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1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1 毫秒
31.
[目的]通过测定广西流行狂犬病毒糖蛋白(G)基因的全序列,了解广西狂犬病的流行趋势和遗传变异规律,为制定广西狂犬病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0年10月~2007年10月,从广西14个市采集1569份动物脑组织,经RT-PCR检测及小白鼠脑内接种试验分离狂犬病毒,然后对狂犬病毒G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结果]从广西各地共分离获得26株狂犬病毒野毒株,其中犬23份,牛、猪、猫各1份.狂犬病毒G基因核苷酸全长2067 bp,开放阅读框1575bp,编码524个氨基酸.根据G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及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可将广西流行的狂犬病毒株分成3个群,Ⅰ群15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7.7%~99.9%; Ⅱ群10株,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8.0%~99.9%; Ⅲ群只有1株.通过氨基酸变异分析,了解了26株野毒株G基因编码蛋白的氨基酸突变位点.[结论]广西存在3个群的狂犬病毒野毒株,且以Ⅰ群和Ⅱ群流行为主,3个群的氨基酸变异均呈现明显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析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V)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原核表达的抗原性及制备出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RV与P75NTR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RT-PCR从感染Flury株的NA细胞中克隆P75NTR基因,选取P75NTR基因的418~681 nt和831~1080 nt两个区域(共513 nt,编码171个氨基酸),与pET-32a(+)重组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然后转化BL21 (DE3)感受态细胞进行表达,再以纯化的P75NTR重组蛋白免疫昆明小鼠制备抗P75NTR抗体,并以Western blotting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以原核表达载体pET-P75-513转化BL21 (DE3)感受态细胞,经0.2 mmol/L IPTG诱导6h可获得较高表达量的P75NTR重组蛋白,且主要以可溶性蛋白形式进行表达,可用Ni-NTA树脂分离柱进行纯化.经Western blotting和IFA检测,发现制备获得的抗P75NTR抗体能与NA细胞表面自然的P75NTR及转染BHK-21细胞表达的P75NTR发生良好反应,且抗体效价高,可达1∶16000.[结论]原核表达的RV受体蛋白P75NT抗原性强,免疫小鼠获得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高,反应性良好.  相似文献   
33.
根据GenBank中猪肺炎支原体(Mhp)J株P36蛋白基因(登录号X67286)的核苷酸序列设计1对引物,建立了快速检测Mhp的PCR方法。该方法能扩增出948bp的Mhp特异性条带,其敏感性达到可检测出0.735ng的MhpDNA,但对鸡毒支原体、猪伪狂犬病毒、猪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均未检测出相应目的条带;将克隆获得的目的片段与GenBank已发表的MhpJ株的P36基因进行比较,同源性达到99.9%。采用所建立的PCR方法对42份疑似猪支原体肺炎(MPS)病料进行临床诊断,发现有13份呈阳性(31.0%)。可见,该PCR方法适合于MPS的临床诊断,可为其防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4.
广西巴马小型猪IFN-Y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将猪外周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在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15h后,提取培养淋巴细胞总RNA,应用RT-PCR技术扩增广西巴马小型猪Y-干扰素(IFN-Y)基因,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上,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cDNA全长558个碱基,包含501个碱基开放阅读框架,编码166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42ku。此cDNA与人、牛、山羊、马、狗和鼠的IFN-Y基因核苷酸比较,同源性分别为74.9%,86.5%,86.9%,81%,58.7%和63.3%,与其它猪种的IFN-Y基因核苷酸比较同源性为100%。  相似文献   
35.
[目的]揭示广西狂犬病病毒(RABV)的流行变异规律及进化特征,为广西狂犬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8年从患狂犬病家犬脑组织分离获得的2株RABV野毒株(GXYZ2018和GXSL2018)进行全基因组扩增与测序,测序结果采用SeqMan进行拼接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并与近20年来的RABV广西流行株进行系统地遗传变异分析.[结果]GXSL2018株和GXYZ2018株的全基因组序列长度均为11923 bp,不同RABV广西流行株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7.1%~99.4%,而2株毒株间的同源性为99.1%;与其他RABV广西流行株相比,GXSL2018株和GXYZ2018株的3'-UTR为69 bp,且在第20位缺失一个核苷酸.基于N基因和G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构建的遗传进化树均显示GXSL2018株和GXYZ2018株同属于Group II型毒株,且2株毒株N蛋白上的B细胞表面抗原表位(第358~367位氨基酸残基)、Th细胞表位(第404~418位氨基酸残基)和RNA结合域(第298~352位氨基酸残基),以及G蛋白上与病毒毒力密切关联的第333、336、339和357位氨基酸残基及中和抗体相关表位和受体结合位点均高度保守.[结论]GXYZ2018株和GXSL2018株同属于Group II型毒株,与近20年来的RABV广西流行株高度相似,病毒蛋白主要功能区的氨基酸序列高度保守,尚未发生变异,全基因组遗传特性稳定.  相似文献   
36.
本研究以优良杂交品种“两广二号”家蚕为试材,克隆了该杂交品种家蚕两个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基因:脂肪酶基因Bmlipase-1和丝氨酸蛋白酶基因BmSP-2,测序并分别与不同品种蚕的同源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广二号”家蚕Bmlipase-1基因ORF长度为885bp,编码294个氨基酸,BmSP-2扩增长度为855bp,编码284个氨基酸;它们的核苷酸和推导氨基酸序列同源性皆达92%以上,Bmlipase-1更保守,同源性大于99%;“两广二号”家蚕的Bmlipase-1基因脂肪酶活化部位和BmSP-2基因酶催化三联体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与不同品种蚕的完全相同。以上结果说明这两个抗病毒基因在蚕的遗传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提示其可能在机体消化或者免疫防御方面起着重要生理作用。将这两个抗病毒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融合表达,获得的融合Bmlipase-1和BmSP-2蛋白分子量分别为47kD和42kD左右。  相似文献   
37.
Viperin是一种由Ⅰ型和Ⅱ型干扰素诱导的宿主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本研究以小鼠脑组织为原材料,通过RT-PCR扩增得到包括完整open reading frame(ORF)的1 155 bp的viperin基因序列,成功亚克隆并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ip,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Rosetta中进行原核表达。结果表明:原核表达的重组蛋白viperin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用镍离子亲和层析法获得纯度较高的viperin蛋白,为探讨原核表达的viperin抗原特性,将纯化的viperin蛋白免疫4周龄昆明小鼠,制备得到抗viperin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和IFA检测,该抗体能与真核细胞自然表达的viperin反应,特异性良好且效价高,表明原核表达的viperin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获得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viperin的抗病毒生物学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目的]通过制备STAT-1α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STAT-1α蛋白的功能特性及探索STAT-1α与猪瘟病毒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T-PCR从猪肾PK-15细胞中克隆出STAT-1α基因保守片段,与pET-32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原核宿主菌(Rosetta),进行IPTG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纯化和复性浓缩后,免疫小鼠制备STAT-1α多克隆抗体.[结果]STAT-1α基因能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STAT-1o,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后的最佳体外诱导条件是IPTG 0.5 mmol/L、诱导时间6h,其重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STAT-1α多克隆抗体具有高效特异性,与真核细胞PK-15细胞作用后,在PK-15细胞内能检测到STAT-1α蛋白表达,可观察到大部分细胞胞浆内有绿色荧光,但胞核内几乎无荧光,即STAT-1α主要定位在正常PK-15细胞的细胞浆内表达.[结论]制备获得的猪STAT-1 α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好,既能与原核细胞大肠杆菌(Rosetta)表达的STAT-1α反应,又能与真核细胞PK-15的STAT-1α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39.
广西断奶仔猪猪圆环病毒Ⅱ型的检测(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是近几年来在欧美各地新发现的一种猪传染病.1991年加拿大首先报道,现已在世界各主要养猪国家流行,我国的北京、上海、江苏、河南等地已证实本病的存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是本病的主要病原.近年来,广西许多猪场经常出现断奶仔猪渐进性消瘦,毛发粗乱,发育不良,死亡率不高,但原因不明.剖检主要发现腹股沟浅淋巴结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有点状脓性病灶.为弄清这些仔猪的发病原因,我们用建立的PCR技术对病料进行PCV-2检测,结果从发病仔猪检出PCV-2,对今后广西防制PMWS有重要意义.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0.
猪瘟病毒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一些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猪瘟病毒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一些新进展。许多研究表明 ,在抗原性、病原性、病理和遗传特性方面均显示出一致的多样性分布。在细胞培养特性方面 ,猪瘟病毒一般不能引起细胞病变 ,但研究者也培养出一种来源于猪贤的 FS L 3细胞系 ,接种猪瘟病毒后可引起细胞病变 ,对该病毒的进一步研究将非常有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