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盱眙县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试点县之一,同时也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示范县。近年来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围绕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星级服务创建工作进行了探索,为促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规范管理和服务能力提升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2.
为探究乳酸菌胞外多糖浸种对酸、盐胁迫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不同浓度乳酸菌胞外多糖对水稻种子萌发及相关生理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浓度胞外多糖浸种可以显著提高逆境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促进水稻根系生长,随着胞外多糖浓度的升高,对水稻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胞外多糖浓度为200 mg·L-1时,缓解逆境胁迫伤害效果最为显著;pH值为3.0的酸胁迫下,与不添加胞外多糖相比,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178.2%、38.7%和114.4%;7 mg·mL-1NaCl胁迫下,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提高了152.9%、73.8%、103.0%,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胞外多糖浸种可显著降低各胁迫下水稻幼芽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胞外多糖对经过逆境胁迫的水稻种子播种后生长的幼苗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缓解逆境胁迫对水稻造成的毒害。本研究为微生物源物增强作物抗逆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程新  魏赛金  江莉  涂国全 《江西植保》2007,30(3):105-108
本文通过对梅岭霉素(Meilingmycin)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检测法(UV)和杀蚕生物活性检测法(BA)的研究,分别建立了梅岭霉素HPLC法、UV法和BA检测方法。通过三种检测法之间的相关性回归分析,三种检测方法相互呈直线关系。12个不同发酵单位的梅岭霉素发酵样品,分别采用HPLC法、UV法和BA法进行梅岭霉素发酵单位检测,对结果的进一步分析表明:UV法与HPLC法相比测定误差6.28%;BA法分别与HPLC法和UV法检测结果相比,其误差分别为10.48%和3.95%。  相似文献   
34.
赵英杰  程新 《核农学报》2021,35(2):384-395
为探究碳源对金黄色蝶形担孢酵母(Papiliotrema aurea)DF-12合成胞外多糖(EPS)的动力学及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利用Logistic、Luedeking-Piret、Herbert-pirt模型拟合不同碳源条件下金黄色蝶形担孢酵母DF-12的动力学变化,并通过高效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气相色谱初步分析了不同碳源所得EPS的结构差异。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时最大比生长速率为0.15 h-1,高于其他碳源,而以蔗糖为碳源时多糖比生产速率较高,达11.95 h-1。同时不同EPS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以葡萄糖和蔗糖为碳源所得不同EPS组分表面形貌存在差异,但其分子量、官能团和化学键无较大差异。此外,不同碳源(葡萄和蔗糖)所得EPS均由岩藻糖、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等单糖组成,但其摩尔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结果为酵母菌EPS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乳酸菌胞外多糖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生物多糖在促进作物生长上的应用效果及其作用机理,以水稻准两优608为供试材料,将不同浓度(100、1 000 mg·L-1)乳酸菌胞外多糖施加于土壤,同时以相同浓度的葡萄糖作为对照,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对水稻秧苗生物学性状及水稻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同时考查微生物多糖与单糖在水稻促生效果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菌多糖能促进水稻幼苗的生长,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缓解土壤酸化,提高土壤酶活性,同时对土壤养分也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相关性分析表明,外源物质介导的土壤环境因子变化与水稻的生长作用关联极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结果证明,乳酸菌胞外多糖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环境因子的作用效果与葡萄糖存在明显区别。乳酸菌胞外多糖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36.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菌丝湿重法测定0.3%农抗702水剂制剂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毒力作用,结果表明,0.3%农抗702水剂制剂对离体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的EC50值、EC90值分别为4.16和16.17 mg/L、16.05和41.85 mg/L、111.2和389.0mg/L.对水稻纹枯病、稻瘟病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基本上能达到市售农药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的效果,但对稻曲病的抑制作用较弱.该水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预防活性明显高于治疗活性.  相似文献   
37.
江苏省灌南县北陈集动物防疫检疫所所长成佃丰,20多年来一直爱岗敬业,把服务做到了群众的心坎上,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致富的"及时雨"、农民的"贴心人"。2014年3月的一天,因外省调入羊只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成佃丰迅速布置对辖区羊只紧急免疫接种工作。因时间紧急,疫苗调度上的延时,大家都以为要明天才  相似文献   
38.
[目的]为提高曲霉菌种固态发酵产游离氨基酸水平。[方法]以11种豆类为固态发酵培养基,研究其对米曲霉、黑曲霉、毛霉产游离氨基酸的影响,同时设计正交试验优化米曲霉产氨基酸的培养条件。[结果]在以黄豆为培养基时,米曲霉产氨基酸最多,达64.65mg/g,其次是毛霉。11种豆类培养基在接种米曲霉后,其氨基酸的含量明显提高,尤其是黄豆、蚕豆、绿豆,相对提高率依次为824.9%、785.9%、761.3%。正交试验表明,培养时间对游离氨基酸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装料量,再次是接种量。[结论]最佳的生产工艺是接种量10%,装料量40 g,培养时间8 d。  相似文献   
39.
水稻机插软盘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机插秧具有明显的稳产高产、节本增效、提高工效和便于产业化经营的优势.该文对多年来盱眙县水稻机插秧的试验示范及生产实践进行总结,介绍了适合该县水稻机插的软盘育秧技术.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