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2篇
林业   58篇
农学   48篇
基础科学   32篇
  43篇
综合类   339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70篇
园艺   50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室内燃煤及烹调用天然气污染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GDX-101吸附剂对室内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定夺内燃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共74种,含苯系物,酞酸,酯,醛,酮,醇、酸、胺、脂肪烃和多环芳烃10类,苯系物和多环芳烃各11种,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03.
日本落叶松育种研究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落叶松(Larix leptolepix)属温带喜冷湿气候的阳性树种。由于该树种生长迅速、适应性较广、成林速度快、抗落针病、抗溃疡病、木材用途广泛,而被世界各地广为引种,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很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4.
促早栽培对红芽芋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几种早熟栽培措施对红芽芋(Clocasia escalenta Schott)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大棚加地膜覆盖的催芽效果最好。其中,催芽处理植株高、整齐度好,叶片抽生速度快,比未催芽处理增产26.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地膜覆盖可改善土壤耕层的气候条件,比露地栽培产量提高60.7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不同播期的试验表明,提早播种能极显著增加产量。越早播种并加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越明显。增施基肥有机肥和追肥能极显著提高红芽芋产量。  相似文献   
105.
对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品种农福806的幼苗分别进行10℃和5℃低温弱光胁迫处理,通过测定其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应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转录组测序等方法研究了普通丝瓜幼苗对低温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5℃弱光处理期间(0~24 h),普通丝瓜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总体上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在10℃弱光处理期间(0~10d),丝瓜幼苗的POD活性以及MDA、可溶性糖含量总体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其他3个指标总体上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丝瓜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与POD、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ro含量与MD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SOD活性与CAT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与POD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对6个生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在5℃下提取出3个主成分,在10℃下提取出2个主成分。转录组测序获得了7.13亿条Clean data,在3个低温处理组丝瓜幼苗的差异表达基因中,上...  相似文献   
106.
水杨酸对湖北海棠活性氧代谢及超微弱发光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50 μg·mL - 1水杨酸( SA) 喷施湖北海棠(Malus hupehensis Rehd. ) 幼苗, 结果显示: 超氧阴离子O·2 的产生速率在处理后12~48 h明显高于对照, 而在72 h以后明显低于对照; H2O2 含量在水杨酸处理后, 始终高于对照, 并在处理后第12和48小时出现两次峰值。POD活性在处理12 h后逐渐增加,SOD活性则在处理48 h后才有显著的增加, 而CAT在处理后24 h内活性高于对照, 48 h后明显低于对照。SA还明显促进了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 的产生, 也明显促进了叶片的超微弱发光, 超微弱发光值在处理后的120 h内始终高于对照, 但在整个试验过程中超微弱发光的变化趋势与H2O2 含量及O·2 的产生速率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07.
108.
通过对黄秋葵(Hibiscus esculentus L.)转录组信息分析,共获得74 600条unigene,全部序列有52 976 011 bp;有3 191条unigene包含SSR的序列,从中鉴定出3 448个SSR位点,其中有235条序列包含1个以上SSR,复合SSR有123个。优势重复基序为三核苷酸和二核苷酸,分别占总SSR的60.79%和21.43%。二核苷酸重复基元中以AG/CT为优势重复基元,占总位点的11.02%,三核苷酸重复基元以AGA/TCT为主,占总位点的19.61%。利用Primer 3.0共设计出8 088对SSR引物。从87对有效扩增引物中随机选择60对用于32份黄秋葵种质的多态性验证分析,其中36对(占60%)引物表现稳定可重复的多态性。利用UPGMA作图,将32份供试材料分为2类。利用黄秋葵转录组数据进行SSR标记开发,能获得较高频率的SSR位点,且类型丰富,为其遗传多样性分析和遗传图谱构建提供更丰富可靠的标记选择。  相似文献   
109.
‘新科18号’是利用雄性不育系‘161A’为母本,恢复系‘07-199’为父本,培育的三系杂交辣椒新品种。果实羊角形,纵径22.3 cm,横径3.7 cm,肉厚0.34 cm,平均单果质量76.9 g;果实表面光滑,黄绿色,味微辣,皮薄、质脆,口感极佳,鲜果维生素C含量0.911 mg · g-1,平均产量56 590 kg · hm-2,适合早春保护地设施栽培。  相似文献   
110.
为了研究果蔬酶促褐变的物质条件与发生机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果蔬酶促褐变控制措施的研究,发现酶促褐变主要发生在果蔬采后贮运加工过程中,是酚类物质、酚酶和活性氧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控制氧气含量、减少酚类底物以及抑制酶活性等均可有效地减轻或抑制酶促褐变的发生。由于引起褐变的因素是复杂的,且不同物种的酶促褐变所涉及的主要酶、酚类物质、活性氧代谢等均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对果蔬酶促褐变发生机制以及褐变调控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是今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