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7篇
  1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蛇口腔炎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眼镜蛇、榕蛇、水律蛇和广蛇的口腔溃烂处以及肝、肺分离到两种细菌,经致病性试验,证实这两种细菌都具有致病性。根据形态、生长特征和生化特性,8株被鉴定为变形菌属的普通变形杆菌,6株被定为摩根氏菌属的摩根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变形杆菌和摩根氏菌均对菌必治、呋喃妥因、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敏感。采取以菌必治为主,配合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的治疗方案,总的治愈率达70.6%。  相似文献   
72.
RT-PCR检测猪瘟病毒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研究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RT PCR)技术检测猪瘟病毒 ( Hog Cholera Virus,HCV)方法。合成的二对引物 HCV 1 / HCV 2和 HCV A1 / HCV A2成功地扩增兔化弱毒株、法国株和石门株的核酸 ,并对采自博白县 3个、贵港市 1个和武宣县 1个猪场共 1 3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从博白县和贵港市的 1 1份材料中检测到 HCV的核酸。  相似文献   
73.
本研究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广西部分猪场的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以及流产胎儿和死胎中的猪瘟病毒(HCV)进行检测.70份健康猪扁桃体材料中阳性11份,阳性率达15.7%;52份流产胎儿及死胎材料中检出阳性9份,阳性率达17.3%.表明广西猪场中有比较严重的健康带毒情况.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FLP)对25份阳性材料、HCLV和石门毒的引物A1/A2的PCR产物进行分析,发现HCLV、石门强毒和广西流行野毒的RT-PCR扩增产物中均有Rsa工的一个识别序列,但HCLV上的识别序列所在位置不同.本研究表明,用引物A1/A2作RT-PCR检测,并结合RFLP分析技术可把兔化弱毒和流行野毒区分开来,这将对预防猪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4.
编者按罗廷荣先生1992年公派赴日本留学,在岐阜大学从事狂犬病病毒核酸的研究。1994年进入岐阜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攻读博士学位,进行狂犬病病毒糖蛋白的抗原性状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成果。1998年获兽医科学哲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回国,在广西...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对比狂犬病毒固定强毒株CVS-24、广西街毒株GX074、弱毒株rRC-HL和重组毒株rRC-HL△G感染小鼠后的临床症状及脑组织病理学变化,为揭示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CVS-24、GX074、rRC-HL和rRC-HL△G分别通过脑内注射SPF级昆明小鼠,以注射DMEM为对照,每只小鼠注射30μL,攻毒后连续观察测量小鼠的体重和死亡情况,采取濒临死亡小鼠的脑组织制作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脑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DMEM组的小鼠相比,rRC-HL组小鼠攻毒后的体重先下降后恢复正常,而其他攻毒组小鼠的体重迅速下降直至死亡.DMEM组和rRC-HL组的小鼠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未见死亡;CVS-24组、GX074组和rRC-HL△G组的小鼠在攻毒后全部发病死亡,其中,CVS-24组小鼠出现死亡的时间最早(攻毒后第5 d),且在攻毒后第6 d全部死亡.通过观察小鼠脑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发现rRC-HL组小鼠脑组织的炎症反应最严重,其神经纤维紊乱,神经元细胞变形,细胞边缘不清晰,少量细胞固缩甚至消失,海马回神经胶质细胞浸润,嗜神经现象明显,血管套现象严重;rRC-HL△G组次之;GX074组和CVS-24组小鼠的脑组织病变轻微,可见少量嗜神经现象.[结论]rRC-HL△G、GX074和CVS-24等3株狂犬病毒强毒株的临床症状更明显,发病死亡率达100%,但与弱毒株相比,其炎症反应较轻微,说明狂犬病毒强毒株可能是通过抑制机体脑组织中促炎因子的产生而抑制炎症反应出现,阻断其固有免疫反应,不利于机体对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76.
非洲猪瘟在临床上出现多种毒株,主要分为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因其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方法进行正确诊断和健康监测。为实现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的鉴别诊断,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ASFV中国流行株(登录号:MK333180.1)的P72、CD2v、MG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上述三种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2型(PRV)和猪圆环病毒(PCV2)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显示针对P72、CD2v和MGF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3~102 copies/mL。在重复性试验中,大部分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或接近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试验表明,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来鉴别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  相似文献   
77.
近来,广西一些养殖场频繁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仔猪呼吸道症状等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怀疑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所致。本研究从病猪中采集材料,经RT-PCR检测为阳性后,接种于Marc-145细胞,经过6代盲传,发现典型的细胞病理变化(CPE),经鉴定为PRRSV,命名为GXA株,其毒价为105.33TCID50/mL。参考VR-2332和CH-1a株基因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分别对GXA株的E、M、N基因同时进行了RT-PCR扩增、克隆和测序。应用DNAstar生物学软件拼接得到GXA株的E、M和N3个基因片段共长为1473bp。同源性分析表明,GXA株与VR-2332、MLV和BJ-4的同源性为99.7%~100%,而与欧洲型代表株LV的同源性只有66.4%。表明GXA与VR-2332、MLV及BJ-4株亲缘关系比较密切,与欧洲型代表株LV亲缘关系最远,属于美洲型毒株,有可能来源于疫苗株。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索狂犬病病毒(RABV)强毒株P基因替换及P-M基因联合替换至弱毒株获得的重组突变体在宿主细胞内的传播能力、复制与转录能力及致病性,为掌握RABV强毒株P蛋白和M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打下基础。【方法】以RABV广西街毒株GX01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遗传技术将其P基因分别替换到弱毒株rRC-HL和r RC-HL(GX01M)株的对应位置,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基因测序鉴定拯救的病毒,并测定重组突变体的多步生长曲线、荧光灶面积及N基因表达水平等,同时通过4周龄昆明小鼠攻毒试验验证P基因及P-M基因联合替换后对RABV致病性的影响。【结果】利用反向遗传技术能成功拯救重组突变体rRC-HL(GX01P)和rRC-HL(GX01P-M),通过IFA测定病毒荧光灶面积及多步生长曲线发现,r RC-HL(GX01P-M)株在BSR/T7-9细胞上的生长能力及传播能力均较rRC-HL(GX01P)株和rRC-HL(GX01M)株强。在复制与转录水平上,rRC-HL(GX01P)株的N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r RC-HL(GX01M)株,但低于rRC-HL(GX01P-M)株。在昆明小鼠攻毒试验中,重组突变体rRC-HL(GX01P)和rRC-HL(GX01P-M)攻毒后第4 d昆明小鼠开始出现精神不振、行动迟缓等症状,其致病性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体质量均呈一过性减轻,之后恢复正常并呈上升趋势;攻毒15 d内均未见昆明小鼠死亡,即重组突变体rRC-HL(GX01P)和rRCHL(GX01P-M)的致病性较弱。【结论】强毒株GX01的P基因与M基因联合替换可提高病毒传播能力,且二者具有协同性,但对弱毒株rRC-HL的毒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79.
[目的]找出"两广2号"传染患病的规律性。[方法]以夏秋蚕品种两广2号为试验材料,在蚕座中混入血液型脓病病蚕后,调查混入的病蚕数量、蚕座密度与该病在蚕座内传染的相关关系。[结果]相同数量的健康蚕群体中,混入的病蚕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相同的病蚕混入率,蚕座越密,病死率也越高。[结论]养蚕生产中,除了做好消毒工作外,要及时淘汰病死蚕,保持适宜的蚕座密度,才能实现养蚕经济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80.
二株副鸡嗜血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从广西分离的4株疑似副鸡嗜血杆菌(H.pg)(GX-95,GX-97,GX-98-1,GX-98-2)进行生物学特性研究。根据生物学特性,GX-97和GX-98-1被定为H.pg,GX-95和GX-98-2的生化反应特性有明显差异,用标准H.pg血清未能定型。交叉血凝抑制(HI)试验显示,各菌株之间的交叉HI效价达160,但各菌株与其本身的抗血清HI效价达1280,显示出很强的菌株特异性。抗菌素敏感试验也显示GX-97、GX-98-1和参考菌株的药敏谱更加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