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食药两用植物马齿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齿苋是一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食药两用植物,针对其栽培技术、生物技术、成分分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归纳,以期为马齿苋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又称"蓝耳病",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染性疾病,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以怀孕母猪发生流产、  相似文献   
13.
血凝抑制试验是诊断和鉴定一些病毒的常用方法,该试验与其他血清学反应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敏感性强,可检测到微量的抗体和抗原;特异性强,病毒凝集相应的红细胞只能被特异的抗体所抑制;试验速度快,可在1—2小时内判断结果;试验使用的器材简单易得,实验操作过程也不繁琐。  相似文献   
14.
鸡甘保罗病免疫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甘保罗病(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常发生于2~15周龄的鸡,其中又以4~6周龄的鸡多发,但有资料表明20周龄的鸡也可感染IBD。目前,IBD疫苗在我国已普遍应用,其免疫效果反映不一,究其原因十分复杂。除免疫程序不合理、疫苗质量不过关以及鸡群健康状况不良以外,还可能有新变异株的出现及母源抗体的存在等,都可引起免疫效果不佳,造成免疫失败。为此笔者就IBD疫苗的免疫应注意的问题作一叙述,以供参考。一、母源抗体的存在1.母源抗体及其水平是影响IBD免疫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马立克氏病(M arek's Dis-ease,M D)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肿瘤性疾病,是危害当今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到目前为止,控制本病的发生主要靠加强卫生管理及初生雏鸡进行疫苗接种,但是有些鸡场和用户反映,接种了M D疫苗的雏鸡仍然发生本病。笔者就M D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作以探讨,以供参考。1疫苗本身的保护率低到目前为止,所有的M D疫苗可分为3种类型,即3个血清型。第1种类型是人工培育而致弱的疫苗,属血清I型,如CVI988、814疫苗等;第2种类型是自然筛选的无致病力毒株疫苗,属血清II型,如SB-1、301B/1疫苗等;第3种类型是火鸡疱疹病…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细胞毒和脾毒分别接种已形成良好单层的犊牛睾丸次代细胞,收获病毒液,用家兔测定病毒含量,结果每毫升病毒含量均可达到50000个家兔感染量.收获的病毒液制备疫苗40批,经质检室检验除一批染菌外,其余全合格.  相似文献   
17.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HK株)活疫苗生产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取不同浓度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接种不同日龄的鸡胚,在不同时间内收获鸡胚液。根据收获时鸡胚的死亡情况、胚液的收获量及胚液的病毒含量,优选IBV活疫苗生产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将IBV调整为102.0~103.0EID50/0.1ml,尿囊内接种于12日龄鸡胚中,每胚0.1ml,37℃孵育33h收获,胚液的产毒量和收获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须多糖是玉米须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本文就玉米须多糖的提取、化学组成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为玉米须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