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考察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固体分散技术结合滴制技术制备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以溶散时限、质量差异和外观质量为综合评价指标,对聚乙二醇4000(PEG4000)与聚乙二醇6000(PEG6000)比例、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滴制温度和滴制速度进行考察,优选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PEG4000-PEG6000(3∶1)为基质,以20℃二甲基硅油-100为冷却剂,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斑鸠菊提取物与基质比例为1∶7,滴制温度为80℃,滴速为20滴/min。[结论]所选择的成型工艺可行,可为斑鸠菊固体分散体滴丸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2.
农业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合理利用和开发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其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西北旱区水资源指数和耕地资源指数均具有中等变异性特征,其半方差最优拟合模型分别是高斯模型和指数模型,且均呈现空间不均衡分布,分别具有较强和中等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主要受结构性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不仅可为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的配置、高效利用和优化提供依据,也为在较大研究范围内开展空间因子变异特征研究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Pub Med数据库谷物多糖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谷物多糖中文献分布特点和主要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基础。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Pub Med数据库收录的2007—2016年谷物多糖相关文献从论文发表年限、核心作者、期刊、国别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有关谷物多糖论文767篇,发文量居前3位的国家分别是英国、美国、荷兰,我国位列第6位,且文献所占比重只有1.56%。谷物多糖的研究热点包括淀粉、大麦、抗性淀粉、阿糖基木聚糖、膳食纤维、β-葡聚糖、胚乳等。近年来,谷物多糖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平稳增长,但我国在谷物多糖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4.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MZ01),该菌9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mN·m^-1降至30mN·m^-1。  相似文献   
15.
2016年安徽省审定了绿雨7号、烟宏2000、安农大1216、阜麦9号、徽研22、华成麦1688、皖垦麦1221、山农102、徽研77、濉1216、乐麦207、皖麦203、安1243、亿麦11,共14个半冬性小麦新品种.通过对这14个审定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表现,该文从产量、品质、抗病性和特征特性等方面综合评价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从广州某炼油厂附近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高效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油降解菌株MZ01,结合菌株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和16S rDNA 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鉴定其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 MZ01),该菌9 d对原油的降解率达54.7%。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其产表面活性剂的环境因子并进行发酵培养,结果表明,MZ01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膏(3 g·L-1)作为氮源,玉米油(2 g·L-1)作为碳源,温度为25 ℃,pH值为9.0和含盐量为5%。该条件下3 d的发酵产物经提纯后得到表面活性剂产量为2.27 g·L-1,测得该产物CMC值为0.1 g·L-1,可将水的表面张力从初始的72 mN·m-1降至30 mN·m-1。  相似文献   
17.
史茹茹  史资  陈新  章慧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6):176-178,202
[目的]研究茄叶斑鸠菊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色谱、大孔树脂层析、Sephadex LH-20和ODS反相层析等方法,对茄叶斑鸠菊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茄叶斑鸠菊中分离得到了6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O-β-D-glucopyranosyl-(2S,3R,8E)-2-[(2'R)-2-hydroxypalmitoyl amino]-8-octadecene-1,3-diol、1-O-β-D-glucopyranosyl-(2S,3S,4R,8E)-2-[(2'R)-2-hydroxypalmitoyl amino]-8-octadecene-1,3,4-triol、Soya cerbroside I、(2S,3S,4R,8E)-2-[(2'R)-2-hydroxy tetracosanoyl amino]-8-octadecene-1,3,4-triol、(2S,3S,4R,8E)-2-[(2'R)-2-hydroxypalmitoyl amino]-8-octadecene-1,3,4-triol、(2S,3S,4R,8E)-2-[(2'R)-2-hydroxypentracosanoyl amino]-8-octadecene-1,3,4-triol。[结论]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茄叶斑鸠菊活性成分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是定量表征地形发育阶段及侵蚀趋势的重要指标。通过90mm/h雨强下4个典型坡度的人工模拟分段降雨试验,在三维激光扫描的基础上,利用点云数据生成DEM,对微地形坡面HI值的3种计算方法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细沟河网格网的HI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HI方法可用于微地形坡面侵蚀发育的定量表征,HI值介于0.50-0.59之间。在不同坡度条件下,细沟出现之前坡面侵蚀量逐渐增加且HI总体呈现递减趋势,而细沟出现后侵蚀量在细沟中有所堆积且HI值有一定回增。2)河网格网HI值介于0.45±0.11之间。随着坡度的增加,HI值总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潜在侵蚀能力有增大的趋势且侵蚀量和坡度之间存在一定的转折关系。3)对比3种不同HI计算精度来看,坡面HI与格网HI之间的RMSE和SAE值差别并不明显,但总体均表现为积分曲线法的计算精度要略优于体积比例法和起伏比法。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微地形尺度下HI的计算,深入认识坡面侵蚀发育过程及其机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调查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采集上海地区乳房炎患病乳样60 份,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经分离鉴定,共检出8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率为13.33%;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00%,对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次之,为50.00%,对头孢克洛、头孢唑肟、洛美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均为37.50%,对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为25.00%,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  相似文献   
20.
为了明确连续降雨条件下黄土坡耕地微地形的径流产沙及水力学特征,基于4种坡度(5°,10°,15°,25°)、4种耕作方式(直线坡、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和2种雨强(60mm/h,120mm/h)的组合,通过室内模拟连续90min降雨试验,对不同坡面的径流泥沙特征和水力学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4种耕作措施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均遵循一致的规律,从大到小均为直线坡人工锄耕人工掏挖等高耕作,直线坡的径流量和产沙量分别是等高耕作坡面的2倍和2.3倍,其水土保持效应依次增强;相同耕作方式下,与60mm/h雨强相比,120mm/h雨强下的径流量由1.04kg/min增大到3.02kg/min,雨强对径流量的影响显著;径流量和泥沙量随时间均呈现对数变化趋势;相同降雨历时下,坡面流随雨强和坡度的增大,从层流和缓流向紊流和急流发展,加剧了水土流失。耕作方式、雨强和坡度是影响黄土坡耕地侵蚀产沙过程及水力学特征的重要因素。因此,通过实施有效的保护性耕作、削弱坡度效应将有助于黄土坡耕地的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