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68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用全自动细茵鉴定系统鉴定分离菌,用表型确证试验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并分别用TEM、SHV、CTX-M 3种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基因克隆及测序分析,确定分离茵所产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结果表明:分离茵为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具有多重耐药特性,其质粒上具有TEM序列和SHV序列,基因亚型分别TEM-1型和SHv-11型.  相似文献   
142.
鸭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2006年10月—2008年5月,从国内5个省的9个规模型鸭场的发病鸭或死亡鸭分离、鉴定大肠杆菌67株,采用肉汤稀释法测定其对头孢3代、4代,碳青霉烯类、单环β-内酰胺环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头孢曲松钠(56.7%)、头孢噻呋(71.6%)、头孢吡肟(31.3%)、头孢噻肟(49.3%)、左氧氟沙星(50.7%)、环丙沙星(71.6%)、加替沙星(62.7%)、亚胺培南(0%)、氨曲南(56.7%),鸭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比较严重,且同类药物的交叉耐药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3.
目的:用PCR方法测定22株携带四环素耐药基因鸭大肠杆菌所含质粒的不相容群。方法:设计18对引物,分为5个多重PCR体系和3个单一PCR体系,用来检测识别FIA、FIB、FIC、HI1、HI2、I1、L/M、N、P、W、T、A/C、K、B/O、X、Y、F和FⅡ复制子。结果:22株鸭大肠杆菌中,分别有7、4、9、2、6、2、3、7株和19株属于IncI1、IncN、IncFIB、IncY、IncP、IncFIC、IncA/C、In-cK和IncFⅡ。试验菌株所含质粒大部分属于IncFⅡ,占86.4%,属于1、2、3、4、5个不相容群组合的分别为13.6%、31.8%、31.8%、18.2%和4.5%。  相似文献   
144.
通过用头孢噻呋等抗菌药物对兽医 临床常见的4种标准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的 研究,表明头孢噻呋等对4种标准菌株的抗 菌活性较强;头孢噻呋等对4种标准菌株的 杀菌速率均较大;与氨苄西林相比,头孢噻呋 的各个浓度(8,5,2M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猪链球菌的杀菌速率较小,即它们在3h内使 活菌减少的值差异显著(P<0.05),但头孢 噻呋的各个浓度(8,5,2MIC)对鸡大肠杆菌、 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杀菌速率均大于氨苄西林 的各个浓度;头孢噻呋与头孢曲松的各个浓 度相比较,对4种标准菌株的杀菌速率差异 均不显著(P>0.05);头孢噻呋等3种β 内 酰胺类抗生素对4种菌株的杀菌速率均不随 浓度(8,5,2MIC)的增加而增大(P> 0.05),即它们均为非浓度依赖性的杀菌药 物。  相似文献   
145.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长期盲目滥用药物,造成大肠杆菌多重耐药菌株不断产生,尤其是兽医临床已出现了以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为主的多重耐药、超强耐药的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46.
用改进的方法测中草药对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草药的研究已成为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试验在原来22味常见中药药敏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相对较为敏感的7味常见中药,并采用酚红做指示剂,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测定了7味药及其互相任意以1∶1配伍对大肠杆菌、沙门菌的体外抑菌试验,以期为临床合理选用中草药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药物:黄连、鱼腥草、大青叶、梅叶、白头翁、苦参、金银花,均由河南宝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培养基: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SS培养基,均购自广东环凯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试验菌株:禽大肠杆菌O78、沙门菌,由河南…  相似文献   
147.
氟苯尼考及其与多西环素联合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氟苯尼考 (Florfenicol)及其与多西环素 (Doxycycline)联合的体外抗菌活性、杀菌动力学曲线和抗菌后效应(PAE)作了研究。结果表明 :氟苯尼考对鸡大肠杆菌等 9种标准菌株最小抑菌浓度 (MIC)为 0 .2~ 1.6 mg/L ,与氯霉素相似或略低 ,比甲砜霉素低 1/2~ 1/80 ;对耐氯霉素、甲砜霉素的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猪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仍有较强抗菌作用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动力学曲线与甲砜霉素相似 ,表现为低浓度抑菌 (小于 4 MIC值 )、高浓度缓慢杀菌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PAE显著长于甲砜霉素 (P<0 .0 5 ) ,呈浓度依赖性 ,对鸡大肠杆菌的 PAE(1.4 5~ 2 .0 7h)显著长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0 .4 8~ 1.18h)。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多西环素联合对鸡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猪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为无关作用 ,对前 3种菌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值为 1.5 ,联合时的氟苯尼考 MIC值比其单独时减小了 1/2。氟苯尼考以 1∶ 2与多西环素联合时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速率与氟苯尼考单药相比均有所增加 ,当浓度大于或等于 4 MIC时呈现出协同作用 ;对鸡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 PAE与单药 PAE的较大值相近 ,与相应浓度的单药相比均表现为无关作用。  相似文献   
148.
对临床分离产ESBLs的禽源大肠埃希氏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并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酶动力学及酶抑制剂抑酶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头孢噻呋(CTF)对ESBLs的M IC值>128 mg.L-1,与舒巴坦(SBT)联用(m∶m=2∶1)后平均值降为12.7 mg.L-1,与硫酸黄连素(BBR)联用(m∶m=1∶1 000)后降为16 mg.L-1.SBT和BBR都可以降低ESBLs对CTF的水解;CTF与SBT不同配比(m∶m=2∶1,4∶1)对CTF的抑酶保护率平均值分别为94.4,93.0%,CTF与BBR配比(m∶m=1∶10)抑酶保护率平均值为90.8%;酶动力学方面,SBT,BBR与CTF配比的Km值有明显的升高,即酶与CTF的亲和力变小,Vm ax并没有明显的降低,Vm ax/Km(有效水解率)有明显的降低(P<0.05),CTF与SBT不同配比(m∶m=2∶1,4∶1)的Vm ax/Km(平均值)降为5.6,5.0 s-1,CTF与BBR配比(m∶m=1∶10)降为8.4 s-1,说明CTF与SBT不同配比(m∶m=2∶1,4∶1)间的抑酶效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BBR的抑酶效果低于SBT.  相似文献   
149.
采用棋盘法,测定了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用对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猪大肠杆菌、链球菌分离株均对氟苯尼考呈现出耐药性,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64~5.12 mg/L,大部分大肠杆菌分离株对黏菌素耐药,仅对其中一株有明显效果。棋盘法测得氟苯尼考与黏菌素联合对猪大肠杆菌、猪链球菌分离株的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为0.031 26~0.140 63,均为协同作用。当浓度大于或等于0.16 mg/L时即呈现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0.
为探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和膜通透性促进剂EDTA对抗菌药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12种抗菌药物及其与舒巴坦、EDTA、舒巴坦+EDTA联用对临床分离的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鸡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舒巴坦降低了第3代头孢菌素类、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及磷霉素的MIC值;EDTA降低了氟喹诺酮类、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及黏菌素的MIC值;舒巴坦+EDTA与阿米卡星、磷霉素、氟苯尼考、第3代头孢菌素联用较舒巴坦或EDTA与这4类抗菌药联用对多数菌株的MIC值均进一步降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和膜通透性促进剂EDTA不仅可以增强部分抗菌药对产ESBLs鸡大肠杆菌的抗菌效果,而且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