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限饲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选取4只体况相近的3岁东北梅花鹿公鹿,采用4×4拉丁方设计,饲喂同一种日粮,分4个不同限饲水平A(2.5kg/d)、B(2.0kg/d)、C(1.5kg/d)、D(1.0kg/d),利用尿嘌呤衍生物法并结合消化代谢试验,测定限制饲喂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嘌呤衍生物组成及排出量,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进食量与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的关系及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结果表明: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包括49%~56%尿囊素、35%~38%尿酸、6%~15%黄嘌呤和次黄嘌呤;限饲条件下,东北梅花鹿尿中嘌呤衍生物、肌酐酸排出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消化干物质DDM(Ir=0.8592,n=16,P<0.001)和可消化有机物DOMI(r=0.8605,n=16,P<0.001)与尿中嘌呤衍生物排出量(PD)均存在显著的线性正相关;限饲使可消化干物质、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和粗蛋白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使干物质、有机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限饲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沉积量(P<0.05),且随饲喂量降低,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D水平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梅花鹿维持需要,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相似文献   
12.
据调查,狐、貉幼仔死亡多在5~10日龄前,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70%~80%;在断乳前后的10天内,其死亡数占幼仔总死亡数的15%~20%;育成期的死亡数仅占幼仔总死亡数的5%~10%。分析其死亡原因,大体上是遗传、营养、管理、疾病等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狐狸传染性脑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概述了狐狸传染性脑炎病原犬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病原流行特性、病原检测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病毒的深入研究和狐狸传染性脑炎的防控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一送检病狐临床症状的调查,剖检病变和细菌学检查,并进行RT-PCR检测犬瘟热病毒,确诊该狐为犬瘟热继发大肠杆菌感染,通过疫苗注射和治疗细菌感染,较好地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15.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应用RT-PCR方法从临床上疑似狂犬病的貉体内检测到了狂犬病毒,在国内首次证实貉是狂犬病毒的重要宿主。通过对貉脑组织样品狂犬病毒N基因部分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街毒与ERA和CVS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和89%;G基因全序列与疫苗株同源性为85%~87%,与CVS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存在较大的变异。有关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他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喂水平对冬毛生长期北极狐能量、氮及气体代谢的影响。选取36只161日龄、平均体重为(7285±6)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各组北极狐饲喂相同的饲粮,但饲喂水平分别为自由采食(Ⅰ组)、自由采食量的80%(Ⅱ组)、自由采食量的60%(Ⅲ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Ⅳ组)。试验共分6期完成,每个饲喂水平进行3期,每期选取6只北极狐随机放到6个呼吸代谢室中,每个呼吸代谢室中放入1只北极狐。采用狐用呼吸测热装置完成消化代谢试验、呼吸测热试验和绝食代谢试验。试验从2017年10月2日开始至2017年12月14日结束。结果显示:1)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摄入总能(GEI)、粪能(FE)、尿能(UE)、消化能(DE)、代谢能(ME)和净能(NE)均极显著降低(P<0.01),总能消化率(DE/GE)和总能代谢率(ME/GE)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但消化能转化成代谢能的效率(ME/DE)和代谢能转化成净能的效率(NE/ME)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此外,饲粮净能摄入(NEI)显著降低(P<0.05),而饲粮消化能摄入(DEI)和代谢能摄入(MEI)无显著变化(P>0.05)。2)随着饲喂水平的降低,摄入氮(NI)、粪氮(FN)、尿氮(UN)、沉积氮(RN)、RN/NI和RN/消化氮(DN)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而氮表观消化率未受饲喂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3)在呼吸测热试验中,Ⅲ组的呼吸商(RQ)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Ⅱ组的O 2消耗量(VO 2)和CO 2产生量(VCO 2)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在绝食代谢试验中,饲喂水平对RQ、VO 2和VCO 2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限饲显著降低了冬毛生长期北极狐各种有效能的摄入与利用及DE和ME的转化效率、氮的摄入与沉积;同时,适量限饲未显著降低冬毛生长期北极狐对氮的利用,且提高了营养物质氧化代谢的程度,增加了O 2消耗和CO 2排出;通过建立RN与NI的回归方程,推算冬毛生长期北极狐的维持净氮和净蛋白质需要量分别为676.3 mg/(kg BW 0.75·d)和4.227 g/(kg BW 0.75·d)。  相似文献   
17.
鹦鹉热衣原体系专性细胞内寄生物能在鸡胚和易感的畜禽细胞内生长繁殖。衣原体含有两种抗原,一种是耐热的,具有属特异性;一种是不耐热的,具有种特异性。鹦鹉热衣原体除含有外膜LPS外,还含有一层主要由几种多肽组成的蛋白质外膜(M OM P)约占被膜蛋白总量的60%。M OM P在抗原的分  相似文献   
18.
貉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疑似犬瘟热的貉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近两年来我国水貂、狐和貉主要疾病的发生特点与流行情况。对来自水貂、狐和貉养殖区的380份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与统计分析,结果检出犬瘟热病毒阳性病例共88例、水貂细小病毒肠炎26例、水貂阿留申病22例、水貂流行性腹泻42例、细菌性传染病96例、饲料和营养代谢性疾病56例、寄生虫疾病20例、其它及未确定原因病例为30例。本文分析并讨论了主要疾病的流行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20.
从植物血凝素(PHA)诱导的貉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首次对貉IL-18的基因进行扩增。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582bp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93个氨基酸,与已报道的北极狐和犬IL-18序列同源性高达95.9%和94.8%,氨基酸同源性为93.8%和91.2%,与其它物种的IL-18基因间具有较大种属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