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试验旨在研究限时放牧对滩羊消化道发育的影响,选取断奶后1.5个月、初始体重相近的滩羊公羔50只,随机分为5组,即A组:放牧12 h,B组:放牧8 h+精料,C组:放牧4 h+精料,D组:放牧2 h+精料,E组:柠条+精料。饲喂120 d后屠宰,取消化道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放牧时间延长,滩羊复胃和空肠重量(%空腹体重)增加,其中A组显著高于E组(P<0.05)。此外,限时放牧还可增加瘤胃乳头高度和降低瘤胃乳头宽度,C、D组瘤胃乳头高度均显著高于E组(P<0.05),而B、C组瘤胃乳头宽度均显著低于E组(P<0.05)。随放牧时间的延长可增加空肠肠绒毛高度,且A、B组均显著高于E组(P<0.05),但较C、D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在适宜放牧和补饲条件下,C、D组消化道有较好的发育。  相似文献   
72.
L-肉碱作为肉碱基转移酶的辅酶在长链脂肪酸的氧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具有改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改善胴体品质等作用,近年来在饲料工业和动物生产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合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肉碱的文献报道,作者就L-肉碱的性质、生理功能及其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混合酸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的影响,以及饲喂后对杜寒杂交(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混合酸比例组成为甲酸45%、丙酸45%、丙酸钠10%,以蜡熟期全株玉米为青贮原料,分为4组,混合酸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组)、0.3%、0.6%、1%。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显著降低了青贮中乙酸/丙酸的比值(P<0.05),且0.3%及0.6%组对全株玉米青贮品质改善效果较好。CNCPS结果显示,0.6%组显著提高了青贮中的慢速降解蛋白(PB3)组分(P<0.05),同时降低了不可利用纤维(CC)组分(P>0.05),改善了青贮品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有效地抑制了霉菌酵母菌的繁殖,改善了青贮的有氧稳定性。饲养试验结果发现,试验组绵羊平均日增重及料重比均优于对照组,其中0.6%及1%组绵羊的料重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混合酸处理能改善全株玉米青贮品质;0.6%浓度混合酸处理青贮饲喂绵羊后可显著提高杜寒杂交F1代绵羊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4.
外源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山药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药大薯品种‘桂淮5号’和小薯品种‘桂淮16’为材料,研究了外源赤霉素(GA3)和多效唑(PP333)对块茎膨大和零余子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 • L-1 GA3显著增加山药块茎产量,而200 mg • L-1 PP333显著降低山药块茎产量。山药块茎生长发育进程可划分为3个时期:块茎形成期、膨大期和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GA3显著降低‘桂淮5号’和‘桂淮16’单株块茎总质量,且显著降低定植后150 d单个块茎质量;在块茎成熟期,外源GA3显著增加单株块茎数量和单株块茎总质量。同时,GA3显著增加零余子的长度和单个零余子质量,却显著降低单株零余子产量。与GA3相比,在块茎膨大期,外源PP333显著降低单株块茎总质量和单个块茎质量,而显著增加零余子的宽度和单株零余子产量;在块茎成熟期,PP333显著减少山药单株块茎数和单株块茎总质量。  相似文献   
75.
试验旨在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羊草、大赖草、扁穗冰草、无芒雀麦、野黑麦和梭罗草6种主要禾本科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活体外消化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6种禾本科牧草盛花期和结实期的主要营养成分、活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除无芒雀麦外,结实期禾本科牧草粗蛋白(CP)和中性洗涤可溶物(NDS)含量相比开花期显著下降(P<0.05);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随生育期的延长而增加(P<0.05);6种牧草的干物质活体外消化率(DMD)、NDF活体外消化率(NDFD)、ADF活体外消化率(ADFD)随生育期延长呈下降趋势;除羊草外,5种牧草的2个生育期的24 h和48 h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6种禾本科牧草2个生育期的理论最大产气量差异显著(P<0.05);随生育期延长,产气速度呈下降趋势,延滞期呈上升趋势。与开花期相比,禾本科牧草结实期的营养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明厚皮甜瓜果实及叶片转化酶与果实膨大及糖分积累的内在机理,为厚皮甜瓜品质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蜜二号和好运52为材料,对甜瓜果实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含量、转化酶及叶片转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纵径长度、横径宽度及果肉厚增长迅速,还原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和叶片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急剧下降,蔗糖含量低;授粉16 d后,蔗糖含量迅速增加,果肉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的活性下降,但叶片中性转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厚皮甜瓜在授粉后16 d内,果实迅速膨大,24 d后果实膨大速度缓慢,甜瓜蔗糖积累迅速,果肉转化酶活性降到较低水平;相关分析表明,两个厚皮甜瓜品种的还原糖含量与果肉中性转化酶呈显著负相关;在丰蜜二号中,蔗糖积累与叶片中性转化酶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77.
苦瓜虽然栽培历史悠久,但其育种及相关遗传基础研究起步较晚,落后于葫芦科其他主要瓜类蔬菜,目前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一是产量、品质、熟性、主要果实性状及其他相关经济性状等的遗传研究;二是抗病性及其遗传基础研究;三是DNA分子标记在苦瓜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近年来,许多学者采用品种提纯、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和诱变育种等方法,通过对耐冷凉、抗病、丰产、早熟、强雌系等苦瓜品种进行选育,育成一批表现较好的苦瓜品种,如大肉一号、桂农科一号和桂农科二号、玉5号、早优苦瓜、早绿苦瓜、农优1号、新科3号苦瓜、强雌品种 “Q11-2”和“屿强-2”等。由于苦瓜的遗传育种研究基础相对比较薄弱,今后应加强对苦瓜主要性状遗传规律的研究,如主要性状的表现、杂种二代及以上性状的分离比例、主要性状的遗传力等;加强对苦瓜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尤其是从苦瓜发源地引进种质资源;加强苦瓜分子育种的研究,如指纹图谱数据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及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等方面;建立苦瓜高效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和高效苦瓜遗传转化体系,采用分子育种手段进行种质资源创新或品种改良;利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处理愈伤组织以获得抗病、耐冷凉育种材料,或利用花粉小孢子进行培养等。苦瓜发源地国家之间或与苦瓜栽培国家之间应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部分苦瓜种质资源,为苦瓜育种提供更多的基因来源。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菜心抗虫性的分子机制,为抗虫品种选育和抗虫基因挖掘提供理论支持和中间材料。【方法】选用抗小菜蛾品种65和感小菜蛾品种69菜心为亲本构建F2作图群体,利用cDNA-AFLP标记构建转录图谱、分析差异基因表达,筛选和克隆抗虫相关转录衍生片段。【结果】14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330条扩增带,其中238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条带比例为56.00%~100.00%,平均为73.86%,平均每对引物扩增24条带,多态性条带17个。构建的cDNA-AFLP转录图谱由5个连锁群组成,193个标记未能定位在连锁群上,42个位点定位在5个连锁群上,总长度为575.869 c M,平均图距为115.1738 c M。每个连锁群上的标记数为2~23个,平均为8个。5个连锁群的LOD值变化范围为9.923~12.71,平均为13.207。A1连锁群上的分子标记分布不均匀,出现成簇分布现象和出现了5个较大的断裂。共有18个偏分离位点,偏分离比例为42.86%。在330个位点中,异常分离位点103个,占总位点数的34.24%。对克隆测序成功的10个转录衍生片段分析表明,1个TDF5-1-1与防御相关基因GW775571.1具有高度的序列同源性,8个TDF与大白菜花蕾败育相关基因GR308173.1高度同源,1个与功能未知基因EX106546.1高度的序列同源。【结论】cDNA-AFLP标记能可初步从转录组水平上揭示抗虫菜心群体的连锁遗传规律及抗虫分子机制,其抗性相关基因可进一步用于小菜蛾抗性育种。  相似文献   
7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为(22.0±0.5)kg的3月龄湖羊公羔3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单栏饲养。对照组每天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每天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0和400 mg番茄红素。试验期共11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100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饲粮添加200和400mg/d番茄红素有提高绵羊平均日增重的趋势(0.05≤P0.10),并可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绵羊胸宽(P0.05),添加2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体长、体高和胸围的趋势(0.05≤P0.10);3)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宰前活重、背肌重、肾脏重和GR值的趋势(0.05≤P0.10),添加400 mg/d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皮重(P0.05),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饲粮添加200和400 mg/d番茄红素有提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趋势(0.05≤P0.10),添加200mg/d番茄红素可显著提高血清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饲粮添加番茄红素对绵羊生长发育、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作用,本试验条件下以200 mg/d添加量的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80.
研究了8个苦瓜品种种子萌发期和幼苗苗期的耐冷性反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发芽临界低温范围为14.2-17.3℃,低温下耐冷性鉴定温度为20℃.苦瓜耐冷性鉴定可采用20℃下发芽指数、苗期冷害指数和田间耐冷性总指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