清和乳中激素含量以及增强奶牛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同时指出了大豆黄酮在奶牛生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0.
秸秆是我国重要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秸秆产量很大,对秸秆进行综合利用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现阶段,农业机械化生产已基本普及,农业机械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秸秆捡拾打捆机作为农业生产秸秆回收的主力机型,近年来使用量逐渐增多,了解与掌握秸秆打捆机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有利于提高秸秆打捆作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