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0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毒性关节炎(VA)是鸡和火鸡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其特征为关节囊及腱鞘发生急性或慢性炎症。本病在多数情况下呈亚临床感染,死亡率低于5%。但因运动障碍、生长停滞、淘汰率高(有时废弃率高达25%~40%)、屠宰率下降、饲料转化率低以及产蛋鸡减蛋等造成的经济...  相似文献   
42.
20 0 1年初 ,广州市某种鸡公司因种蛋孵化率严重下降前来求助 ,经诊断为维生素 B2 (核黄素 )缺乏症 ,采取相应措施后生产逐渐恢复正常。1 现场调查1 .1 种鸡 广州市某种鸡公司饲养石歧杂黄羽肉用种鸡近 1 0万套 ,所用饲料为自己公司配制的混合料。由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高 ,管理经验丰富 ,因此 ,近年来一直比较正常。 2 0 0 1年 2月份以来种蛋孵化率不断下降 ,但种鸡产蛋仍保持在 60 %以上 ,受精率 92 .5 %~ 96.6%之间 ,其他情况也未见明显异常。1 .2 种蛋孵化 该场所用的孵化机为依爱牌和吉姆牌 ,性能比较稳定 ,几年来孵化上未出现…  相似文献   
43.
1基本情况 广东地区某鸽场存栏种鸽约2万对,发病死亡的主要是18~25日龄的乳鸽,发病初始,病鸽精神沉郁,缩颈低头,采食减少,每天死亡数只,发病10 d后,每天死亡乳鸽达百余只.剖检可见肝脾肿大,肌胃、腺胃出血,心包积液,肠道充血、出血,肾脏肿大.场主曾怀疑是感染了鸽瘟,因此立即给鸽群接种了鸡新城疫La Sota弱毒疫苗,但病鸽死亡情况仍未好转.并使用金霉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青链霉素、强力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均无明显效果.2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44.
为评估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鸽的致病性,用我国2004年分离的一株H5NI亚型禽流感病毒A/pigeon/GD/C2/2004( H5NI)人工感染4周龄鸽,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株病毒以106EID50/I00μL剂量感染能致死鸽,致死率为22.2%,病毒能在感染鸽体内广泛分布,其中肺脏和肾脏中病毒含量达到...  相似文献   
45.
槲皮素对禽流感病毒感染试验鸡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槲皮素对禽流感人工感染鸡的防治效果,将中药槲皮素人工灌喂试验鸡,观察试验鸡的临床症状及死亡情况,并统计各组鸡的死亡率。第一次试验以盐酸金刚烷胺为药物对照,测试槲素I溶液、槲皮素II溶液及槲皮素复方溶液对禽流感人工感染鸡的药效。第二次试验再以第一次实验效果最好的槲皮素不同浓度溶液进行对照实验。结果表明:灌喂槲皮素后...  相似文献   
46.
通过对分离毒株的传代、HA效价的测定、特异性的检验、毒力的测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明分离毒为新城疫强毒。该毒株有血凝性,且能被抗NDV血清所抑制,而不被禽流感病毒(H5、H7、H9亚型)及EDSV76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动物回归实验中所有试验鸽精神沉郁,有典型神经症状,下痢、排绿色粪便;剖检可见肌胃、腺胃出血,肠道充满黄色黏液,黏膜出血,脑部轻微出血;组织病理学检查见脑膜充血出血、血管周围间隙增宽,淋巴细胞浸润;脾脏瘀血,大量浆细胞聚集;肝脏瘀血;肠道固有层大量浆细胞浸润;气管分泌旺盛,固有层瘀血,炎症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7.
在广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从鹦鹉采集的拭子样本中分离到一株禽流感病毒,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血凝抑制试验(HI)和基因测序等方法技术对其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表明,此分离株具有血凝活性,且被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标准阳性血清特异性抑制;分别用针对禽流感病毒的M、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HA基因、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NA基因特异性鉴定引物对该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均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测序及BLAST分析表明其与H5N2亚型禽流感美国分离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核苷酸序列相似性高达97%以上,由此该分离株鉴定为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并命名为A/Parrot/Guangdong/268/2005。  相似文献   
48.
鹅细小病毒不同毒株VP13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将鹅细小病毒(GPV)的5个分离株通过PCR技术,从病毒基因组DNA中扩增出病毒蛋白VP1和VP3非重叠区的基因片段(VP13基因),并与pMD18-T质粒载体连接,转化到感受态大肠埃希菌Top10中,经PCR鉴定后,对插入片段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5株GPV VP13基因全长均为594 bp,编码198个氨基酸。不同毒株主要结构蛋白VP13基因与国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B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93.4%~98.7%),但毒株间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49.
本试验分别用蛋白G亲和层析法、饱和硫酸铵法和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兔抗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血清,发现蛋白G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的抗体纯度最高,回收率较低,抗体活性未变,操作简便,但成本较高,适合实验室研究及小量样品的纯化;饱和硫酸铵法纯化得到的抗体纯度较蛋白G亲和层析法低一些,抗体活性不变,可通过多次盐析来提高抗体纯度,多作为蛋白G亲和层析法纯化前的初步纯化;辛酸-硫酸铵法纯化得到的抗体纯度不及前两种方法,回收率较高,抗体活性亦无改变,纯化时对pH的精确性和辛酸的浓度要求较高,多用于样品的粗提和单抗的纯化。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对广东部分地区不同品种家禽空肠弯曲杆菌的流行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菌落和菌体形态、生化特征、培养特性等生物学特性和多重PCR方法对所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广东地区鸡、鸭和鹅空肠弯曲杆菌的带菌率分别为7.93%、2.46%和4.16%。从分离株中选取10株进行了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禽源空肠弯曲杆菌对雏鸡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腹泻便血,肝脏出现白色坏死灶,盲肠充血、膨大充满气泡和红色内容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