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4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与肠道有关的健康问题,如慢性肠炎,正不断成为世界各地广为认可的疾病.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天然的饲料原料与额外添加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联合使用是对抗母鸡慢性肠炎的一种有前途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鸭源新城疫病毒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河北某鸭场产蛋锐减而无其他典型新城疫症状的高抗体蛋鸭群中分离到1株病毒(命名为HB/1/06/Dk).经过鉴定,该分离株具有血凝性,可被新城疫病毒(NDV)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能被禽流感病毒(AIV H5与H9亚型)阳性血清和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标准阳性血清抑制;该病毒致死鸡胚的平均时间(MDT)为67.2 h,1日龄SPF雏鸡的脑内接种致死指数(ICPI)为0.86,表明该病毒属中等毒力毒株.  相似文献   
43.
鸭新城疫的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以来,安徽、山东、福建、浙江、河北等地的鸭群发生了一种新型传染病,该病以消化道和免疫器官的病理损害为主要特征,曾被称为"鸭副黏病毒病" 、"鸭新城疫"[1-3]等名称,初步证实该病的病原为鸭Ⅰ型副黏病毒,其中包括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和弱毒株[3-7].2005年5月以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养鸭户饲养的鸭群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以腹泻、病死率较高、腺胃黏膜出血、脱落或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肠道黏膜出血及胰腺偶见白色坏死点为特征.从发病鸭群分离并鉴定了1株NDV(HB/1/05/Dk株),然后以该病毒对雏鸭成功地进行了人工感染.本试验对鸭新城疫的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解剖学和组织学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44.
试验采用疑似鸡传染性腺胃炎病鸡的腺胃组织匀浆,经除菌处理后人工接种健康雏鸡,并进行了系统的动态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人工感染病例和自然病例的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其主要眼观病理变化为腺胃显著肿大、出血,小肠充血、出血;主要组织学变化为腺胃黏膜充血、出血、炎性水肿和浅层坏死,小肠黏膜急性炎症变化,肝脏、肾脏等实质细胞变性以致局灶性坏死,胸腺及法氏囊等淋巴组织萎缩。从自然病例和人工感染病例腺胃中均可分离到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因此,可以认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是鸡传染性腺胃炎的一种病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