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0篇
农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86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本试验以尼罗罗非鱼为试验对象,小麦日粮为对照,小麦日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木聚糖酶(0.05%,0.10%,0.15%)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40尾雄性尼罗罗非鱼。试验采用饱食方式,每天投喂4次(8:30,11:30,14:30,17:30)。在池塘浮式网箱(1.0 m×1.0 m×1.3 m)中进行饲养试验,75 d后测定罗非鱼胃、肠、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木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6种消化酶的活力。结果表明:0.10%木聚糖酶试验组的胃蛋白酶、纤维素酶活力较对照组有极显著提高(P<0.01);木聚糖酶试验组的6种肠消化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0.10%木聚糖酶试验组的6种肠消化酶与对照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外源性木聚糖酶抑制罗非鱼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但提升肝胰脏内源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活力;外源性木聚糖酶的添加不影响淀粉酶、内源性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在胃、肠、肝胰脏中的分布规律,但对蛋白酶、脂肪酶的分布规律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2.
以平均体重为(48.2±0.46)g的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小麦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05%、0.10%、0.15%)的木聚糖酶作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50尾鲤鱼.饲喂62 d后测定鲤鱼增重率和消化率,结果表明:0.05%、0.10%、0.15%组增重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2.47%(P<0.01)、28.29%(P<0.01)和18.98%(P<0.01);干物质消化吸收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1%(P<0.01)、15.24%(P<0.01)和13.97%(P<0.01);总糖消化吸收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60%(P>0.05)、14.15%(P<0.01)和13.48%(P<0.01).因此,本研究认为,适量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提高小麦基础饲料消化吸收率,促进鲤鱼生长.  相似文献   
33.
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添加剂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目前,饲料添加剂在淡水养殖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但多为抗生素。化合物、微量元素和激素等。由于这些添加剂易造成残留,并可能发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人食用后,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在饲料添加剂方面必须寻求高效无害的天然植...  相似文献   
34.
植酸酶及其在鱼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酸 (phyticacid)的化学名称是环已六醇六磷酸酯 ,分子式为C6H18O2 4P6,分子量6 6 0 0 8。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体中。植酸与磷结合形成有机磷化合物植酸磷(phytatephosphorus)。鱼类消化系统内因缺乏内源性植酸酶 ,无法利用饲料中的植酸磷 ,导致大量磷的浪费及粪磷排放带来的水环境污染。植酸可形成高度离子化的正磷酸基团 ,常与Zn2 +、Ca2 +、Mn2 +、Fe2 +以及蛋白质、鱼体内的某些消化酶络合形成络合物 ,影响鱼类对这些矿物质元素和蛋白质的生物利用率及部分营养素的消化率。植酸酶的开发利用 ,…  相似文献   
35.
<正>自1975年,第一个饲用酶制剂问世以来,作为绿色、高效的饲料添加剂,饲用酶制剂已被广泛应用于饲料行业。2015年,国内饲用酶制剂消费量预计将突破15万t。迄今为止,饲用酶制剂的发展历经三代:以助消化为目的的第一代酶制剂、以降解单一组分抗营养因子或毒物为目的的第二代酶制剂、以降解多组分抗营养因子为目的的第三代酶制剂。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排放污染、开发非常规饲料资源、缓解饲料行业原料紧张、提升健康养殖水平、保证终端产品品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36.
稻田养殖美国青蛙田间工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8块面积均为660m^2的稻田中,设计试验了4种稻田养殖美国青蛙的田间工程类型,结果是纯利润以沟塘结合型最高,宽沟型次之,垄稻沟蛙型较低,平田型最低。  相似文献   
37.
刘凯  张玲  聂国兴 《饲料工业》2012,33(14):37-40
研究旨在观察外源添加木聚糖酶对鲤鱼体成分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探讨木聚糖酶促进鲤鱼生长的机理。以平均体重为(48.2±0.46)g鲤鱼(Cyprinus carpio)为试验对象,小麦基础饲料为对照,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0.05%、0.10%、0.15%)的木聚糖酶为试验饲料。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50尾鲤鱼。饲喂62 d后测定鲤鱼增重率、体成分以及消化酶活力。结果表明,木聚糖酶添加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2.5%、8.3%和18.9%(P<0.01);粗脂肪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62%、10.17%和7.96%(P<0.01);0.05%和0.10%组钙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8.62%和10.34%(P<0.05);3个试验组磷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53%(P>0.05)、23.4%(P<0.01)和19.03%(P<0.01),试验组肝胰脏淀粉酶活力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23%(P<0.01)、18.51%(P<0.01)和8.38%(P<0.01);试验组肝胰脏木聚糖酶和脂肪酶活力以及肠道木聚糖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小麦基础饲料中添加木聚糖酶,可以改变鲤鱼体成分,提高肝胰脏和肠道消化酶活力,增强鲤鱼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38.
促生长添加剂始终是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的主角,这与养殖者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一致。促生长添加剂依发展阶段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激素和抗生素,它们代表了促生长添加剂的应用现状;第二类是“绿色”促生长添加剂,如:中草药添加剂、天然植物提取物、天然矿物提取物、水生生物及其提取物、微生物等,它们代表着促生长添加剂的发展方向。1激素用作促生长添加剂的激素有两种:一种是性激素,另一种是生长激素。1.1性激素性激素是一种类固醇激素,它的促生长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提高蛋白质合成强度有关。试验证明:已烯雌酚(DES)是一种具雌…  相似文献   
39.
底物浓度、DNS量对木聚糖酶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材料与方法1.1样品供试酶样由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小麦抗营养因子研究课题组”提供。1.2仪器恒温水浴锅、723型分光光度计、磁力搅拌器、精密pH计、电子分析天平(d=0.1mg)1.3试剂1.3.1柠檬酸缓冲液(0.05mol/l,pH值5.3)称取10.5g柠檬酸(C6H8O7·H2O)溶解于约800ml蒸馏水中,用1mol/l的NaOH将pH值调至5.3,再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1.3.2木糖母液(10μmol/ml)1.5000g木糖溶解于柠檬酸缓冲液中,定容至1000ml,室温下保存。1.3.3底物准确称取…  相似文献   
40.
河南省非常规饲料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即将加入WTO,河南养殖业面临难得的机遇和挑战,确定我省饲料战略是十分必要的。饲料是养殖业的基础,科学的饲料生产战略关系到我省养殖业的兴衰大计。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如何开发和利用非常规饲料资源,本文的观点很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