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202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4 毫秒
21.
人工诱变四倍体玫瑰香葡萄倍性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个四倍体葡萄材料四玫Ⅰ及四玫Ⅱ及其连续3代的扦插株进行了表皮气孔性状和花粉粒特性观察,并对根尖、茎尖、卷须细胞进行了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各代植株分生组织层L1,L2和L3的倍性结构没有改变,四玫Ⅰ及四玫Ⅱ倍性稳定。  相似文献   
22.
四倍体葡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坐果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二倍体玫瑰香葡萄为对照,观察了诱变成功的2个四倍体玫瑰香葡萄品系四玫Ⅰ、四玫Ⅱ以及当前生产栽培的四倍体品种巨峰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研究了四倍体葡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种种异常现象,并探讨了这些现象与坐果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四倍体葡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后期Ⅰ、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的细胞频率及末期多分孢子与坐果率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3.
不同高粱基因型感蚜虫前后POD、PPO、PAL酶活性变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几个不同高粱基因型田间感蚜虫前后的三种酶POD、PPO、PAL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蚜前后各材料POD活性都有明显的增加,抗蚜虫材料河农16前后均比其它几个材料的活性低;PPO活性感虫后有明显的增加,变化情况与POD类似;PAL活性感后有明显的增加,河农16与其它几个感蚜型相比,稳定性显著。表明POD、PPO与诱导抗性有关,而PAL在抗蚜材料河农16中为组成型表达的,可能受抗蚜虫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24.
25.
黑麦具有小麦中缺少的珍贵优良性状,加每穗小穗数多,生长势旺盛、具有顽强的抗逆力等等。因此,通过小麦和黑麦杂交有可能获得远比现有小麦品种更为优良的新品种。小黑麦杂交前人已做了不少工作,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研究单位已经创造了一些较好的杂种,但是由于小黑麦杂交育种中存在的杂交不易成功、杂种不孕和杂种后代的种子不饱满问题还未得到完善解决,因此小黑麦杂交育种工作目前仍处在试验阶段。为了进一步  相似文献   
26.
27.
以6个同源四倍体高梁品系及其与约翰逊草的种间杂种为材料,对两种间细胞学特性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杂种F1后期I,后期II减数分裂的不规则性受到亲本高粱细胞学不规则性的影响,杂种F1减数分裂规则性与约翰逊草相 。  相似文献   
28.
秋水仙素诱变葡萄玫瑰香品种为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0.2%秋水仙素溶液对葡萄二倍体玫瑰香品种植株的生长点进行45h(小时)处理,获得了四倍体玫瑰香。1994年8月6日,经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托河北省教委组成由鲍文奎院士任主任委员的鉴评委员会鉴评,一致认为,从茎尖、根尖及卷须染色体的观察,证实其染色体数为2n=4x=76;通过3代枝条扦插繁殖和检测,证实该四倍体品系各种性状稳定,保持了其亲本二倍体玫瑰香品种原有的色、香、味优点,且较其亲本二倍体玫瑰香品种的生长势及抗病力增强,果粒显著变大,成熟期提早10d(天)左右,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优良变异。该研究在葡萄育种方法和培育的新品系所具有优良性状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9.
人工诱变获得四倍体玫瑰香葡萄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罗耀武  乔子靖 《园艺学报》1997,24(2):125-128
用2000mg/L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玫瑰香葡萄茎的生长点45小时,获得了优质葡萄玫瑰香的同源四倍体。四倍体比原二倍体玫瑰香果粒显著增大,成熟期提早10天左右,并保持了二倍体玫瑰香原有的色、香、味,是一个有价值的优质葡萄新品系  相似文献   
30.
对几个不同高粱基因型田间感蚜虫前后的三种酶POD、PPO、PAL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蚜前后各材料POD活性都有明显的增加,抗蚜虫材料河农16前后均比其它几个材料的活性低;PPO活性感虫后有明显的增加,变化情况与POD类似;PAL活性感后有明显的增加,河农16与其它几个感蚜型相比,稳定性显著。表明POD、PPO与诱导抗性有关,而PAL在抗蚜材料河农16中为组成型表达的,可能受抗蚜虫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