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铁离子对果酒酵母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铁离子对果酒酵母菌生长的影响,用含有不同浓度Fe2 的YEPD培养基对1450果酒酵母进行培养,利用邻菲罗琳比色法和血球计数方法分别测定铁含量和酵母菌数目.试验结果:用加铁离子培养基培养的酵母菌的生长曲线均低于空白组:在1.00 m01/L Fe2 浓度下,果酒酵母菌的总铁含量最高且与空白组差异极显著;2.08 mol/L Fe2 浓度组显著性地低于空白组,且3.00 mol/,L Fe2 浓度下的总铁含量最小.结论:不同浓度Fe2 对果酒酵母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研究了二维和三维培养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形态与β-酪蛋白、κ-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内蒙古地区3头5岁泌乳期健康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将BMEC经3代培养纯化后分别进行二维和三维培养,观察不同培养模式下细胞的生长形态,测定β-酪蛋白、A-酪蛋白、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2种培养模式下的BMEC呈现不同的细胞形态,二维培养的BMEC呈典型铺路石样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的BMEC则形成了类腺泡的聚集物和管腔结构.利用三维培养的BMEC的αs1-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5),三维培养的BMEC的β-酪蛋白和κ-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二维培养(P<0.01).结果提示,三维培养的BMEC3种酪蛋白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二维培养,三维培养的BMEC在形态上呈现的特点与在体内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53.
本文着重探讨了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对卵子的发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叙述了从卵母细胞的回收、选择到成熟等步骤。本实验采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卵巢、吸卵,以含有FSH、LH、雌二醇等成分的成熟液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使卵丘细胞扩散,第一极体排出,卵母细胞达到成熟。  相似文献   
54.
 【目的】研究营养限饲及补偿对羔羊小肠黏膜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个试验组,即对照组(CG)、限制Ⅰ组(RG1)、限制Ⅱ组(RG2)和限制Ⅲ组(RG3)。营养限制期(0—60 d)4组对应日粮能氮水平分别为ME:10.61、10.49、8.36和8.10 MJ•kg-1;CP:150.8、92.4、150.1和62.7 g•kg-1。营养补偿期(60—150 d)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7 MJ•kg-1;CP:124.8 g•kg-1)。试验期间每周称重并在限制期开始、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分别从各组选取4只与组内平均体重相近的羔羊,屠宰后迅速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用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固定。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营养限制结束,RG1、RG2组羔羊平均体重显著低于CG组(P<0.05),RG3组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CG组(P<0.01);在补偿期后60 d,RG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饲养后对小肠结构发育有影响,限制能量(RG2)比限制蛋白(RG1)表现出更高的补偿效应。【结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饲后,羔羊体重和小肠黏膜发育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限饲羔羊比高能低氮限饲羔羊表现出更强的补偿效应,限饲蛋白对小肠黏膜发育影响更大。当以ME(8.36 MJ•kg-1)和CP(150.1 g•kg-1)限饲60 d并经过90 d的营养恢复后,羔羊小肠黏膜发育实现了完全补偿,小肠吸收功能增强,生长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55.
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不同维生素E水平对围产期奶牛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550kg左右,2~6胎次,预产期相近、体况评分3.5分的围产期中国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3组。各组饲喂基础日粮组成相同,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81IU/kgBW维生素E,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1.62IU/kgBW维生素E,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2.43IU/kgBW维生素E,试验期60d(从预产前30d到产后30d)。试验结果显示:在产前7d、分娩当天和产后7d试验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较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低,差异显著(P0.05);在产后30d试验Ⅱ、Ⅲ组的血清皮质醇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奶牛血液中三种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含量在产后7d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在分娩当天,试验Ⅲ组的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P0.05),粒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低于试验Ⅱ组,差异显著(P0.05),单核细胞百分比试验Ⅲ组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维生素E对奶牛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且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43IU/kgBW维生素E的试验Ⅲ组对围产期奶牛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6.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57.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三维培养的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原代培养后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Matrigel为基质胶原,进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三维培养,细胞接种浓度分别为1&#215;104细胞/ml、1&#215;105细胞/ml和1&#215;106细胞/ml。经过16d培养后,用DAPI对细胞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浓度为1&#215;104细胞/ml~1&#215;105细胞/ml时,细胞形成了团块状结构,出现了类似腔状的腺泡形态。  相似文献   
58.
试验研究了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采用内蒙古地区健康黑白花奶牛的新鲜乳腺组织,将组织进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经5代纯化后将密度调整为1×106个/mL。采用6种处理方法进行冻存,各设3个重复。液氮冻存1个月后,分别将6种不同方法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测定细胞活性,包括冻存死亡率、贴壁细胞占活细胞的比率、凋亡率等,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处理1组与2、3、5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1、4、6组间冻存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6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4组的贴壁率高于处理2、5、6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处理1、4组细胞较其他组生长状态良好。因此,处理4可作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  相似文献   
59.
利用原代培养后纯化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以Matrigel为基质胶原,进行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三维培养,细胞接种浓度分别为1×104、1×105和1×106个细胞/mL。经过16d培养后,用DAPI对细胞染色,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状况。结果表明,当细胞接种浓度为1×104~1×105个细胞/mL时,细胞形成了团块状结构,出现了类似腔状的腺泡形态。  相似文献   
60.
试验采用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健康荷斯坦奶牛乳腺组织经5代纯化后,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别设为1组(1×104个细胞/mL)、2组(1×105个细胞/mL)、3组(1×106个细胞/mL)、4组(1×107个细胞/mL)4个密度梯度进行冻存,复苏后检测细胞死亡率、贴壁率、凋亡率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4组复苏后死亡率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贴壁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3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3、4组细胞到第3天基本铺满瓶底,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