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2篇
园艺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为了探讨补饲对牦牛越冬的积极作用,在冷季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2岁、3岁及5岁以上)牦牛进行了放牧加补饲的育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牦牛其试验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2.
2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 自2000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10.0%和33.6%,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和6.0%,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利用MHC基因区域两个遗传标记(BF1和BM1258)对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的本地牦牛(GZD,16头)和半野血牦牛(GZY,18头)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估。研究结果显示:BF1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0.71996)和多态信息含量(PIC=0.66063)以及等位基因数(NA=11)都要高于BM1258位点(HE=0.56773、PIC=0.45553、NA=6),但BF1位点的观测杂合度(HO=0.30331)小于BM1258位点(HO=0.66471)。就群体而言,GZD的期望杂合度为0.6727±0.0934(HE±SD)、观测杂合度为0.5563±0.0892(HO±SD)以及PIC为0.58534,都高于GZY。GZD的近交系数(FIS=0.178)小于GZY(FIS=0.337)。通过两个微卫星位点基因型共构建了17种单倍型,GZD中含有12种单倍型,GZY中存在11 种单倍型。在单倍型水平上,GZD的期望杂合度(HE)为0.8759,观测杂合度为0.8000±0.1033,多态信息含量为0.8323,也略高于GZY相关参数两个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在两个水平均显示为差异不显著(FST=-0.01370(位点水平),FST=-0.00300(单倍型水平)。总体而言,该两个牦牛群体的MHC免疫区域遗传多样性丰富暗示其抗病性和适应性遗传基础优秀,其次来那个群体遗传差异不明显,加之半野血牦牛种群近交系数偏高,故建议对该两个群体采取混群合并保种,提高种畜利用率,防止近交系数持续增高。  相似文献   
34.
藏北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藏北地区那曲县日囤布山的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分析不同海拔高度(4 523~4 673 m)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格局。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总盖度与地上生物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即在中等海拔梯度(4 623 m)水平草地植被生长最好;不同海拔梯度间植物物种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E.Pielou均匀度指数,呈现“单峰”分布格局,中海拔梯度处物种丰富度最高。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从流通平台、加工平台、生产平台和服务平台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中的9个重点.  相似文献   
36.
西藏黄牛改良从1979年开始,科技工作者应用先进的"品种基因选择"、"不同品种的组合运用"、"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等生物技术,经改进、组装、配套,保留了"京×藏""西×藏""娟×藏"3个杂交组合方案,并结合西藏的实际现状,经过30多年的转化推广应用,改变了西藏黄牛季节性发情的遗传性,由原3年两胎转变为1年1胎。黄牛改良研究成果,成功地克服并首次解决了西藏高寒生态条件下家畜引种不适应的重大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西藏黑白花牛在高寒生态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仅次于西藏黄牛,可以在海拔4200m地区生存生产,为培育"西藏乳用黑白花牛"开创了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37.
采用2006—2012年近7年江孜气象站逐时测风资料,分析了近年来该地区风速、风向以及风能资源状况,结果表明:江孜县2006—2012年平均风速日变化、年变化特征明显,一日中午后至傍晚风速较大,其他时段风速较小;一年中冬半年风速较大,下半年风速较小;11.6 m/s以上风速段出现频率为0,0.5~3.5 m/s的等级风出现频率较高;静风频率最大,其次是东风和东北偏东风;江孜县年平均风功率密度仅为12.6 W/m2。  相似文献   
38.
西藏设施朱砂叶螨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砂叶螨(TetranychuscinnabafinusBoisduval)又名红叶螨,属真螨目叶螨科叶螨属,是一种世界性的蔬菜害螨,在我区各保护地蔬菜生产地均有发生,是蔬菜、花卉、果树上的重要害螨之一。近年来,由于我区设施环境的改善,复种指数的提高,导致了朱砂叶螨由以前的偶发性次要害虫上升为常发性的主要害虫。2008—2010年在西藏设施中调查蔬菜害虫种类时,发现在我区蔬菜红蜘蛛是包含朱砂叶螨、二斑叶螨、苹果全爪螨等3个种以上的复合种群,主要为害茄子、辣椒、豆类、瓜类、花卉等植株,若螨、成螨群聚于叶背以刺吸式口器吸取汁液,为害初期叶面出现零星褪绿斑点,严重时白色小点布满叶片、使叶面变为灰白色,造成大量叶片枯黄、脱落。并于叶上吐丝结网,严重影响植物生长发育。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朱砂叶螨做了全面的观察与分析。主要从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寄主及危害情况等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指出高温干旱的环境下、繁殖力强、天敌少及寄主种类多是该螨在我区设施中猖獗发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采用园艺防治、保护天敌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旨为西藏地区防治朱砂叶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旨在研究不同精粗比饲粮对西藏牦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选取3周岁、平均体重(154.8±13.6)kg、健康无病的牦牛20头随机分为低精料组和高精料组,每组10头,公母各半,分别饲喂低精料(精粗比40∶60)和高精料(精粗比60 ∶ 40)饲粮,预试期10d,正试期90d(8、9和10月).结果:饲粮精料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旨在鉴定吉拉牦牛血清学特征,及不同种群栖息地分布对该资源的血清学影响。研究选取来自吉拉牦牛主产区(隆格尔乡、吉拉乡)40头成年雌性牦牛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全部个体的39项血清学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隆格尔乡牦牛群体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白球比(A/G)、碱性磷酸酶(ALP)、淀粉酶(AMY)、肌酐(Cr)、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阴离子间隙(AG)等17项指标显著(P<0.05)高于吉拉乡牦牛;相反,隆格尔乡牦牛群体的总胆红素(TBIL)、尿素(BUN)和尿素氮/肌酐(BUN/Cr)显著低于(P<0.05)吉拉乡牦牛群体。另外,构建完成主产区吉拉牦牛所检血清学指标的95%置信区间。本研究通过明确吉拉牦牛血清学指标特征为该资源品种遗传特性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