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在全世界不同稻作区均有发生,并在近年呈加重趋势。本研究通过水稻穗期接种后的显微观察及H_2O_2检测,分析了稻曲病菌侵染引起的小穗结构变化及侵染过程中H_2O_2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稻曲病菌侵染会导致水稻花粉粒畸形、雌蕊发育受抑制、小穗无法正常扬花授粉,抑制谷粒的正常形成,造成稻曲球及白色秕粒的产生。受侵染小穗的H_2O_2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处于突破颖壳期的受侵染小穗H_2O_2含量是对照的7倍;形成白色秕粒的小穗H_2O_2含量是对照的11倍;二氨基联苯胺染色结果显示,形成稻曲球的小穗中,在受侵染小穗的花药基部、花药顶端、浆片等部位颜色变深,形成H_2O_2富集区;形成白色秕粒的小穗中,H_2O_2富集的特征更为明显,富集区域与病菌在小穗内的侵染途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技术是一种可精确操控微小通道中纳升至微升级尺度液滴进入反应区,开展高通量检测的现代生物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微流控芯片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优势,重点阐述了该技术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PA)、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等技术的融合,及其在微生物及转基因高通量检测中的原理及应用案例,探讨了该技术在植物检疫领域针对危险性有害生物开展检测鉴定的应用前景。综合分析认为,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试剂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检测通量高、操作简便等优势,针对某类危险性有害生物以及某种植物或植物产品上的所有危险性有害生物开展高通量检测,均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根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分离物-SH2基因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以番茄25S rRNA基因为内参,建立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检测到浓度为4.64×10-7 ng/μL的植物DNA中含有TYLCV,其灵敏度是常规PCR的1 000倍。利用该方法,研究了温室条件下以侵染性克隆接种TYLCV后的番茄植株中病毒DNA含量的变化情况。根、茎、叶中病毒DNA定量检测结果表明,TYLCV在3种植物器官中都呈现一个上升、稳定和下降的变化规律;病毒DNA在植株根部最早累积,累积的速度较慢,在叶部和茎部累积较快;叶部和茎部接种18 d后病毒DNA含量达到稳定期;在不同的器官中,病毒的含量不同,在茎部的含量最高,接种33 d后茎部病毒DNA的含量约为根部的100倍。本研究通过对TYLCV含量的动态监测,明确了病毒DNA在番茄植株中的累积和变化规律,为研究TYLCV侵染机制、病毒与寄主互作及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苯醚甲环唑与烯肟菌胺复配防治稻曲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稻曲病的杀菌剂,本文测定了苯醚甲环唑、烯肟菌胺单剂以及不同比例的混配制剂对稻曲病菌的毒力和联合毒力,并选择具有增效作用的混配药剂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和烯肟菌胺按9∶1混配对稻曲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为0.11μg/mL,共毒系数最大,达182.91,显示二者按该比例混配具有增效作用。选择该配比加工的复配制剂5%苯醚甲环唑·烯肟菌胺微乳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雾量为有效剂量(下同)180g/hm~2时,其病穗防效达79.89%,病粒率防效达81.94%,高于5%烯肟菌胺水剂75g/hm~2和对照药剂2.5%井冈霉素·100亿枯草芽孢杆菌水剂112.5g·4.5×10~(13)/hm~2处理,与25%苯醚甲环唑乳油和对照药剂300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均无显著差异。分析认为,5%苯醚甲环唑·烯肟菌胺ME可望作为稻曲病防治药剂进行示范和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5.
异硫氰酸烯丙酯(allyl isothiocyanate,AITC)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组成型代谢产物之一,关于其天然抗菌杀虫活性,以及在人类医学、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应用已有大量研究。本文重点对AITC的制备、农用活性及残留、安全性及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AITC在农业中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6.
草坪草币斑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草坪草币斑病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生分布、危害症状、病原以及病害发生发展规律,介绍了国内外利用草坪草抗病性以及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预防控制币斑病的研究进展,对我国草坪草币斑病的防控现状及展望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7.
本研究选取番茄溃疡病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michiganensis,Cmm)致病岛上的chpC基因的部分序列,作为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靶标片段进行LAMP引物设计。对反应体系优化后进行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的89株番茄溃疡病菌中86株检测结果为阳性,3株为阴性,供试的14株非番茄溃疡病菌(其他重要植物病原细菌)均为阴性。检测番茄溃疡病菌菌悬液样品的阈值为4.8×10~5 CFU·mL~(-1),对DNA样品的检测阈值为1.8×10~(-2) ng·μL~(-1),并据此建立了番茄溃疡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番茄种子携带Cmm的检测,通过提取种子浸提液样品的总DNA,实现了对番茄种子携带Cmm的直接检测。与普通PCR相比,该方法更加快捷简便,不依赖PCR仪等昂贵的仪器设备,可以丰富现有的番茄溃疡病菌分子检测体系,为口岸等检疫部门提供简单易行的检测初筛手段。  相似文献   
28.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苗期接种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剪叶、浸根和针刺等细菌病害传统接种方法基础上设计了打顶接种新方法;以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中国菌株和美国菌株借助打顶法接种佳粉10、合作908和华南红宝石3个国内主栽番茄品种2~3片真叶期幼苗,在昼夜最低、最高温度15~18℃、32~35℃和相对湿度为30%~60%的温室条件下,打顶法接种番茄幼苗后溃疡病发病率为87.5%~100.0%,病情指数随接种菌悬液浓度提高而增大,达到23.96~82.29,3个供试品种之间表现稳定一致;剪叶、浸根和针刺接种方法的发病率普遍在40%以下,病情指数在20以下,3个供试品种之间未表现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使用选择性培养基mSCM能够从打顶法接种后的发病植株上获得培养性状与原接种体一致的分离物,专化性免疫凝聚试剂盒检测到特定的测试线,PCR扩增到614bp的特异性条带,证实该分离物为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发病植株为接种体侵染所致。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接种方法比剪叶法、针刺法和浸根法更适合用于番茄溃疡病菌的致病性测定和评价不同番茄品种苗期的抗病性,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可通过种子带菌实现远距离传播,导致病害发生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建立灵敏高效且便于操作的水稻种子携带稻瘟病菌的检测方法,是确保种子健康和控制病害发生的先决条件。本研究选取稻瘟病菌的3-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MoSPC3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地检测稻瘟病菌,对稻瘟病菌DNA样品的检测灵敏度可达到0.24拷贝/μL,远高于普通PCR的检测灵敏度。将该方法用于从中国和马来西亚不同水稻种植区收集的92份水稻种子样品携带稻瘟病菌的检测,结果显示,LAMP方法共检测到89份阳性样品,而普通PCR仅显示有2份样品为阳性。综上,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水稻种子携带稻瘟病菌的LAMP检测方法,具有简便快捷、灵敏度高等特点,丰富了稻瘟病菌的检测体系,可用于大批量水稻种子样品的健康检测。  相似文献   
30.
苦荞Fagopyrum tataricum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保健食品, 其种子携带的细菌种群鲜有报道?本研究从凉山州7个县的苦荞主产区共采集了46份苦荞种子样品, 通过分离培养法及基于16S rRNA基因的扩增子测序法, 对苦荞种子携带的主要细菌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分离培养法从46份样品中共获得618株细菌分离物, 隶属于10个属, 其中泛菌属Pantoea和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分离频率最高, 分别为52.5%和20.7%, 是种子携带的优势菌群?扩增子测序法从13份样品中共获得279个属的细菌, 其中泛菌属为优势菌群?通过样本层级聚类分析, 发现来自冕宁县的苦荞种子样品MNCQ-4携带的细菌丰富度与多样性最大, 而来自昭觉县的样品ZJ-5最小?研究结果表明, 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样品, 菌群多样性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丰富了荞麦种带细菌的研究, 为种子处理?病害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