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9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49篇
  71篇
综合类   33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58篇
畜牧兽医   295篇
园艺   71篇
植物保护   2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22.
为探讨返青期休牧对退化高寒草地植被特征及优势种光合生理的影响,本研究在祁连山区选择已实施返青期休牧6年的高寒草甸开展了植被特征及优势种光合生理相关指标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返青期休牧6年后,高寒草甸的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和土壤含水量较未休牧区分别增加了38.44%,985.00%,209.56%和62.62%,其优势禾草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株高、叶片净光合速率、光化学量子效率、呼吸速率、叶面积、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氮含量分别提高了965.77%,139.86%,4.92%,269.37%,254.13%,197.02%和96.24%(P<0.05),其地上地下生物量与除叶温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外的指标显著相关,叶片净光合速率与除叶温外的指标显著相关。因此,返青期休牧可显著增强高寒草地优势禾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促进植物生长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本研究为推广实施返青期休牧这一措施来恢复退化高寒草地植被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3.
文章论述了电网改造中应考虑无功规划,提高电网电压质量,减少电能损失。包括地区无功规划负荷的估算,补偿容量的确定,无功补偿方式及配置原则,并以张家川县龙山变电所为例,计算该地区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并给出了补偿后所获的经济效益,建议农网改造要重视无功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24.
为了有效防治火龙果溃疡病,本实验通过菌种的分离与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rDNA-ITS序列分析和药剂室内毒力测定,对引起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及抑菌药剂的室内筛选。结果表明,菌株P1与新暗色柱节孢的相似性达100%,结合形态学分析确定该菌株就是火龙果溃疡病的病原菌;13种药剂中40%氟硅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12.5%烯唑醇乳油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分别为0.0507mg/L、0.1317mg/L、0.1832mg/L和0.1731mg/L。结果可为火龙果溃疡病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5.
采用抑菌圈法,对10种杀细菌剂在火龙果茎腐病病原上进行了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53.8%氢氧化铜水分散颗粒剂(杜邦TM)、45%代森铵水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和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对火龙果茎腐病病原均有一定抑制效果。其中,45%代森铵水剂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抑制率分别达到78.88%和71.42%,其直线回归方程分别为y=2.380 2.477x,y=2.896 1.146x,EC50分别为0.4929,0.0240。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效果次之,抑制率达到66.67%,直线回归方程为y=1.020 1.040x,EC50值为2.5686。这3种药剂可作为火龙果茎腐病田间药效试验的首选药剂。  相似文献   
26.
“紫龙”火龙果由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海南省琼海市热带作物服务中心、海南省琼海中原镇思源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共同引进选育。该品种投产早,定植一年可开花结果;自花结实率高,果实中等大小、平均单果重385.20 g,果实纵径11.24 cm、横径10.22 cm;果皮薄而易剥离、平均厚度1.75 mm,果肉紫红色,肉质细腻多汁、含水量90.63%,可食率74.23%,可滴定酸含量0.16%,维生素C含量为6.34 mg/100g,全果肉TSS含量14.64%,中心果肉TSS含量17.45%,具黑芝麻状种子、柔软可食,风味浓郁。品种丰产性佳而质优,综合性状表现良好,适宜于在海南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7.
监测实蝇类害虫发生动态,是对其有效防控的基本前提。设计出1种可自动诱捕与计数的实蝇类害虫实时监测装置,为提高实蝇类害虫监测和预测预报的准确度与时效性提供了1种新装备。该装置由害虫诱杀装置、红外计数传感器、红外计数远程测控仪、实时监测软件等组成,利用特定引诱物、发光二极管(LED)光源对实蝇诱集的特性,采用红外传感器进行实时计数。选取橘小实蝇进行装置测试试验,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测成功率。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时获取进入红外计数感应区的实蝇数量,当时间间隔≥7 s时,实时监测系统的检测成功率为98%。利用该装置可以实现通过手机查询实蝇类害虫实时虫量、小时虫量和日虫量的统计汇总数据,方便用户及时、准确地得知实蝇类害虫发生的动态变化,掌握实蝇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28.
抚州市汛期暴雨天气多发,极易引发洪涝灾害,造成重大损失。开展暴雨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是检验防灾减灾服务水平的依据。受多种因素影响,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难度和复杂性。梳理了构建气象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的各项因子指标,从防灾减灾综合效益分离出气象服务效益,为客观定量评估气象服务产生的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为了解藏猪与大约克夏猪Mx1基因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 CDS)多态性,试验选择健康的成年(180日龄以上)大约克夏猪20头和藏猪30头为试验动物,采用PCR法扩增两个猪群的Mx1基因CDS区,测序分析其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x1基因CDS区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疏水性、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与其他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分析SNPs位点对Mx1基因编码蛋白的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藏猪Mx1基因CDS区存在C867G、A923C、A1241G和C1324A 4个SNP位点,在大约克夏猪中存在A1241G和C1324A 2个SNP位点;其中C867G、A923C和A1241G位点属于错义突变,分别使第289位由天冬氨酸变为谷氨酸,第308位由谷氨酸变为丙氨酸,第414位由赖氨酸变为精氨酸;C1324A为同义突变。Mx1基因CDS区共编码663个氨基酸,编码蛋白质呈酸性、亲水性,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共有55个磷酸化位点,其中有37个丝氨酸(Ser)磷酸化位点,13...  相似文献   
30.
当前,我国的生猪养殖业正在向集约化、规模化快速发展,在养殖用地紧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环保压力不断升级等诸多因素的叠加影响下,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逐步成为生猪养殖业发展的风向标。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具有节约土地、安全环保、易于管理等特点,该模式的应用为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笔者通过对立体多层楼房集约化养猪模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优点及特点、技术要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养猪模式的推广和生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