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0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海堤边坡土壤水盐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堤绝大多数是回填土,又高于周边土地,为了给海堤造林及其管理提供依据,需要探明海堤边坡水盐运动规律。本文通过对海堤外坡地下水及盐分含量的研究表明:地下水位和含盐量高而稳定;降雨和蒸发量在年内分配不均,形成土壤季节性的水盐动态;年际间气候稳定,盐分动态一致性也比较大。但海堤边坡土壤上中下坡高程不同,导致地下水位不同,加上整个坡面土壤粘重,毛管水运动复杂,因此上中下坡水盐运动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02.
一、前言自从十九世纪初期,印度发现所谓野生大茶树以后,茶树原产地就引起许多争论。英国学者勃娄土(R.Bruce)拜通(E.A.Broun)主张原产地为印度;科恩司徒(Cohen etuert)主张原产地有二:大叶种产在西藏高原之东南部,即中国之四川,云南及印度,逻逻诸地;小叶种在中国东部及东南部。中国学者刘轸,陈龙馨等也同意科恩司徒的说法。英国学者否定茶树原产于中国,其唯一根据是我国西南无野生大茶树,东南均为小叶种。为了批驳上述论点,我国学者过去和现在都注意了野生大茶树的调查,在解放后则较有详细调查。1951年苏正同  相似文献   
103.
茶樹地方品种的調查与整理,是培育茶樹羣体品种的基礎,也是选育优良类型所必經的途徑。对我國各地区現有的地方品种進行系統的調查和整理,从而明确它們在形态学、生物学及生物化学上的特征特性,是我國茶叶科学上突出而繁重的課题。茶樹是長寿木本作物,其品种的好坏,对生產的影响比一、二年生大田作物更顯得重要。因此,在大力發展茶叶生產的今天,对地方品种的調查和  相似文献   
104.
根据田间试验结果,6种药剂处理对芍药灰霉病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尤以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8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敌力康)2000倍液和70%百·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处理的防治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05.
美林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目标单一的现象,探讨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借鉴,以获得更高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法]以江苏省丹阳市美林湾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规划设计为例,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方法研究。[结果]提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应将水土保持功能与生态景观、观光旅游相结合的理念,并界定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景观的相关概念。[结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应统筹兼顾,综合考虑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和生态旅游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6.
菌线克是沈阳农业大学研发的新一代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无毒、无药残、绿色、环保的系列生物种衣剂.试验是利用处于试验阶段的菌线克种衣剂搭配不同菌种和配方,观察其最佳防治效果,提高应对不同地区气候和不同土壤条件的能力,使防病壮根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7.
以大西洋脱毒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比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的影响.采用13种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原原种繁育对比试验,收获后测定成活率、结薯数、结薯质量、合格率.结果表明,椰糠:蛭石:河沙体积比为2:1:1配制的基质最适合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繁育,扦插苗成活率高、长势好,单株结薯数量多,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8.
’98长江洪灾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形成’98 洪灾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指出森林植被减少、毁林开荒、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围垦, 是导致长江洪灾的人为因素, 并着重分析了水土流失与洪灾的关系. 提出了治理洪灾的几项对策, 即提高全民环境意识、标本兼治、分类经营、制定统一的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加强执法和管理力度、注重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109.
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立地条件及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盐城粉沙淤泥质海岸射阳幸福大道和大丰市王竹海堤内侧两个试验样地立地条件分析为基础,对其造林树木生长情况作了野外调查。根据土壤含盐量和pH值,将盐城5县(市)8个试验样地划分成轻、中、重度盐渍土造林区,选取美国白蜡、弗吉尼亚栎、苏柳、七叶树等20多个树种进行造林。调查数据表明,盐城5县(市)造林平均成活率为81%,但不同立地条件树种生长情况和成活率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0.
测定野外现实林分中不同林龄(10、20、30年)马尾松非根际土与根际土的p H值和不同浓度磷处理下马尾松幼苗(1、2年)根际的p H值,探讨马尾松根际p H值、有效磷、全磷及不同浓度磷水平下马尾松幼苗根际p 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缺磷环境下,无论是控制实验还是野外现实林分,马尾松根际p H明显比非根际土低,二者差异显著,但不同林龄组间差异不明显。随供磷水平降低,幼苗根系使根际p H降低的能力加强。不同林龄马尾松林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均较低,而根际土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且与根际p H值呈负相关关系,说明根际p H降低有利于土壤难溶磷的活化,促进磷有效性提高,是马尾松活化土壤难溶磷的有效机制之一,有利于其在磷缺乏的土壤环境中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