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4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19篇
林业   536篇
农学   370篇
基础科学   307篇
  301篇
综合类   2534篇
农作物   310篇
水产渔业   193篇
畜牧兽医   1640篇
园艺   406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37篇
  2022年   159篇
  2021年   138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50篇
  2018年   212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27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47篇
  2011年   351篇
  2010年   273篇
  2009年   293篇
  2008年   222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26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93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53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140篇
  1992年   113篇
  1991年   136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利用PEG高渗溶液法研究不同抗旱性柱花草品种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除质量浓度为100g/L的PEG对热研2号和热研10号的种子萌发有轻微的促进作用外,其余质量浓度PEG对种子的萌发、胚芽和胚根的生长都有抑制作用。胚根抑制率和根芽比的变化幅度基本反映了柱花草的抗旱性,可作为抗旱性评价的参考指标;质量浓度为250 g/L的PEG处理下的相对根芽比差异非常显著,可作为柱花草抗旱性评价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湛江城市公园的鸟类动态与多样性,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采用样点法及样线法,对湛江市中澳友谊花园鸟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40种,隶属8目22科。其中雀形目(Passeriformes)鸟类最多,共12科21种。记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3种,广东省保护鸟类5种。优势种为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池鹭(Ardeola bacchus)、家燕(Hirundo rustica),分别占总数的13.20%、11.33%、11.58%。鸟类多样性指数(H)为3.00,均匀度指数(J)为0.81;鸟类多样性3月最高,种类共20种,占总数的50%;9月的种类最少,共10种,占总数的25%。  相似文献   
993.
张玉玉  罗巧玲  徐强 《南方农机》2023,(4):84-86+99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探讨藏粮于地战略有助于寻求应对全球变局新形势的特色藏粮路径,更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本研究构建了安全保障、结构保障、基础设施保障、经济发展水平4个维度27个指标的长宁县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21年统计数据并采用熵权法对长宁县粮食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总体上看长宁县粮食保障状况处于安全水平,但长宁县粮食安全状况在整体区域布局中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仍存在耕地“非粮化”、结构失衡严重,丘陵山区短板突出、机械化水平不高,种粮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力趋老龄化等影响粮食安全的不稳定因素和制约因素。因此,为应对长宁县粮食安全存在的不稳定性因素,应保障耕地资源、加大高标准农田投入,给予政策支持、鼓励开展多元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以推动长宁县粮食安全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994.
为了探究PED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毒株SHpd/2012侵染细胞的特性,研究采用IFA(间接免疫荧光)及绘制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等方法,对感染PEDVSHpd/2012株后的Vero细胞(非洲绿猴肾细胞)病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发现,CPE(细胞病变)主要表现为细胞肿胀、变圆、皱缩、聚集成合胞体甚至从培养瓶壁大量脱落。IFA结果显示,接毒后12h病毒开始增殖,在接毒后36h时感染细胞数量最多,其后病毒增殖速度逐步下降,60h时趋于平稳。病毒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SHpd/2012株感染细胞后24~60h的毒价一直处于较高水平,60h后开始下降。此外,本研究成功克隆并真核表达了PEDV S蛋白,为研究PEDV与受体蛋白的互作及病毒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5.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在现代化科技发展背景下,在农业生产中应积极引进新技术,推动农业的良好发展。本文主要探讨信息传播与技术在农业推广中的作用,从信息的获取与发出、提供咨询,解决问题、说服劝导、监测评价、修正错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信息传播技术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应用的对策进行了阐述,以期为农业推广的良好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尾叶桉与巨桉的杂交种具有显著的生长和适应性优势,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杂交种。本研究以两树种间正交、反交、回交、测交等不同交配方式配制的6种类型杂交种为遗传材料,分析了它们1~9.5 a的生长表现,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杂交种、不同林龄时的材积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但保存率差异常不显著。研究的8类交配组合具有显著的特点,按速生性可以分为3个类型,不同类型之间的差异在25%~95%之间;种间杂交子代显著优于种内交配子代,正交和反交子代间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类型杂交种的适应性在5年生之后才趋于稳定。研究结果可为桉树杂交种适宜组配方式的选定、制定合理的杂交种育种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为提高超级稻晚稻产量和肥料利用效率及指导相应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研发,研究了氮钾养分不同优化运筹技术下超级稻晚稻吸肥特征和土壤供肥特征及晚稻产量和氮磷钾利用效率变化。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氮钾优化运筹处理均提高了稻谷产量、有效穗数量、千粒质量、氮磷钾利用效率及水稻群体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和氮磷钾累积量,其中,优1处理(氮钾基追比为基肥∶分蘖肥∶穗肥=5∶3∶2)的稻谷产量和氮磷钾利用效率最高,其稻谷实际产量、有效穗数量、千粒质量、氮肥利用效率、磷肥利用效率、钾肥利用效率、干物质累积量、氮素累积量、磷素累积量、钾素累积量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依次提高了5.3%,17.3%,3.4%,30.4%,21.2%,28.4%,4.4%,15.0%,4.2%,12.9%,并且,优1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在晚稻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幅较其他施肥处理小,变化曲线波动较为平缓,说明其氮钾的利用量和利用效率较其他处理高,氮钾适量适时的供应,也协同促进了晚稻对磷素的吸收,提高了磷素利用效率。前述试验现象均表明该处理的氮钾养分运筹下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特征和相应土壤养分供应特征更吻合超级稻晚稻的养分需求特性。研究结果为超级稻晚稻化肥减施增效及相应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特征,利用湖北漳河灌区1953—2016年钟祥站逐日气象资料,分别计算了月标准化降水指数(SPI)、相对湿润度指数(M)以及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经与漳河灌区实际干旱记录对比并分析季节性干旱特征,结果表明:3种干旱指数在不同方面各有优势,从吻合度来看,SPI与实际干旱吻合率最高;从不同历时的干旱来看,SPI和M对短期干旱反应迅速,而PDSI则对长期干旱较为灵敏;从不同季节来看,M适用于春、夏季,SPI适用于秋季,而PDSI则适用于冬季.漳河灌区季节性干旱特征表现为单一季节干旱比季节连旱频繁,但干旱程度轻于连旱.单一季节干旱中,夏旱出现频率最高,其次是秋旱和春旱,冬旱最少,其中夏旱和秋旱干旱等级高,危害程度更大.季节连旱中,夏秋连旱发生最频繁,干旱等级也最高,秋冬连旱和春夏连旱出现频率较少,春夏秋连旱最少;与北方干旱易受降雨因素影响相比,南方对降雨依赖性小于北方,在降雨较多的夏秋季亦经常遭遇干旱,影响机制更为复杂.  相似文献   
999.
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抗盐施肥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小麦、玉米、棉花和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优化施肥处理(OPT)、化学抗盐施肥处理(CHP)和有机抗盐施肥处理(ORP)分别使小麦产量增加了16.0%、17.9%和28.0%,生物抗盐施肥处理(BIP)和ORP处理分别使玉米产量增加了18.3%和17.6%,OPT、CHP、ORP及BIP处理分别增加棉花产量14.0%、18.2%、21.0%和24.6%,ORP和BIP处理分别增加花生产量15.6%和13.7%。说明合理施肥配合生物、化学和有机抗盐措施可显著提高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的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000.
正绿宝石梨作为早酥梨与新世纪梨由人工精选杂交出的新品种杂交早熟梨,在2001年春季在郓城县双桥乡绿色园艺场栽培,是我国首例,在技术人员的精心栽培下,克服了众多培育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经过7年之久,成功成为高效、多产、优质等综合品质极优的人工杂交早熟梨品种,环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富有极高的商业价值,是我国早熟梨产业中具有良好前景的新型梨种。现对绿宝石梨优质高产高效栽培具体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