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浅谈农作物种子的健康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种子是农作物病害主要的传播媒介之一,种子的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品质的优劣。因此,在种子使用前进行健康测定,对防止种传病害的传播,减少病害的发生,进而保证农作物稳产高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种子传病的严重性病菌可以通过气流、雨水、昆虫、种子、土壤、肥料、耕作用具以及动物等媒介传播,或以这些媒介为越冬场所。种子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种。如小麦腥黑穗病,粘有病菌孢子的种子是传播病害的主要来源。再如小麦赤霉病,种子作为寄主是翌年传播病害的重要来源。1.1种子带病往往是初次浸染来源病害的发…  相似文献   
32.
胡昕  范大路 《畜牧市场》1999,11(6):9-10
现在,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农村经济的时代命题,业已在农区普遍兴起。但就其发展速度和规模看,还不甚理想,占农村经济的比重很小。主要难点在于:基地建设难、龙头企业培植难、农业与企业的结合难、市场开拓难,从发展模式看,仍囿于“基地建设推动”模式。实践表明,“基...  相似文献   
33.
本文通过对醋酸尿素丙烯酰胺电泳法(AU-PAGE)和田间种植法鉴定玉米种子纯度结果69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找到了两种方法结果的相关关系,证明了电泳法和田间种植法鉴定部分玉米品种种子纯度的一致性,从而为电泳法成为室内测纯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4.
35.
36.
【目的】独行菜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阶段可耐受一定程度的低温胁迫,研究独行菜的低温耐受机制。【方法】设计兼并引物,从独行菜冷诱导叶片的cDNA中克隆获得LaCBF3LaCOR15a基因核心片段。利用半定量RT-PCR法分析两个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表达情况。【结果】获得442 bp LaCBF3及405 bp LaCOR15a核心片段,经比对与拟南芥CBF3COR15a基因核心片段相似性分别为84.38%、81.8%。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独行菜幼苗中,LaCOR15a基因不仅响应低温胁迫,还能迅速响应高盐、干旱及ABA处理,不同条件下表达各有差异。LaCBF3仅对低温胁迫响应迅速。【结论】LaCBF3LaCOR15a在独行菜幼苗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制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且LaCOR15a基因也应答干旱、高盐等非生物胁迫。  相似文献   
37.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途径。而要想打破小农经济模式,实现农村经济规模化、高效化发展,必然需要培育与高效化农业发展政策相匹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然而实地调查发现,目前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培育过程中面临如资金、土地流转、市场、人才等各项制约因素。本文基于这些制约因素提出可行性的培育措施,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解决好农业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38.
39.
为了提高华北豹的繁殖效率,了解华北豹生殖激素的变化规律,特别是由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下分泌的雌二醇(E2)、促黄体素(LH)和孕酮(P)在华北豹的发情、排卵和妊娠中的作用,本试验采集2~3月和8~9月华北豹的粪便样品,提取样品中的生殖激素E2、LH和P,并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在2~3月华北豹粪便样品中,E2和P出现规律性的变化,并且E2出现2次峰值;LH呈现脉冲式的变化,并且有2次脉冲式峰值。在8~9月华北豹的粪便样品中,E2、LH和P有一定的规律,LH呈现出1次脉冲式峰值,P维持在高位水平。结果表明,对有发情症状的华北豹可以在2~3月和8~9月进行合笼配种。  相似文献   
40.
本研究基于大熊猫谱系(2015),将全世界990只圈养大熊猫依据个体来源划分为圈养出生组(C组,n=676)和野外来源组(W组,n=314),对2组个体的年龄分布、繁殖率、性比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编制2组的生命表,绘制其死亡曲线及存活曲线,并计算2组在统计期限内的总增长率——周限增长率(λ)。结果显示,2组大熊猫的周限增长率λ_C和λ_W分别为1. 114 7和1. 000 4,种群数量波动均较小,且λ_C> 1,C组大熊猫种群数量具有上升的潜力; 2组存活曲线均属于I型曲线,为增长型,大多数个体均能实现其平均的生理寿命,可见,2组大熊猫生理寿命上特征稳定,种群结构相对稳定。进一步统计发现:C组大熊猫的生命期望平均余年为(5. 00±0. 36),W组为(9. 40±0. 83),两者差异显著(t=-8. 485,N=33,P=0. 000); C组大熊猫的死亡率高峰出现在0~1以及26年龄级之后,15~25年龄级死亡率偏高且波动较大,而W组的死亡高峰出现在23年龄级之后且死亡率波动较小。综上可见,在现有圈养条件下,C组种群数量可持续发展前景较好,W组生理寿命特征更稳定、死亡率变化趋势更平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