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01.
大果水晶梨幼树产量与植物学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果水晶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 Suisho)的早果、丰产性与植物学性状关系密切。试验对五年生至六年生幼龄大果水晶梨树的产量与其株高、冠径、干周、树冠体积、总枝数等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树冠体积、结果枝数、短果枝数、总枝数、坐果数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冠径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梨树植物学性状与其产量因素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对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坐果数小于125时,与产量呈正相关;当坐果数大于125时,与产量呈负相关。试验分析并总结出了大果水晶梨幼树的丰产树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2.
部分湖北海棠种质的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17对SSR引物对来自鄂西地区的兴山、房县、竹溪、宣恩、鹤峰、建始以及山东临沂等地33份湖北海棠种质和2个苹果属近缘种进行了种质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在33份湖北海棠中共扩增出12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7.12个,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8.3%;除GD15、GD162和Z71981外的14对引物中任意一对均可区分所有供试材料,在17个SSR位点上共检出供试33份湖北海棠试材分属6个基因型,表明湖北海棠种下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此外,倍性检测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为三倍体基因型.  相似文献   
103.
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离体接种和室外孢子喷雾接种方法,对3株梨黑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各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培养,平均日生长速率、产孢量、菌落颜色及菌落厚度差异显著;各病原菌菌株在光照、黑暗和12 h光暗交替培养时,日生长速率和产孢量有明显差异;黑斑病病原菌最适生长和产孢培养基为PSA;孢子萌发最适pH值8~10;菌株A和菌株H的致病力显著强于菌株C,但这2个菌株间的致病性无显著差异;A、C、H 3种菌株混合接种时,可使梨叶片表现自然发病时的典型病斑.  相似文献   
104.
基于SSR标记的梨栽培品种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梨栽培品种为例,利用SSR标记构建梨分子身份证体系。从分布在梨17个连锁群的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分别位于17条染色体的17对多态性引物对20个梨栽培品种进行扩增,共检测到等位基因136个,每对引物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在5~11之间,平均8个;共检测到基因型203个,每个引物检测到的基因型在7~17之间,平均为12个,表明所选引物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为0.614~0.848,平均为0.733。38个双引物组合可区分全部供试品种。根据引物对不同品种扩增条带大小进行编码,然后将每个品种17个SSR位点的赋值依次组合,建立了20个梨栽培品种的分子身份证。  相似文献   
105.
梨种质资源对黑斑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梨属(Pyrus Linn)5个种368份资源通过抗梨黑斑病的田间自然鉴定和初选出的35份综合性状优良的抗性资源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杜梨(P.betulaefolia Bge.)的抗性最强,西洋梨(P.communis L.)的抗性最弱;不同品种对黑斑病的抗性差异很大。砂梨按照地方品种群划分,其抗性由强到弱的排序为广东梨、福建梨、湖南梨、广西梨、浙江梨、贵州梨、四川梨、云南梨、湖北梨、日本梨、江西梨。筛选出8份抗性资源,1份高抗资源。  相似文献   
106.
以‘鄂梨2号’‘华梨2号’及其杂交F1代为试材,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主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了‘鄂梨2号’与‘华梨2号’对其杂交后代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和果梗粗度等12个果实品质性状遗传的影响,以期为梨遗传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杂交F1代中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等多个果实性状为偏低遗传,果实硬度、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为超亲遗传。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和遗传传递力最大,分别为39.78%和115.91%。果实各性状之间相关性较高,单果质量与果实横径相关性最高。主成分分析把12个果实性状归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73.197%,‘鄂梨2号’与‘华梨2号’杂交后代果实有向小果遗传的趋势,果梗粗度和单果质量与果实的品质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07.
为明确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 (Thunberg)对梨瘿蚊Dasineura pyri (Bouche)幼虫的控害效能,在室内进行了龟纹瓢虫对梨瘿蚊幼虫的捕食能力及捕食偏好性试验。结果表明:龟纹瓢虫各龄期对梨瘿蚊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II模型,龟纹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梨瘿蚊幼虫的理论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9.58、17.42、44.96、51.71和100.56头。在不同猎物密度设置下,各龄期龟纹瓢虫对猎物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升高,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升高而下降。相同猎物密度设置下,随着龟纹瓢虫成虫自身密度的增加,单头龟纹瓢虫成虫日均捕食量逐渐降低。当梨瘿蚊与梨二叉蚜两种猎物共存时,龟纹瓢虫偏食梨二叉蚜。综合比较各龄期龟纹瓢虫对梨瘿蚊幼虫的相关捕食功能反应参数,成虫态龟纹瓢虫在各个方面能力均较1~4龄幼虫表现好,说明龟纹瓢虫成虫能够对梨瘿蚊幼虫发挥较好的控害作用。本研究可为龟纹瓢虫防控梨瘿蚊技术在田间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8.
综述梨树缺铁性黄叶病的发病症状及其发病原因,提出了梨缺铁性黄叶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9.
我国野生刺梨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梨(Rosa roxburghii Tratt.,Ros.M onogr.英名:Roxburgh)系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别名丝花、刺蘑、山刺梨、赛哇(西藏)、刺石榴(陕西)、刺梨子、木梨子、刺梨蔷薇、茨梨、送春归、文光果犤1犦。刺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其果肉中维生素C含量居各类水果之冠,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 2054~2725m g,比苹果、梨高500倍,比柑橘高100倍,比猕猴桃高9倍;维生素P含量极高,每100g果肉中含维生素P 5980~12895m g,比柑橘高120倍,比蔬菜类高150倍。它还富含维生素B1、B2、E、K1等16种微量元素,其功能比酸枣高46倍。总黄酮含量比银杏叶高2.4倍…  相似文献   
110.
梨黑斑病是梨树重要的病害之一,本文以翠冠梨为试材,在生长季节喷施HSAF生物产品研究HSAF在田间防治梨黑斑病的效果。结果表明:田间喷施20礸/mL HSAF对翠冠的梨黑斑病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控制翠冠梨的病情指数在3.80以下;喷施HSAF能够显著提高翠冠梨的果实品质,喷施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1%、可滴定酸含量提高0.02%、可溶性糖含量提高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