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生物有机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肥中增施酵素菌有机肥与习惯施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增施酵素菌有机肥对水稻长势及产量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每667m 2增产34.2kg,增产5.64%,增效60.5元。  相似文献   
12.
种子活力在种子质量评估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玲  孙强 《种子科技》2003,21(1):16-16
种子活力是决定种子和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的活性强度和种子特征的表现,表现良好的种子质量称为高活力种子,表现差的称为低活力种子。早在1876年,种子学的创始人F.Nobbe就发现,在一批种子内部发芽幼苗和生长速率有差异,就提出活力这个概念,意为推动力和发芽强度。直到1997年,国际种子协会会议通过了活力委员会对Perry对活力定义,认为活力是衡量种子质量重要生理指标之一,加速了种子学领域对活力的研究,完善了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测定方法,至2001年版《国际检验规程》增加了种子活力测试一章。因此,了解影响种子活力与活力变化规…  相似文献   
13.
针对Bowman-Cole法,用于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有效性分组方法的缺点,在吸收酸性水稻土改进法优点的基础之上,提出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的提取方法以及中稳性有机磷和高稳性有机磷的有效分级方法.中稳性有机磷,指按照NaHCO3-NaOH-H2SO 4的连续浸提顺序处理,用0.05 moL/L NaOH浸提,超声波处理15 min,连续振荡2 h,在pH 3.1条件下不发生沉淀的稳定性有机磷;高稳性有机磷是指在上述浸提条件下,在pH 3.1条件下沉淀的有机磷.  相似文献   
14.
安康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6942-6943
分析了安康市蚕桑文化旅游开发的条件和现状,对安康市蚕桑文化旅游的开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探讨改进Bowman-Cole法,以及用超声波处理土壤的作用。结果表明:提取石灰性土壤稳定性有机磷,用0.5mol/LNaHCO3去除速效磷后,再用0.05mol/LNaOH浸提,超声波处理15min,效果较好。同一处理的残样用1mol/LH2SO4处理2h,可提取中度活性有机磷。  相似文献   
16.
胡晓玲 《甘肃农业》2005,(12):173-174
文章通过对西方公务员范围和我国《国家公务员暂行体例》中公务员范围的纵横考察,认为《公务员法》不应囊括法官、检察官,并就其弊端从不符合宪法规定、混淆了行政与司法的区别、阻碍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和司法改革的深化、对法律体系造成困扰、加重体制突破的困难、增加财政负担上的压力等方面作了详尽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油菜根肿病菌的形态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油菜根肿病菌与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的形态是否存在差异。研究油菜根肿病菌休眠孢子的生物学特性,为防治油菜根肿病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观察油菜根肿病菌的形态特征和休眠孢子至管腔的形态演变过程。采用地衣红染色,观测不同根分泌物和条件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休眠孢子近球形,有乳突,直径为1.9~4.3μm(平均3.5μm),大于甘蓝根肿菌休眠孢子(2.5μm);透射电镜下游动孢子近球形、肾形或椭圆形,直径为1.6~3.5μm(平均2.8μm),同侧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休眠孢子萌发形成游动孢子、休止孢、休止孢再生出侵入结构管腔。休眠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24℃,最适pH值是6.3,腐烂处理促进休眠孢子萌发,光抑制休眠孢子萌发,休眠孢子在过滤灭菌的根分泌物中萌发率最高为62.50%。致死温度为48℃。【结论】油菜根肿病菌与十字花科甘蓝根肿病菌休眠孢子大小有明显差异,观察到休眠孢子至管腔的过程。油菜根肿菌休眠孢子的萌发条件与该病发生条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葱须鳞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郫县等露地韭菜(黄)产区,近年出现了一种发生比较普遍、严重为害韭菜叶片的害虫,农民误认为是"韭蛆"。经过笔者实地调查之后,首次将其诊断为葱须鳞蛾。葱须鳞蛾与韭蛆的区别是:葱须鳞蛾属鳞翅目菜蛾科葱小蛾,以幼虫啃食危害韭菜叶片;韭蛆,即迟眼蕈蚊的幼虫,属双翅目害虫,以幼虫钻蛀危害韭菜根及假茎。葱须鳞蛾在我省有较大发生面积,韭菜受该虫危害后,一般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产量和品质损失,在严重发生的田块,若防治不及时,可造成全田叶片几乎全部从基部断裂、腐烂。2012年3月下旬,笔者在  相似文献   
19.
油菜根肿病症状、病原形态及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油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感染根肿病,被害根膨大形成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肿瘤,一般主根肿瘤大而少, 侧根肿瘤小而多。根肿菌存在于油菜根部肿大的细胞内,散生或密集呈鱼卵块状。扫描电镜下油菜根肿菌的休眠 孢子近球形,有乳突,孢壁不平滑,直径1.9~4.3μm。透射电镜下游动孢子呈肾形、椭圆形或近球形,大小1.6~ 3.8μm,同侧着生不等长尾鞭式双鞭毛。以上症状和病原形态与十字花科甘蓝根肿病菌相似,但休眠孢子的大小存 在差异。游动孢子鞭毛脱落后形成圆形休止孢,休止孢可发育形成管腔(侵入结构)。油菜根肿病苗期发病率达 17%。成株期田间平均发病率为15%,造成油菜减产10.2%。健株的平均株高、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 产量均极显著高于病株。 3]。此病最早发  相似文献   
20.
水稻优化定抛的增产机理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稻优化定抛兼取抛秧省工高效和有序栽培高产的理念,将带泥秧苗定向抛栽,因分蘖节分布于土表和秧苗有序分布,做到了高产与高效的统一。其增产机理在于促进了根系和分蘖的早生快发,协调了强弱势的灌浆,显著提高了有效穗,且穗粒结构协调。通过示范,该技术起到了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