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2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51.
[目的]为探讨长期有效的鸡球虫病防控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分离并培养鸡球虫卵囊,通过感染雏鸡试验研究其卵囊发育和感染的过程.[结果]分离到的球虫卵囊大多形态饱满,为宽椭圆形,少数为卵圆形,壁光滑,中间明显可见1个圆形核,原生质呈淡褐色,卵囊大小约为18.5~25.5 μm× 16.7~22.5 μm.正常的孢子化卵囊多能见到分化明显的4个孢子,18 h可看到部分卵囊孢子化,36h孢子化达80%.接种后发病雏鸡的体重缓慢增加,血便明显,死亡率较高,同时解剖可见盲肠病变明显,肠壁增厚,严重者因充满大量血液而盲肠肿大.[结论]根据卵囊的形态、发病鸡的临床表现、卵囊寄生部位和盲肠病理变化等特征,初步判断分离的球虫主要为柔嫩艾美耳球虫.  相似文献   
52.
通过SPF鸡胚接种,自疑似病毒性关节炎青脚麻鸡的关节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采用PCR获得了该病毒的S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7个禽呼肠孤病毒(ARv)代表性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所比较序列同源性在80.5%~98.0%之间,表明所分离病毒为ARV(命名为ARV-AH 11株).该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严重的生长不良和部分鸡脚爪变形,且攻毒组鸡ARV抗体均为阳性(抗体效价平均为1:2 007.1).  相似文献   
53.
为研究安徽省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的遗传变异特征,本研究通过PCR扩增获得GPV基因AH,并与天鹅、番鸭、雁鹅等宿主的GPV相应基因序列进行了比对。序列分析可见,AH基因包括完整的NS和VP基因,长度分别为1 884和2 199bp,分别编码2个非结构蛋白和3个结构蛋白。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安徽分离株AH基因与重庆分离株毒株RC16及安徽分离的强毒株Y、E、Yan-2等基因序列的遗传距离较近;而与安徽分离的鸭源细小病毒株DS15和匈牙利分离株Virulent B,尤其是与疫苗株SYG61v遗传距离较远。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AH-NS基因与毒株RC16核苷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99.6%;与疫苗株SYG61v同源性最低,为94.3%;AH-VP基因与毒株RC16的核苷酸序列一致,而与毒株DS15同源性仅为95.2%。安徽GPV AH基因序列与强毒株的基因位点一致,在VP3基因的第797、1 141、1 144、1 169和1 185bp处分别为G、A、G、C、T,结合该毒株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符合高致病力毒株特点。本试验结果表明,GPV同源性普遍较高,宿主范围较广泛,对不同品种水禽均有较强的侵染力。  相似文献   
54.
猪高热病是以发热症候为主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是一种多病原的混合感染症。常见的主要病原有:猪蓝耳病病毒、猪圆环病毒、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病毒、猪流感病毒、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支原体、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等,其中猪蓝耳病病毒和猪圆环病毒在混合感染的病原中占有极高比例,几乎是所有猪高热病的基础病原。  相似文献   
55.
为进一步研究MHCI类分子作用机制,以及为制备MHCI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克隆鸡MHCⅠ基因,并构建MHC Ⅰβ2m-a融合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运用RT-PCR方法,克隆鸡MHC Ⅰa和β2m链基因,并通过编码连接肽(Gly4 Ser).的基因序列将两者头尾相连,构建了pET-32a-MHC Ⅰβ2m-a重组质粒,经PCR扩增、双酶切和测序鉴定后,重组质粒在E.coliBL2 Ⅰ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别检测表达产物.结果表明,成功克隆了MHCⅠa和β2m链基因,长度分别为1014和300 by;构建的融合基因MHCⅠβ2m-a长度为1194 by,经原核表达,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2.0 ku,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具有一定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56.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类及鸟类易感.根据病鸡的症状及病变,主要分为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3种.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因年份、地区和鸡群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J-亚群(ALV-J)感染对安徽省优良地方品种鸡—五华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在对五华鸡开展ALV-J血清学感染检测调研的基础上,对进入产蛋高峰期的五华鸡ALV-J血清阳性鸡群和阴性鸡群开展了为期18周的试验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表明,ALV-J血清阳性(感染或曾经感染)对五华鸡没有造成明显的发病和死亡增高现象;对鸡群新城疫(ND)、禽流感H5和H9疫苗的免疫效果没有呈现明显抑制;但对鸡群的产蛋率和平均蛋重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下降(对照组平均产蛋率和蛋重分别为56%和0.055 kg,而试验组为53.37%和0.051 kg),料蛋比有一定程度的上升(对照组的料蛋比为3.49∶1,试验组为3.92∶1)。目前ALV-J感染虽然不会造成五华鸡明显的发病、死亡及免疫抑制,但可造成明显的生产性能下降和饲养成本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早开展原种鸡的ALV-J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58.
从安徽省的黄羽肉鸡和罗曼蛋鸡中各分离鉴定出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克隆获得了2条相应的gp85基因序列,并与参考毒株进行序列比对。结果表明,两分离毒株与J亚群参考毒株同源性为82.1%~99.4%,分离毒株之间同源性为85.4%。其中肉鸡分离毒株与J亚群原型毒株HPRS-103同源性为97.1%,与J亚群国内毒株SD09TA04、SDYC02J同源性均为99.4%;蛋鸡分离毒株与HPRS-103的同源性为89.0%,与SD09TA04和SDYC02J同源性仅为88.6%。两分离毒株的gp85氨基酸序列出现突变和缺失,在高变区hr1、hr2变异明显。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2个分离毒株亲缘关系较远,可能来源于不同的原始病毒株。  相似文献   
59.
为探明不同储存环境对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影响,在鸡蛋壳表面人工接种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鸡白痢沙门氏菌,试验环境设定温度4、25和37℃,环境相对湿度(RH)设定为50%和90%,在不同的储存环境下,各个时间点检测蛋壳表面沙门氏菌数量与蛋内容物中沙门氏菌污染情况。结果显示,4℃环境下可显著减少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50% RH、25和37℃环境下蛋壳表面3种沙门氏菌的数量均逐渐下降;90% RH、25℃环境下蛋壳表面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个别时间点出现数量反弹,其总体数量呈现下降趋势,37℃环境下鸡白痢沙门氏菌的数量快速下降,而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的数量先下降后上升,并保持在接种的数量级水平。鸡蛋内容物的检测结果显示,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易被检出,而鸡白痢沙门氏菌始终未被检出。综上所述,低温、低湿可减少蛋壳表面沙门氏菌存活,并阻止其菌体向蛋内迁移,高温、高湿环境促进蛋壳表面沙门氏菌的增殖,增加了其向蛋内迁移的几率,不同血清型沙门氏菌在鸡蛋壳表面的存活和向蛋内迁移的侵袭力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60.
[目的]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对其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方法]从合肥地区部分养鸡场病鸡组织中分离葡萄球菌,并通过形态特征观察、溶血性试验、血浆凝固酶试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最后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到9株葡萄球菌。经鉴定,其中4株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在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中为优势群株;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2株为头状葡萄球菌,孔氏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和沃氏葡萄球菌各1株。这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合肥地区家禽养殖场中葡萄球菌类疾病的主要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分离菌株对12种临床常用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恩诺沙星有较高的耐药性。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在抗药性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在用抗生素防治葡萄球菌病时需通过药敏试验进行药物筛选。该研究结果可为养鸡场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