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6篇
  4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改革开放30年来,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符合我国农业实际的利农惠农政策,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得我国农业有了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实现食物自给有余.  相似文献   
42.
产道作为母猪生殖系统的重要器官组织,与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本试验无菌采集江西省某养殖场窝产14头母猪产道中段阴道分泌物进行传统细菌分离培养,初步筛选出4株细菌,挑选其中一株通过生化反应和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同时进行抗生素抵抗能力试验和牛津杯法体外抑制试验。生化鉴定结果表明该菌可降解果糖、乳糖、半乳糖等,该菌代谢产物与葡萄糖酸盐无反应,葡萄糖产气试验说明该菌产酸不产气。分离菌株通过NCBI同源性比对为粪肠球菌(登录号EU794735.1)。分离菌对青霉素、头孢哌酮等高度敏感,对红霉素、庆大霉素等耐药。体外抑制试验中分离菌对大肠杆菌k88和变形杆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可以作为候选益生菌株进行深入研究。这为今后益生菌代替抗生素及产道菌群移植防治母猪产道炎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3.
杉木人工林灌木层生物量模型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本研究选择湖南、安徽、江西3省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乔灌层调查因子与其生物量之间的估算模型。试图获取更为可靠、精准的灌木层生物量估算模型,为提高估算杉木人工林灌木层生物量模型精度提供参考。方法在研究区域进行典型抽样调查,测定不同林龄杉木林上层乔木郁闭度Cs、林分密度Ds(株/hm2)、平均胸径Dm(cm),下层灌木平均高度H(m)、平均地径D(cm)、盖度C、灌木层枝、干、叶、根干鲜质量(kg),通过计算获得乔木层杉木蓄积量V(m3/hm2)、灌木层生物量数据(t/hm2)。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灌木层结构和乔木层调查因子对灌木层生物量的影响,选取最佳灌木层结构因子为模型参数建立枝叶、干、地上、地下生物量估算模型。将乔木层林分调查因子作为自变量加入模型中,对比分析模型R2在乔木层调查因子作为自变量加入后的变化,并用样本外的数据进行检验,构建估算灌木层生物量更为精确的模型。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灌木层各组分生物量模型以幂函数为主,各林龄灌木层地下生物量与自变量D2H获取了最佳模型,R2为0.516~0.955;其余部分生物量以盖度与高度乘积(CH)为自变量获得了拟合效果较好的模型, R2为0.516~0.718。与单独采用灌木层结构因子为预测变量建立的灌木层生物量预估模型相比,乔木层平均胸径Dm作为自变量的加入使中幼龄林除地下生物量以外的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有了显著提高,R2为0.718~0.990;郁闭度Cs的加入使近成过熟林除地下生物量以外的各组分生物量模型拟合效果有了显著提高,R2为0.817~0.886。结论因此,评价和分析乔木林下层灌木生物量,不仅要考虑灌木层自身结构生物量关系,还要考虑到乔木层相关因子的影响,从而建立更符合灌木生物学与生态学相一致的生物学结构模型,本研究可为亚热带地区杉木人工林下层灌木生物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4.
耿静 《南方农机》2017,(13):37-39
原料为齐鲁蒙山绿茶。水溶液浸提法提取茶多酚,浸提温度为50-95℃,时间为10-30min,料液比为1:20-1:60,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测定三个单因素条件下的茶多酚含量。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分析法,得齐鲁蒙山绿茶茶多酚最优提取条件为温度90℃,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20,其茶多酚的提取率为18.83%。  相似文献   
45.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耿静 《吉林农业》2010,(3):42-43
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关键。本文论述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并进一步提出新形势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途径。  相似文献   
46.
浙春5号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春大豆新品种,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生产上表现为高肥力土壤种植高产,中低肥力土壤种植丰产;熟期适中,播期弹性较大;主茎节数较多;抗逆性较强,抗病毒病,较耐根腐病;百粒重较重,商品性较好,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适于加工豆制品,其栽培技术为适时早播,适当稀植,合理施肥,中耕培土,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47.
不同砧木品种嫁接西瓜对其品质及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西瓜嫁接栽培技术是当前控制重茬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之一,采用这一技术,既可延缓西瓜重茬土传病害枯萎病发生蔓延,减轻发病程度;又可减少设施栽培西瓜轮作倒茬,每年拆建大棚所增加的生产成本,提高土地利用率。本试验选用了目前在国内较为理想的几个砧木品种,通过嫁接栽培,研究其对西瓜品质、嫁接亲和力、抗枯萎病等性状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接穗品种1个,拿比特(日本三雄公司提供);砧木品种3个,超丰1号(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提供)、京欣砧1号(北京北农种业有限公司提供)、野生西瓜(台湾农友公司提供);以拿比特自生根苗为对照。…  相似文献   
48.
切花从花枝母体剪切之后,保护其观赏性难度较大,如果将切花经过合理的保鲜液处理,在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下,可延长切花保鲜期.  相似文献   
49.
BA-SPA-Dot-ELISA快速检测肉品沙门氏菌任家琰,郭建华,崔保维(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太谷030801)耿丹(山西晋中农业学校)沙门氏菌容易污染各类肉品,是人兽共患肠道病病原菌和细菌性食物中毒重要病原菌。目前,国内外许多学者建立了多种检...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采用生物素—亲和素酶复合物—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Dot—ELISA)检测食品中沙门氏菌。该法可检出ISC液中接种的沙门氏菌。其敏感性可达104—105千个/L,比常规免疫酶法和免疫荧光法提高10—100倍。特异性检测表明,其与大肠杆菌、变形杆菌、产气杆菌未发生交叉反应。该法在24h内可报告结果,比常规法至少快3—4d。对200份食品检样进行检测,检出19份,检出率9.5%,与常规法检测结果平行比较,漏检率仅为0.5%,结果相差不显著(P>0.05)。进行3次重复性试验,结果完全相同。试验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敏感、快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适于对大批样品进行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