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8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桃树品种"春晓"为试材,选取有机硒肥和无机硒肥,分别设置100 mg·L-1和50 mg·L-12个浓度,于幼果期分别采用"叶喷""输液"和"输液+叶喷"3种施硒方式,研究了不同硒肥和施硒方式对桃树果实的硒含量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桃树的富硒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高浓度有机硒在幼果期进行2次叶喷的富硒效果最好,果实硒含量可达到0.13 mg·kg-1;而高浓度无机硒对桃叶损伤严重,显著影响果实质量.不同硒肥条件下,叶喷的施硒方式均能使果实富硒;而输液施硒的方式会导致树干严重流胶,施硒效率低下.桃子富硒后,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变化.有机硒富硒效果优于无机硒,而且安全性更好."有机硒+高浓度+叶喷"是该研究中的最优施硒方案.  相似文献   
72.
板栗是中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但板栗雄花比例远远高于雌花,是限制板栗产量的主要因素。为了从分子水平上探讨板栗雌雄花的发生机制,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休眠期后板栗的两种混合花芽的转录组进行比较分析。总计获得了3 77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2 173个基因上调,1 599个基因下调。这些差异基因经过GO分类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分别归类于47个GO term和251条代谢途径。从转录组数据中获得了春化、光周期、赤霉素(GA)等途径的开花相关基因,还鉴定多个开花相关内源激素途径的基因。将基因VIN3,GAI,ELF3,GID1的qPCR检测结果与其转录组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发现虽然两种检测结果在差异倍数上存在差别,但4个基因的表达量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有较高的可信性。本研究结果为揭示板栗雌雄花性别比例调控机制和花期人工调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3.
‘玫瑰红’板栗是从湖北省罗田县板栗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新品种。平均产量3 195 kg ? hm-2,平均每苞含坚果2.83粒,平均单粒质量19.61 g,空苞率2.08%。坚果深红色,光亮美观,充实饱满,底座大,接线近直形;果肉浅黄色,细糯香甜,涩皮易剥。丰产,稳产,耐贮,抗病虫能力和适应性强。在湖北地区成熟期9月上中旬,适宜在湖北板栗适生区栽培。  相似文献   
74.
夏枯草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是迷迭香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他植物PAL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特异引物,利用3’-RACE-PCR技术,本研究首次从夏枯草中克隆得到了PAL基因的cDNA片段序列,命名为PvPAL,Gen-Bank登录号为JN65446。PvPAL基因cDNA片段长1 306 bp,其中编码区域为1 047 bp,编码349个氨基酸。蛋白质序列多重比较结果显示,PvPAL蛋白质序列与丹参、地黄、黄芩、藿香等植物的PAL蛋白质高度同源。PAL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vPAL与唇形科植物的PAL基因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结果显示,PvPAL基因在根、茎、叶中均表达,其中根中表达量最高。PvPAL基因的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夏枯草迷迭香酸合成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5.
调查统计了罗田板栗6个不同品种"六月暴"、"中果早栗"、"乌壳栗"、"八月红"、"桂花香"和"玫瑰红"的物候期及结果习性,为板栗品种多指标数量分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6个板栗品种均在4月上中旬萌芽,萌芽约1周后展叶,展叶约30d后柱头出现且雄花初开,经15~25d左右花期结束,花期结束后果实发育约90d成熟,但"六月暴"少于90d果实即可发育成熟;"八月红"有高结实率、低空苞率,适宜作为良种材料进行大面积推广,但具有高雄雌花序比,故应人工做好去雄,控制合适的雄雌花序比,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6.
在当今社会财富、工业、营销、Web等全面进入4.0时代的背景下,提出了硒产业4.0的新概念及阶段划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湖北省硒产业4.0面临的新挑战。针对挑战,提出了应对硒产业4.0的科研诉求即资源要资本化、科研要前沿化、标准要国际化、产品要大众化、创新要全域化。  相似文献   
77.
78.
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措施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银杏果用园,喷施矮壮素、脱落素及乙烯利均能提高叶黄酮含量,矮壮素效果最好,比对照提高了20.06%,与对照和其它处理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脱落酸与对照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矮壮素处理效果最优的原因是它能促进光合积累,显著降低叶片中GA含量和IAA/ABA、IAA/ETH、GA/ABA、GA/ETH值。  相似文献   
79.
底物、末端产物对离体银杏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苯丙氨酸处理浓度高于2.5mmol/L时抑制酶活性,低于2.5mmol/L时促进酶活性,诱导酶活性最强的是1.25mmol/L苯丙氨酸处理。4个浓度的反式肉桂酸处理都能抑制酶活性,100mg/L反式肉桂酸抑制酶活性作用最强。3,5-二氢肉桂酸除100mg/L微弱地增加酶活性外,其余都抑制酶活性,抑制酶活性最强的为200mg/L3,5-二氢肉桂酸处理。阿魏酸除100mg/L浓度增加酶活性外,其它浓度处理都降低酶活性,50mg/L抑制酶活性最强。4个浓度的4,5,7-三羟黄烷酮(Naringenin)都能抑制酶活性,其中,6.25mg/L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80.
植物开花基因调控及银杏童期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银杏和其他植物开花基因分离克隆和童期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银杏童期遗传改良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银杏童期遗传改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