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61.
氟苯尼考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常用的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吸收良好、体内分布广的特点。氟苯尼考多以拌料或直接投入水体方式给药,经代谢后,仍有一部分氟苯尼考随动物排泄物排出体外,造成药物在表层水体生态环境中残留,从而导致水生细菌产生耐药性。为了解氟苯尼考在渔塘水体中残留对水生细菌耐药性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水生细菌  相似文献   
62.
猪圆环病毒2型血清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圆环病毒2型(PCV-2)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病毒。由于PCV-2能够引起机体免疫抑制及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无疑成了养猪业的一颗定时炸弹。目前该病毒已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3.
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菌必治及设计临床给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分离自韶关某猪场的猪大肠杆菌株为受试菌株,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菌必治粉针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3种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体外抗菌后效应(PAE)。[结果]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MIC为0.978μg/ml。不同浓度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呈现不同的PAE。浓度为1MIC、2MIC、4MIC的菌必治粉针剂对猪大肠杆菌的PAE值分别为(2.7988±0.0063)、(3.9550±0.0300)、(4.3653±0.0967)h。[结论]菌必治对猪大肠杆菌有明显的PAE,且呈浓度依赖性,随着菌必治浓度的增大,PAE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4.
摘 要:[目的]本研究旨在从基因组水平探究隆林牛和郏县红牛的线粒体DNA(mtDNA)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与母系起源,并对2个黄牛品种的mtDNA全基因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及生物信息学方法。[结果]在15头隆林牛和28头郏县红牛mtDNA全基因组序列中,共检测到36种单倍型,其中郏县红牛有26种单倍型,隆林牛仅有8种单倍型,2个黄牛品种共享2种单倍型。郏县红牛和隆林牛的平均单倍型多样度(Hd)分别为1.000和0.943,平均核苷酸多样度(Pi)分别为0.0080和0.0053,表明其遗传多样性丰富。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隆林牛和郏县红牛具有瘤牛和普通牛两个母系支系。[结论]隆林牛以瘤牛起源为主,郏县红牛为普通牛与瘤牛的混合起源,这2个地方黄牛品种具有独特的母系遗传信息,表现出明显的母系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65.
<正>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us2,PCV2)是最近几年新发现的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病毒。自90年代以来,PCV2及与其有关的疾病已经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  相似文献   
66.
为了研究不同激素处理方法对夏南母牛同期发情效果及受胎率的影响,试验选择夏南母牛75头,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25头,分别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法、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PG法、促黄体释放激素A3(LH-A3)+PG法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对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及受胎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不同激素处理后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80%、88%、84%,配种受胎率分别为39%、45%、58%,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GnRH+PG法同期发情效果最佳,LH-A3+PG法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旨在分析猪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和程度以及父母代猪与其杂种F1代之间的甲基化差异.应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对6头长白公猪、50头蓝塘母猪及长×蓝51头杂交F1代3个群体共107个个体耳组织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模式和程度进行评估.应用筛选的20对引物扩增,总共得到1074条带(CCGG位点),共得到415个甲基化位点(条带),其中79条带为甲基化多态性条带,平均甲基化多态性比率(p)达7.4%.结果显示,3个猪群中DNA甲基化程度高,且亲代和F1代杂种之间的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父母代及其杂交F1代3个群体基因组DNA甲基化总体水平分别是27.7%、27.8%和25.1%,且3个猪群中CCGG序列发生单链DNA外部胞嘧啶甲基化现象(20.8%)比单双链DNA内部胞嘧啶甲基化现象(17.9%)多.结果提示,使用MSAP技术检测猪种基因组甲基化多态性非常有效,且猪基因组甲基化多态性丰富,杂种F1代与其父母代之间的基因组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8.
为了探讨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在娟姗奶牛上的应用效果,试验将处于泌乳初期产奶量相近的健康娟姗奶牛32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正常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了功能性寡糖(甘露寡糖和果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的日粮,进行为期60 d的饲喂试验,测定了奶牛的产奶量、奶品质和血清免疫指标,并分析了各养分消化率和牛舍中氨气的浓度。结果表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60 d后奶牛的平均日产奶量及乳脂率显著提高(P0.05),但乳蛋白含量和非脂乳固体含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显著提高娟姗奶牛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TIg)、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此外,添加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后可提高粗蛋白及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且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降低了牛舍中氨气的浓度。说明饲喂功能性寡糖配合复合益生菌可提高娟姗奶牛的产奶性能和免疫功能,并可改善牛舍的养殖环境。  相似文献   
69.
抗生素中草药联用对猪链球菌体外抑菌活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中草药与抗菌药物联用对猪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4种中草药水提取物、4种抗菌药物及中草药和抗菌药物的多个配伍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所选中草药抗菌药物及其联合用药对猪链球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且联合用药的抗菌作用表现为部分增强。其中对猪链球菌作用最明显的配伍是黄柏 氨苄西林、石榴皮 氨苄西林,野菊花 氨苄西林、复方 氨苄西林、石榴皮 青霉素G和黄柏 壮观霉素,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977mg/mL。  相似文献   
70.
为了研究三甲氧苄胺嘧啶(TMP)对抗猪大肠杆菌的秦皮、黄柏、白头翁、马齿苋单药及其组方的体外增效作用,试验分别采用倍比稀释法及倾注平板计数法测定中药和TMP对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中药与TMP联用时的MIC及体外杀菌率,并以抑菌浓度指数(FIC)评价中药与TMP联用的体外抗菌效应。结果表明:TMP对某些中药体外抗猪大肠杆菌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其中TMP与复方、白头翁、马齿苋联用呈协同作用,与秦皮联用呈相加作用,且TMP对中药体外杀菌率影响的差异显著性与作用时间、浓度及联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