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3篇
  7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采用纸片法检测了27种中草药对根癌土壤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黄连的抑菌效果明显,其抑菌圈直径为22mm,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5.62mg/ml;大黄和穿心莲也有抑菌作用,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9.5和18.9mm,MIC均为31.25mg/ml。在此基础上,对抑菌效果好的黄连和大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的鉴定和分析。  相似文献   
92.
【目的】作为"三农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农业保险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等具有重要作用,科技赋能是保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方法】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践深入分析了智慧农险的总体框架,围绕智慧农险4个核心内容论述了其应用领域,并对智慧农险发展进行展望。【结果】涵盖数据感知、传输、处理等功能的智慧农险平台将充分支持多源数据在农业保险领域发挥价值,为种植险、养殖险、扶贫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风险保障,降低现阶段因数据缺陷导致的各类风险。【结论】面对当前和今后较长时间内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科技赋能农业保险的迫切需求,智慧农险需要从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角度展开综合研究,多技术集成、发展模式、创新推广模式和对产业支撑将是未来智慧农险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3.
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是引起猪萎缩性鼻炎(Swine infectious atrophic rhinitis,AR)的病原之一;本研究首先对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培养时间为24 h、Na Cl浓度为0.4%、pH为7.5、乳糖浓度为0.5%是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最适条件。进而利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研究了生物被膜态和常规培养下全菌蛋白的表达差异,明确差异蛋白的功能。通过双向电泳(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2-DE)比较了两种状态下全菌蛋白的表达差异,结果发现在生物被膜态的全菌蛋白中,有15个蛋白点表达上调,9个蛋白点表达下调。经质谱鉴定,上调的蛋白点主要有延伸因子(elongation factor Tu,EF-Tu)、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等,功能主要体现在应激、调控、代谢方面。该结果从蛋白质水平上深化了对Bb生物被膜形成机制的理解,并为AR的防控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4.
红颈天牛是为害甜樱桃的一种主要蛀干害虫,严重影响甜樱桃的品质和产量。阐述了红颈天牛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红颈天牛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
采集川西北阿坝州红原县和甘孜州理塘县总计402份牦牛粪便样本,采用廖氏计数法(改良)对4类常见体内寄生虫虫卵进行形态学观察并计数,以了解该地区牦牛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表明,红原县牦牛体内线虫、绦虫、吸虫、球虫虫卵或卵囊(EPG或OPG)的平均感染量分别为11.59、23.77、42.45和14.72,总感染量为92.53(48.91~154.90);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8.01%、36.62%、44.68%、17.37%,总感染率为76.39%,表明吸虫是红原的优势寄生虫虫种,绦虫也是重要虫种。理塘县牦牛线虫、绦虫、吸虫、球虫的虫卵或卵囊(EPG或OPG)的感染量分别为52.38、13.10、20.24和1.19,总感染量为86.90;感染率分别为52.38%、19.05%、23.81%和2.38%,总感染率为78.57%,表明线虫为该地区的优势虫种。红原县和理塘县两地牦牛体内寄生虫虫卵感染主要以单一感染和二重感染为主,二者的总和分别为69.31%和78.57%,分别占总感染率的90.73%和100%。本研究结果证实牦牛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危害牦牛生产和当地牧民健康的一类重要疫病。该研究丰富了川西北高原地区牦牛体内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为该地区牦牛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李俞涛  郑玮  肖敏  夏国芳  赵慧 《新农业》2010,(11):25-25
<正>甜樱桃幼树期生长势旺盛,顶端优势强,萌芽率较高,但成枝率低,仅顶端2~3个芽抽生成长枝,其余多数芽只形成叶丛枝,花芽形成较难,一般4~5年才进入结果期。对于幼树和旺树,摘心可控制枝条旺长,增加分枝级次和枝量,加速扩大树冠,促进枝条向结果枝转化,利于幼树提早结果,但摘心程度不同,对抽生副梢的数量、长度、粗度及基部形成花芽情况影响各不相同,以下试验对此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7.
文章分析了当前科研单位专业所综合办公室工作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转变方式、完善机制、提高效能、树立意识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专业研究所综合办公室人员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供参考,不断提高办公室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为单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98.
5种杀菌剂防治香蕉叶斑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叶斑病(Banana leaf spot disease)在国内各香蕉产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可致香蕉减产约30%-50%,有的甚至绝收,是影响香蕉产量和品质的一大障碍。香蕉叶斑病是为害海南香蕉的主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叶片干枯、光合作用受阻,导致植株早衰,影响果实发育充实,果实品质和产量明显下降,若防治不当,可给蕉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9.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精密播种机越来越被广大农民使用和认可。它的推广和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粮食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劳动力。但是实践证明,除正确的使用和操作外,还必须有优质的维护与保养,这样才能使播种机在良好的状态下工作,从而得到良好的作业效果,并且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常见的维护与保养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00.
根据中医组方理论形成太子参抗病毒1号及3号中药复方复配剂,其余根据文献记载药用植物化学成分组合叠加形成太子参抗病毒相应药用植物复配剂。选用连作2年太子参种植地块,通过完全区组小区试验考察不同处理对太子参病毒病防效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抗病毒1号中药复配剂(以下简称抗病毒1号复配剂)处理的太子参病毒病发生率比对照降低63.37%(P<0.01),病指比对照降低90.61%,防效最高(90.63%,P<0.01),其余4个配方对病毒病防效均超过80%。对病指在5级以上的太子参植株,施用抗病毒1号复配剂1次后可防止病毒病继续扩散,3次后感染病毒病太子参叶片可恢复正常,5次后叶片病斑和感病症状完全消失,植株恢复正常生长。抗病毒1号及3号复配剂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7%及159%(P<0.01),其余处理产量分别提高68%、69%、68%(P<0.01)。抗病毒1号和3号复配剂对太子参总多糖及环肽B含量均有较好提升作用,提高总多糖含量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1号复配剂(提高14%);提高环肽B效果最好的处理是抗病毒3号(提高11%)。综合来看,抗病毒1号复配剂在防控已经发生的病毒病及提升产质量具有显著效果,选取抗病毒1号复配剂进入下一轮试验。根据中医理论与技术方法形成的配方综合表现好于单纯将具有抗病毒活性中药材叠加,尤其利于提高药材品质。本研究为太子参有效防治及治疗病毒病提供了有机级别多效合一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