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21.
胡帅  赵小丽 《河南农业》2016,(18):26-27
教学本身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又是信息教学的核心环节。信息技术是一门集技能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通过介绍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过程的特征,分析并研究信息技术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相似文献   
22.
为明确温度对白蜡吉丁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 Yang et Yao寄生情况、子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21、24、27、30和33℃共5个恒温条件下,以麻竖毛天牛Thyestilla gebleri幼虫为寄主,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白蜡吉丁肿腿蜂的寄生率、寄生成功率,产卵前期、卵、幼虫、茧蛹和整个幼期阶段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子代数量以及性比等生物学参数。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白蜡吉丁肿腿蜂对寄主幼虫的寄生率和寄生成功率有所提高,寄生率在30℃时达到最高,为100%,寄生成功率在27℃和30℃均达到最高,为93.33%;当温度超过30℃时,二者均分别下降至73.3%和60%。随着温度升高,子代数量从58头/窝(21℃)显著增多至91.14头/窝(30℃);当温度高于30℃时,羽化数量开始大幅度下降至52.5/窝(33℃)。在21~33℃范围内,白蜡吉丁肿腿蜂的产卵前期随温度升高呈递减趋势;幼虫、茧蛹及整个幼期阶段的发育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而卵的发育速率在27℃时最快。表明人工繁殖白蜡吉丁肿腿蜂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7~30℃,研究结果为提高该蜂的人工繁育效率以及优化野外释放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正>广西是我国优质肉鸡的饲养大省,绝大多数养户都是采用户外地面放养的方式来保留优良肉质的品味,成千上万只鸡构成的鸡群在较为粗放的饲养条件下受周边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给鸡群的疫病防控带来许多的困难。其中鸡球虫病、大肠杆菌病就是采用这种方式饲养的鸡群较为容易感染发生的疫病,在饲养管理不到位时易发病。1发病情况2014年南宁市良庆区某一荔枝树林下搭棚、围栏、露天地面放养的一群8 000只黄羽肉鸡约  相似文献   
24.
2009年8月份至2010年6月份,广西贵港市、北流市和南宁市3个规模化猪场保育猪陆续出现体温升高、关节肿大、心包炎和腹腔炎等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症状,部分病猪发生死亡,为了研究其病原,试验应用PCR技术对病猪肺渗出物和关节液提取的DNA模板进行细菌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结果表明:引起广西省3个规模猪场出现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症状的病原是猪鼻支原体。  相似文献   
25.
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制造行业随之也不断的发展,当前装配设备被广泛的应用到制造行业当中,其是制造行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生产的需要,相应的装配设备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随之出现了机械化和规模化很大的自动化的装配设备。以下就主要的对非标准自动化装配设备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针对安氏隐孢子虫的PCR快速检测方法,为安氏隐孢子虫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GenBank中安氏隐孢子虫的ITS-1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基于ITS-1基因的PCR方法,并通过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临床检测以及与经典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等,验证其可行性.[结果]基于ITS-1基因的PCR检测方法能扩增出安氏隐孢子虫的特异条带,而对猪源隐孢子虫、贝氏隐孢子虫、微小隐孢子虫、牛泰勒氏虫、牛巴贝斯虫、伊氏锥虫、食道口线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将测序结果进行BLAST比对,发现其与GenBank中安氏隐孢子虫的同源性均在99%以上.敏感性最低可检测每克牛粪中5个卵囊;用于检测广西不同地区的1613份牛粪样品时,与经典巢式PCR检测方法相比,发现两者的阳性检出率均为11.72%,且吻合率达100%.[结论]安氏隐孢子虫ITS-i基因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的特点,适用于安氏隐孢子虫的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7.
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的侵染生理与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字花科植物根肿病是由芸薹根肿菌侵染而引起的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在欧洲、北美、东亚等地区日趋严重,我国很多地区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正面临着根肿病的严重威胁。本文就芸薹根肿菌侵染过程中寄主植物的生理生化变化及其分子基础、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和分子标记与遗传图谱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并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大肠杆菌O157:H7氟苯尼考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的差异表达蛋白,从蛋白组学层面揭示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的产生机制.[方法]提取大肠杆菌O157:H7氟苯尼考耐药菌株(RS2-256)和敏感菌株(RS2)的全菌蛋白,经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标记后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析,质谱数据通过Mascot v2.2鉴定,并根据COG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GO功能注释和分类.[结果]RS2菌株获得3385个肽段,RS2-256菌株获得3955个肽段,合计7340个肽段,其中6975个肽段为特有肽段,分属于1039个蛋白.与RS2菌株相比,RS2-256菌株有145个蛋白表达差异显著(P<0.05),占检测蛋白总数的13.96%,其中,上调表达蛋白有87个、下调表达蛋白有58个.表达差异蛋白按照功能进行分类,可分为外排泵、转运蛋白、细胞膜形成、应激调控、核糖体结构、DNA复制、转录、翻译、翻译后修饰、能量产生和转化、氨基酸转运和代谢、辅酶转运和代谢、糖转运和代谢、脂肪代谢、离子转运和代谢、细菌运动性、转座及信号通路共18类;多药物外排泵亚基AcrA和AcrB、外膜蛋白TolC、外膜蛋白X等52个蛋白的表达变化在3.00倍以上,占表达差异蛋白总数的35.86%.[结论]外排泵AcrAB-TolC家族、ABC家族、外膜蛋白、毒性调节器B、饥饿蛋白等在大肠杆菌O157:H7对氟苯尼考耐药性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涉及细菌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离子转运、DNA损伤与修复、生物膜及毒素与抗毒素系统等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2007和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差异,为兽医临床用药防治猪大肠杆菌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6年初从广西25个猪场采集腹泻仔猪的肠内容物、直肠棉拭子或肠系膜淋巴结等200份样品,分离大肠杆菌后进行致病力试验,选取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用于体外药敏试验,将药敏试验结果与2007年的相关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腹泻仔猪的体内共分离获得大肠杆菌178株,分离率为89%,其中有143株大肠杆菌可致试验小鼠死亡.与2007年相比,2016年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50%的抗菌药物(9种)的敏感率上升,50%的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下降,上升最明显的为壮观霉素,升高34.9%,下降最明显的为氟苯尼考,降低46.9%;除头孢曲松和强力霉素的中介率与2007年相比基本无变化外,其余16种抗菌药物的中介率均降低,最明显的为头孢拉啶,降低55.2%;耐药率降低的抗菌药物只有阿米卡星、壮观霉素和强力霉素3种,降低12.3%~15.5%,耐药率升高的抗菌药物有15种,上升率为1.2%~62.1%,其中阿莫西林上升62.1%,氟苯尼考上升57.0%.耐药谱方面,2007年以5~11重耐药为主,占受试菌总数的75.7%,2016年以11重耐药以上为主,占74.8%.[结论]当前广西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以广谱耐药为主,敏感性降低,中介率降低,耐药率明显升高,生产中可选用阿米卡星和壮观霉素进行猪大肠杆菌病防治.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方法】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公母各半)。在基础日粮相同的前提下,研究不含(对照组)或含有稀释1 000倍(Ⅰ组)、2 000倍(Ⅱ组)、5 000倍(Ⅲ组)3个剂量复合维生素纳米乳的饮水,对肉仔鸡不同生长阶段生产性能和免疫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鸡死淘率、料质量比降低,出栏质量增加,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Ⅰ组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下降,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之间新城疫HI滴度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T淋巴细胞比例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半净膛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瘦肉率仅试验Ⅰ、Ⅱ组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鸡腿肌的红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黄度、亮度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各组之间免疫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复合维生素纳米乳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在养殖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