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2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92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南方春季繁殖豇豆种子,由于种子成熟期正逢高温多雨的季节,种子易霉烂或在荚内发芽,收获的种子产量低、质量差;夏季繁种,由于气温高,豇豆发育早、衰老快,生育期很短,种子产量也比较低;在秋季繁种,气候条件比较有利于豇豆种子繁殖.根据季节的特点,研究播种期、种植密度与肥料施用对豇豆秋繁的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可以为豇豆种子的繁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2.
豆荚生长与后熟天数对豇豆种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豇豆种子成熟期一般都处于气温比较高的季节,种子发育成熟比较快,如果不及时采收,遇到连续几天阴雨,种子在高温条件下很容易发生霉烂或在豆荚内发芽,从而导致发芽势、发芽率、外观质量以及活力都显著下降.为了防止这些现象的发生,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必须将种子快要发育成熟的豆荚采回,经后熟处理使种子发育成熟,可提高豇豆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但采收开花后生长多少天的豆荚并后熟多少天比较适宜 ?后熟时间超过一定范围对种子是否产生不利影响?会产生什么不利影响?通过分别采收开花后 5个不同生长天数的豆荚,同时都进行 5种不同天数的后熟处理,研究对种子千粒重、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活力的影响,确定对种子的产量、质量和发育最有利的生长天数与后熟天数,为豇豆种子生产和贮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打破大蒜蒜种休眠,以提前播种,及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采用低温和常温下清水或赤霉素溶液浸泡蒜种,研究打破大蒜蒜种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赤霉素加低温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最好,经低温处理的蒜种在田间都表现出分蘖现象;赤霉素以150mg/L效果较好,用清水浸种虽然对打破休眠有一定作用,但是烂种严重;单一因素处理打破休眠的效果不如两因素结合处理,赤霉素加过氧化氢(H2O2)处理对迟熟品种能增强打破休眠的效果,对早熟品种则减弱打破休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4.
鹅霍乱诊断报告刘忠义,付桂英,任修东,肖杰,程文信(黑龙江省讷河市畜牧局161300)(讷河市动物检疫所)1995年7月5日,讷河市某公司附属鹅场,新购入的种鹅群,突然大批发病,死亡170余只。经现场调查。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鹅...  相似文献   
25.
26.
菜薹花药培养出胚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菜薹、白菜薹、菜心24个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及培养方式,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方式对不同品种菜薹花药培养诱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有15个品种的花药诱导出胚,各品种间的出胚率差异显著;红菜薹、白菜薹、菜心中出胚率最高的分别为H08-4(1.38胚/蕾)、B08-7(,0.757胚/蕾)、C08-4(0.682胚/蕾);采用Keller培养基+10%蔗糖+0.1%活性炭作为花药胚状体诱导培养基;花药培养出胚率以接种在双层培养基中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7.
本文采用四种同期发情方法(CIDR处理、撤CIDR栓后立即肌注PG、一次PG处理、二次PG处理)对郏县红牛进行处理,研究不同处理药物、处理方式、季节等因素对同期发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撤CIDR栓后立即肌注PG和二次PG处理组的同期发情效果显著优于CIDR处理或一次PG处理(P<0.05);对经产母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稍优于育成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郏县红牛的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具有季节性差异,夏秋季(5~10月份)的同期发情率显著低于冬春季(11~4月份)(P<0.05)。  相似文献   
28.
早期断奶隔离饲养(SEW)技术,是为了提高母猪的繁殖利用率而推行的仔猪早期断奶新技术。随着仔猪断奶日龄从传统的8周龄逐渐提早到5-3周龄,直至当今的2周龄左右,在生产效益明显提高的同时,也给养猪业带来了猪场新建或改造、早期断奶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诸多新变革。研究体重不足5kg仔猪的饲养营养方  相似文献   
29.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以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为例,探索"入学教育""在校学习""顶岗跟岗实习"的系统全程育人,分析"高年级学长""教师""辅导员"和"管理服务人员"的全员育人,探讨了"学生的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诚信教育""社会实践"等构建的全方位育人,形成了"三全"的育人环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30.
为筛选出生产富硒绿豆芽最适宜的喷施浓度,采用不同浓度(0.00、0.06、0.19、0.38和0.57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测定其生长指标(根长、下胚轴长和下胚轴茎粗)、营养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抗坏血酸)、抗氧化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酚类含量(总酚和总黄酮)、ABTS自由基清除力及硒含量。结果表明:纳米硒对绿豆芽生长具有双重效应,低浓度纳米硒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纳米硒对绿豆芽有毒害作用,会抑制其正常生长。0.19 mmol/L浓度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的效果最佳,其下胚轴茎粗比对照提高2.91%,下胚轴长提高38.70%;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增加31.67%、 51.18%和44.3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升108.04%和59.45%;同时总酚、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了88.37%和26.81%。而且0.19 mmol/L纳米硒喷施处理绿豆芽中硒含量为3.04 mg/kg,在安全标准范围内。因此,生产富硒绿豆芽以0.06~0.19 mmol/L纳米硒浓度喷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