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36篇
畜牧兽医   90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12个不同类型苦瓜资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种子发育进程中的果实及种子的形态学性状变化及种子生活力、干重及含水量的变化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苦瓜种子发育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快速膨大阶段、干物质积累阶段及成熟脱水阶段。苦瓜种子在12DAA(Date after anthesis)后开始具备生活力,充实成熟期在花后22DAA左右,此时具有最高的发芽率,而在此后的时期却略有下降。果皮颜色在22DAA左右从浅绿色转为黄色,假种皮颜色也在22DAA转红色,种壳完全转为褐色,种子达到充实成熟期和果实外部形态性状的明显变化基本同步。因此,可通过果实的外部形态特征、假种皮的颜色变化来确定种子的最佳采收时间,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种子。  相似文献   
82.
本试验选择3月龄体重相近、健康的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品系Ⅱ和寒蒙杂交羊分别10只,每个品种羊分2个处理,分别饲喂颗粒料和全混合日粮(TMR),每个处理5个重复。饲喂90 d后屠宰,采集背最长肌和半膜肌肌肉样品,研究品种(系)、料型对黄河三角洲肉羊不同部位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和品系Ⅱ背最长肌的p H_(45min)、半膜肌第3天L~*、第6天L~*和a~*显著高于寒蒙杂交羊(P0.05),背最长肌和半膜肌的剪切力均显著低于寒蒙杂交羊(P0.05);TMR组背最长肌p H_(45min)显著高于颗粒料组(P0.05),背最长肌第3天b~*、剪切力显著低于颗粒料组(P0.05);互作效应对贮存期间半膜肌的L*和蒸煮损失有显著影响(P0.05)。黄河三角洲肉羊品系Ⅰ、Ⅱ的肉质优于寒蒙杂交羊,TMR组的肉品质优于颗粒料组,尤其对嫩度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3.
不同甘蔗品种的含糖特性及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甘蔗不同品种成熟过程中糖分积累变化过程和工艺成熟过程的特点,以6个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在工艺成熟期对蔗茎蔗糖分、蔗汁还原糖分、蔗汁重力纯度和节间的蔗糖、还原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OC 20属特早熟特高糖品种,ROC 16、ROC 22为早熟高糖品种,GT 18属早中熟高糖品种,GT 17为中熟高糖品种,RB 72-454属含糖一般的早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84.
本试验旨在探讨华北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棘豆、草木樨和野豌豆4种主要豆科牧草不同生育期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利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体外消化技术和体外发酵产气技术测定4种豆科牧草盛花期和结实期的主要营养成分、体外消化率和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产气量.结果表明:开花期草木樨、紫花苜蓿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棘豆和...  相似文献   
85.
将30只敖汉细毛羊公羊(5月龄)分为5个处理组,维生素E添加量分别为0、202、00、1 000、2 400IU/(只.d)。预试1个月,正试5个月后每组随机选3只进行屠宰,其余继续饲喂至12个月后屠宰。屠宰羊只取背最长肌和臀肌按常规法进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添加水平对臀肌pH有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E添加组pH高于未添加组,但添加水平和时间对背肌pH及添加时间对臀肌pH影响均不显著(P>0.05);维生素E添加水平和时间对熟肉率影响未达到显著(P>0.05);滴水损失在不同添加水平下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组均低于未添加组,200IU/(只.d)组最低,且添加12个月的滴水损失大于5个月的,添加时间对其影响显著(P<0.05);日粮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眼肌面积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喂12个月后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饲喂5个月的(P<0.01)。综上,日粮添加维生素E可以降低肌肉滴水损失,改善羊肉肉品质,并以添加200 IU/(只.d)的效果较好,添加5个月的肉品质优于12个月的。  相似文献   
86.
维生素E(vitamin E,VE),又称生育酚,是一组结构近似的脂溶性酚类化合物.1922年Evans和Bishop在研究饲料中各种营养素对大鼠的作用时,发现了一种脂溶性物质对维持正常繁殖必不可少,首先将这种营养素命名为"X因子"[1],随后由研究学者将其正式命名为维生素E.  相似文献   
87.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IVM/IVF/IVC生产的日本和牛胚胎的卵裂率和到 4~ 8细胞期胚胎发育率的作用 ,在IVM/IVF/IVC的过程中 ,分别在SOF成熟液、BO液以及SOF培养液中添加 0、0 .1、1、10ng/ml的VEGF。通过对5 33个胚胎的检测得出 ,添加VEGF对胚胎卵裂率和 4~ 8细胞期发育率有促进作用 ,其卵裂率分别从对照的 4 7.3%提高到 5 1.4 % (0 .1ng/ml,P >0 .0 5 )、72 .6 0 % (1ng/ml,P <0 .0 5 )和 6 8.5 % (10ng/ml,P <0 .0 5 ) ;4~ 8细胞期发育率则分别从32 .0 %提高到 36 .4 %、5 9.7% (P <0 .0 5 )、5 2 .9%。结果证明 :VEGF对IVM/IVF/IVC的日本和牛胚胎发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胚胎的卵裂率和 4~ 8细胞期胚胎发育率 ,这与作者前期从荷斯坦牛上得到的试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88.
为了探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对牛卵母细胞体外发育影响的最适添加浓度,试验中应用了人类重组VEGF165。结果表明,添加1ng/ml、2ng/ml和5ng/ml VEGF均可显著提高胚胎的卵裂率和体外发育率,但以5ng/ml VEGF处理组可以得到最高的胚胎发育至4-8细胞期的发育率,因而选择5ng/ml VEGF浓度作为以后VEGF系列试验的添加浓度。  相似文献   
89.
为探究荒漠草原放牧与舍饲对滩羊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将39只3月龄滩羊公羔分为荒漠草原放牧组(GZ)、限时放牧4 h补饲组(TG)和舍饲组(SF)3组,测定滩羊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显示:SF组滩羊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和肉骨比显著优于TG组,TG组滩羊除肉骨比和净肉率外,显著优于GZ组(P<0.05);3种饲养模式滩羊的肉色、pH、剪切力、滴水损失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SF组的蒸煮损失显著低于GZ组与TG组(P<0.05);TG组与GZ组滩羊肌肉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C18?3n3,C20?5n3,C22?6n3,C18?2n6,C20?3n6,C20?4n6等含量显著高于SF组(P<0.05),且n-6/n-3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SF组(P<0.05).综上表明,荒漠草原放牧会提高滩羊肌肉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但会提高滩羊肌肉的蒸煮损失,降低滩羊的屠宰性能,而限时放牧补饲可以较大程度保留滩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同时提高滩羊的屠宰性能.  相似文献   
90.
基于指纹图谱的欧拉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拉羊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生活环境特殊,羊肉品质独特,但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尚不明确。为研究欧拉羊肉熟制时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构建相应指纹图谱,以欧拉羊、湖羊、杜泊羊和滩羊羊肉为研究对象,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羊肉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通过嗅辨仪鉴定出呈香化合物。运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将欧拉羊与湖羊、杜泊羊、滩羊羊肉的风味进行比较,从而明确欧拉羊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并建立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欧拉羊肉中检测到醛类、酮类、醇类、杂环类、烷烃类等共53种挥发性物质,其中77%具有气味活性。所有物质中醛类有20种,在整体风味物质中的相对含量占比达62%,对风味贡献最大。欧拉羊肉整体风味物质轮廓与其他3种羊肉有显著区别,其特征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E)-2-己烯醛、(E,E)-2,4-庚二烯醛、(E,E)-2,4-辛二烯醛、3-辛烯-2-酮等不饱和醛酮,4-异丙基甲苯等烷烃类,以及苯并噻唑等其他呈味物质,它们共同贡献了水果香、坚果味、青草味等令人愉悦的气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