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探讨辣蓼黄酮乙酸乙酯部分(ethyl acetate of flavonoids from Polygonum hydropiper L.,FEA)对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体外诱导RAW264.7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正式试验前将不同浓度的FEA作用于RAW264.7细胞,通过CCK-8检测细胞体外增殖活性,筛选FEA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范围。正式试验分为空白对照组、PRV阳性对照组、芦丁对照组、5个FEA药物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细胞加入PRV共孵育1.5 h后,再加入芦丁或不同浓度的FEA,分别培养4、8、12、24 h,CCK-8法检测FEA对病毒感染的RAW264.7细胞活性,筛选出3个FEA药物组(高、中、低剂量FEA),再通过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炎症相关因子TNF-α、IL-1β、IL-6、IL-10、MCP-1和IFN-γ的分泌水平,以确定FEA体外调节炎症反应的最适时间及药物浓度。结果显示:①FEA对RAW264.7细胞的安全浓度为12.5~200 μg/mL;②25~100 μg/mL FEA能显著提高PRV感染的RAW264.7细胞体外增殖活性;③PRV感染RAW264.7细胞后促进细胞炎症因子的分泌,用FEA处理8~12 h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TNF-α、IL-1β、IL-6和MCP-1的分泌水平(P<0.05),升高了IFN-γ分泌水平(P<0.05),调节了IL-10分泌水平,且FEA处理8 h抗炎效果最好。结果表明,FEA能调节病毒感染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水平,提示其具有体外抗炎作用。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FEA抗病毒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采用樗树皮三种不同提取物对血浆复钙时间、血液凝固时间以及溶血作用进行研究,以观察樗树皮提取物对上述各指标的影响.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提取物能缩短血液凝固时间(Ⅰ、Ⅲ:P<0.001),明显缩短血浆复钙时间(Ⅰ、Ⅲ:P<0.001,Ⅱ:P<0.01),提取物Ⅱ、Ⅲ能引起红细胞轻度溶血,提取物Ⅰ不引起溶血.结果提示,提取物Ⅰ、Ⅲ能够改善凝血因子,并且有较强的凝血、止血作用,提取物Ⅰ可作为注射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3.
黄芪多糖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进一步探讨黄芪多糖(APS)的免疫调节机制,建立了特异性荧光探针Fura-2/AM测定鸡脾脏淋巴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的方法,观察了APS对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APS以200μg/ml的终浓度加入体外培养的鸡脾脏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可极显著升高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水平(P<0.01)。提示黄芪多糖通过调节细胞内游离钙离子的浓度而影响机体免疫细胞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104.
中草药对机体免疫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细胞衰老、死亡的一种主动性过程 ,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 (Programmed cell death) ,由英国爱丁堡大学生物学家 Kerr首先提出这个概念。细胞凋亡作为细胞的一种基本生命现象 ,贯穿于个体生长、发育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活动中 ,有着极为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自本世纪 80年代 Wyllie报道细胞凋亡的研究以来 ,近十几年有了很大的发展。研究发现 ,许多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均可诱导细胞凋亡 ,其中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许多药物杀伤肿瘤的机理之一。在动物机体内 ,免疫系统具有防御外来病原微生物侵袭 ,…  相似文献   
105.
鸡球虫病防制的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鸡球虫病防制的现状和前景胡庭俊刘大义梁纪兰樊斌堂党萍(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呈全球性流行。欧洲和美国大规模的监测证实,大多数商品代肉鸡都感染球虫。虽然目前可利用抗球虫药预防该病的暴发,但亚临床...  相似文献   
106.
107.
试验研究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兽医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水和乙醇等不同极性溶剂对辣蓼散进行提取,用纸片法测定6种提取物对绿脓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等5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效果,并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辣蓼散不同极性段提取物对5种病原菌有不同的抑制作用;辣蓼散水煎醇提物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对鸡白痢沙门氏菌、鸡大肠杆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MIC均为15.62 g/L,对白色念珠菌与绿脓杆菌的MIC均为31.25 g/L。研究结果为辣蓼散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8.
应激所造成的红螯螯虾大规模死亡,给养殖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红螯螯虾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目前国内外对红螯螯虾应激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关于应激的基础理论体系仍不健全,并且对应激的相关研究不能进行精确的解释。本文以红螯螯虾应激的一般反应及引起应激反应的因素和抗应激技术研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红螯螯虾的养殖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9.
为了近一步考察蒲地蓝消炎颗粒作用于靶动物猪的安全性和安全剂量范围,为该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试验选择50头35~45日龄健康仔猪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仔猪。设置1个空白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除空白对照组不给药以外,试验组依次按8 g/kg、24 g/kg、40 g/kg、80 g/kg蒲地蓝消炎颗粒与饲料一起混饲,连喂5 d,用药后观察14 d,分别于试验前、试验第7天、试验结束后对猪称重;每天上、下午分别测量猪体温;分别于试验前及试验后第7天、第14天对猪在晨饲前进行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血常规与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仔猪的外观及行为特征均正常;各剂量蒲地蓝消炎颗粒对各组试验猪体重增长与体温变化无不良影响;各试验组猪的某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虽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变化,但是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蒲地蓝消炎颗粒对猪生理生化功能无不良影响。说明蒲地蓝消炎颗粒安全范围大,在仔猪体内耐受性高,按8 g/kg(连用5 d)混饲给药对靶动物猪安全。  相似文献   
110.
山豆根多糖对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山豆根多糖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建立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模型,并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流武细胞术进行观察和检测.结果表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均出现梯状条带,而且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均可见典型的凋亡特征,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的胞核染色质凝聚呈半月形、C形及凋亡小体,可见巨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不同剂量山豆根多糖组凋亡率与凋亡对照组凋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随着山豆根多糖剂量增大,凋亡率降低,山豆根多糖腹腔注射剂量为400mg/kg时凋亡率最低,表明山豆根多糖剂量为50~400mg/kg时对地塞米松诱导的小鼠胸腺和脾脏淋巴细胞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