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弓形虫病是由弓形虫属的刚地弓形虫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感染弓形虫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用了未煮熟的含有包囊的肉,或是因误食了终末宿主猫排出的感染性卵囊,对免疫力低下者以及孕妇的危害表现较为突出,孕妇感染弓形虫后,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水槽组)、稻田养殖(稻田组)和池塘养殖(池塘组)3种不同养殖模式对罗非鱼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罗非鱼养殖业的提质增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吉富品系尼罗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为研究对象,选取平均体质量为595±88、625±75和644±21 g的罗非鱼分别饲养于水槽组、稻田组和池塘组养殖模式下,通过每克氮氨基酸评分模式、完全蛋白质评分模式和质构特性参数评价对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判断罗非鱼肌肉的营养价值。【结果】在常规营养成分方面,3组罗非鱼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差异(P> 0.05),水槽组罗非鱼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池塘组和稻田组(P< 0.05,下同),稻田组罗非鱼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水槽组和池塘组。在氨基酸组成方面,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亮氨酸(Leu)和赖氨酸(Lys)含量最高,稻田组罗非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ΣEAA)显著高于池塘组和水槽组,3组罗非鱼肌肉ΣEAA/氨基酸总量(ΣTAA)范围为0.39~0.41,ΣEAA/非必需氨基酸总量(ΣNEAA)为0.65~0.68。在必需氨基酸评价方面,水槽组罗非鱼肌肉必需氨基酸总量(2689 mg/g N)和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87.96)最高,池塘组次之,稻田组最低。在肌肉质构特性方面,水槽组罗非鱼肌肉硬度显著低于稻田组和池塘组,胶黏性显著高于稻田组和池塘组。【结论】池塘工程化循环流水养殖模式下生产的罗非鱼肉质综合评价最佳,养殖效果好,且符合当前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要求,可在适宜区域内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为了解楚雄州猪圆环病毒病流行情况,采用ELISA方法对采自楚雄州9县1市规模化猪场及散养户猪只血清共362份,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共检出阳性347份,阳性率为95.86%.其中采自规模猪场的222份样品中,阳性210份,阳性率为94.56%;农户散养140份样品,阳性137份,阳性率为97.86%;表明猪圆环病毒2型病在楚雄州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24.
为了解武定县猪乙型脑炎流行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人与猪乙型脑炎提供依据,用乳胶凝集法,在全县开展猪乙型脑炎流行病学调查。1材料与方法样本采自未经乙型脑炎疫苗免疫接种的猪场和农村散养户的种猪和商品猪,2010~2012年,连续从全县5个乡镇65户农村散养户和10户规模饲养的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地特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妊娠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治疗组)和诺和灵N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和教育,治疗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控制空腹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辅以三餐时门冬胰岛素治疗,全部患者观察3个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有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更高的治疗达标率,更少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比诺和灵N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6.
重金属胁迫对鱼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重金属是一类非降解且富集性较强的常见水体污染物,被鱼类摄取后可在脑组织、肾脏和肝脏等器官中富集,并对鱼类产生分子、生理生化等毒性作用,影响其生长发育、繁殖和代谢,甚至引起死亡。文章从重金属进入鱼体内的途径、重金属在鱼体内的富集情况、重金属对鱼类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综述了重金属胁迫对鱼类的影响,并提出今后应加强重金属胁迫对鱼类毒害作用机制的系统深入研究,探讨不同重金属对鱼类的联合毒性作用方式,确定重金属暴露浓度与响应指标间的剂量—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重金属胁迫下鱼类氧化胁迫发生的信号调控机制,同时加强环境重金属污染的早期预警生物标志物研究,将重金属对鱼类毒性的研究与水质监测及在线预警相结合,进行预警鱼类的筛选与驯化及鱼类生物学灵敏性信号指标选择等,为渔业环境监测及鱼类健康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重金属铜在鱼体内的蓄积情况,并从抗氧化酶活性强弱变化分析铜暴露对鱼体组织造成的损害及其规律,为发展罗非鱼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0(CK)、1.0、2.0、4.0和6.0 mg/L不同铜暴露浓度的养殖水体,进行为期40 d的暴露试验后,取罗非鱼的鳃、肝脏、肾脏、肌肉和肠道组织测定其铜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各铜暴露处理组罗非鱼的肝体比均显著高于CK组(P<0.05,下同)。在相同铜暴露浓度下,罗非鱼各组织富集铜离子的能力排序为肝脏>肠道>肾脏>鳃>肌肉。随着铜暴露浓度的升高,罗非鱼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而肾脏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不同组织中,以肾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强,且随铜暴露浓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2.0 mg/L暴露浓度下其活性最强;丙二醛(MDA)含量在肝脏、肾脏中的变化规律与SOD活性一致,但转折的铜暴露浓度为4.0 mg/L。【结论】铜暴露能够使其富集在罗非鱼的不同组织中,其中以肝脏组织中的富集量最高,肌肉组织中的富集量较低,即对商品罗非鱼主要食用部分影响不明显。铜暴露对罗非鱼的毒害作用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肾脏受损、体内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28.
采用搭建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进行保温,结合特定培育方法对罗非鱼亲鱼进行越冬期培育,并对其繁殖性能进行测定,通过组织学切片对越冬期培育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经过越冬养殖,培育组和对照组的平均体质量分别达526和543 g,成活率分别为99.9%和98.8%,产卵量分别为(2 137±374)和(1 784±184)粒,平均体质量产卵量分别为(4.06±0.32)和(3.29±0.43)粒/g,出苗数分别为(1723±153)和(1168±143)尾,孵化率分别为(80.6±5.9)%和(65.5±2.7)%,培育组的繁殖性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钢丝塑料大棚的方法能实现亲鱼安全越冬,同时加强越冬期培育还能提高罗非鱼亲鱼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29.
蔬菜产业是罗山县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该县特色农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主导产业之一. 一、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201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为6666.67hm2,其中,露天菜地面积为4666.67hm2,设施菜地面积为2000hm2.  相似文献   
30.
干旱内陆河灌区灌溉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中子水分仪和负压计对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土壤水、盐及地下水动态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全生育期里,积盐脱盐交替频繁,交替周期与灌水周期对应;超大水量冬灌方式是导致灌区土壤盐渍化恶性循环的主要原因;对农田土壤盐分的定点实时监测,能够定量表征农田生态环境状况优劣;地下水位埋深变化,可警示农田盐渍化的演变,对调整灌溉定额采取预防措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