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7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18篇
  31篇
综合类   194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茶的产量、质量、品种、风味都取决于茶业的技术。一部茶业史,可以说是以茶业技术为根本内容的历史书。中国的茶叶,起源于汉以前。据载,神农尝百草时已经找到茶叶,但那时候只是把它当作解毒的药物。汉代,茶业已经由湖南东部和湖北蕲州进入江西,江西的茶业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九江诗人陶渊明在他的《搜神记》中描写过以采茶为题的故事,正好与此相印。西晋时期,人们已经对茶树的性状和茶叶有了明确的概念。这是劳动人民和历代文人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汉末三国时期的制茶技术比较简单,一般是直接将采回的茶叶洗净晒干,用时加水煮沸,饮用其羹。如遇阴雨天则以火烤干。因为火候不易控制,容易影响茶叶质量。东晋时已开始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软罐头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软罐头食品的色、香、味等感官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本文介绍了在软罐头生产过程中淀粉对酱体粘稠度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安徽电溪戏剧性以种源试验林场不同种源的戏剧性以及南京等地工的马尾松共120余株针叶中的萜类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在挥发油中主要含有α-蒎烯、莰烯、β-蒎烯、乙酸芳樟酯等8个单萜类成分和β-石竹烯等11个倍半萜成分。在酸性部分主含4种脂肪酸和13种二萜酸。根据其二萜酸组成将戏剧性以分成7个化学类型,它们分别是19-甲基贝壳极酸型,泪极醚酸型、1复瓦杉酸型、湿地松酸型、泪杉醚酸+19-甲基贝壳极酸型  相似文献   
14.
华中神农架箭竹(Fargesia spathacea)群落之海拔多样性(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华中神农架海拔1500米至2600米之间11个箭竹样方的研究,阐述了箭竹群落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物种均匀性,生活型谱及群落类型的海拔变化。从最低样方(1680米)到最高样地(2570米),微管束植物从30种降为7种,服从线性模型:Y=55.991.83X(R2=0.84,P<0.001);物种多样性从3.18降为1.78,服从线性模型:Y=4.670.10X (R2=0.72,P=0.001;物种均匀度在0.83至0.99之间变化,但与海拔并不相关。在生活型谱中,一年生植物,地下芽植物和大高位芽树木的百分比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灌木和中高位芽树木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多年生草本和半灌木与海拔关系不大。箭竹群落可分为5种类型:常绿阔叶林下,落叶阔叶林下,温性针叶林下,寒温性针叶林与混交林下,纯箭竹林。图4表2参19。  相似文献   
15.
中国松香、松节油主要化学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我国松香生产近年来有很大发展,松节油的产量也随之增加。松香、松节油用途很多,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它的应用将愈来愈广泛。合理利用松香、松节油,应首先掌握其化学组成。国内对松香,尤其是松节油的化学组成缺乏系统的资料,至于对不同地区、不同树种之间松香、松节油的差异资料就更少了。为此,开展了本课题的研究。此报告仅着重于松节油的化学组成。松节油的主要化学组分是α-蒎烯和β-蒎烯,后者的利用价值往往高于前者。长期以来,一般地认为国内缺少β-蒎烯资源,故我们较多地注意β-蒎烯的存在与含量。至于α-蒎烯,我国资源是较丰富的,但所知的都是左旋光性的,右旋光性的α-蒎烯有其特殊用途,国内却未发现。因此,我们也注意了寻找右旋光性的α-蒎烯。我们对一些地区的六个松树树种的样品进行了研究。马尾松(Pinus massoninan,  相似文献   
16.
纵丹      王静敏    张垚    马东晓    姜辅瑞    张晓琳    何承忠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2,37(4):57-63
季节是影响植物光合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树木秋季光合作用为次年生长储备营养物质,也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指标。为了解西南地区9种乡土杨树在秋季生长期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以收集于西南地区不同海拔的滇杨、大叶杨、藏川杨、德钦杨、昌都杨、康定杨、乡城杨、西南杨和三脉青杨为研究对象,在10月初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其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滇杨和藏川杨的生长量优于其他树种。2)乡城杨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现为不对称的双峰曲线,其他8种杨树均为单峰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而9种杨树的蒸腾速率(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大叶杨Tr峰值出现在12:00,其他8种杨树均在14:00;9种杨树的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水分利用率(WUE)日均值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昌都杨Gs日均值最大(0.37 mmol·m-2·s-1),康定杨Ci日均值最小(284.222 4 μmol·mol-1),且水分利用率(WUE)最高(4.996 6 μmol·mmol-1)。3)综合4个光合参数,西南杨和康定杨具有较大的后续生长潜力,且康定杨耐旱性较强,而昌都杨和大叶杨耐旱能力较弱。因此,在今后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中,需要考虑不同树种对水分需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内蒙古白绒山羊内源尿素氮循环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影响。饲粮分为低(7.5%)、中(10.5%)和高(13.5%)3个蛋白质水平。选用9只体况良好,体重为(45.63±3.15)kg,装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3组,即中蛋白质饲粮组(对照组)、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2 d低蛋白质饲粮—2 d高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2 d高蛋白质饲粮—2 d低蛋白质饲粮,循环饲喂)。预试期16 d,正试期12 d。通过全收粪尿法、嘌呤衍生物法和同位素灌注法测定山羊氮代谢、内源尿素氮循环以及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中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氨氮(NH3-N)浓度显著增加(P<0.05),粪氮、尿氮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沉积氮/摄入氮显著降低(P<0.05),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的量显著降低(P<0.05);2)变动低蛋白质饲粮组与变动高蛋白质饲粮组比较,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降低(P<0.05);3)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后,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进入尿中的尿素氮/肝脏合成的内源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返回鸟氨酸循环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减少(P<0.05),用于再合成的尿素氮/进入胃肠道的尿素氮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周期性变动饲粮蛋白质水平有利于提高内蒙古白绒山羊氮利用率和微生物蛋白质合成量。  相似文献   
18.
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深深意识到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辩证思维的培养主要涉及从识记具体形象向主动感知、以理解抽象概念为主要内容的转化。  相似文献   
19.
王丹 《现代园艺》2014,(14):180-180
本文首先阐述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其次对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对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20.
LAS与Cu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泥鳅肝脏SOD、CAT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暴露试验法研究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与Cu^2+单一及复合污染对泥鳅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单一LAS处理96h后,SOD活性变化不显著,CAT在LAS为20.0mg/L时被显著诱导(P〈0.05);单一的Cu^2+处理96h后,泥鳅肝脏SOD、CAT活性受到显著影响(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LAS、Cu^2+复合处理条件下,LAS为10.0mg/L时,CAT、SOD活性分别在Cu^2+质量浓度为0.05、0.10mg/L时达到最低值,LAS为20.0mg/L时,CAT、SOD活性有所回升,但其活性仍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1)。通过比较,发现泥鳅肝脏CAT活性变化更能反映出污染物对泥鳅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