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3篇
  14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黄瓜幼苗为试材,采用练苗期喷施不同营养液浓度的方法,研究练苗期不同营养液浓度处理(T1、T2、T3、T4)对不同贮存天数(0、2、4d)下黄瓜幼苗主要形态指标的变化规律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定植后植株恢复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短期(0、2d)贮运黄瓜幼苗时,将练苗期营养液浓度控制在1/2倍液有利于较好的保持幼苗长势,缩短缓苗期有利于幼苗定植后恢复生长;在中期(4d)贮运黄瓜幼苗时,练苗期营养液浓度适宜选择1/4倍液、1/2倍液,能够保持较好的商品苗品质,利于幼苗定植后存活,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12.
GGE叠图法─分析品种×环境互作模式的理想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介绍一种分析作物区域试验结果的方法-GGE叠图法。首先,将原始产量数据减去各地 点的平均产量,由此形成的数据集只含品种主效应G和品种-环境互作效应GE,合称为GGE。对GGE 作单值分解,并以第一和第二主成分近似之。按照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值将各品种和各地点放到一个平 面图上即形成GGE叠图。借助于辅助线,可以直观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某一特定环境下最好的 品种;(2)什么是某一特定品种最适合的环境;(3)任意两品种在各环境下的表现如何;(4)试验中品 种×环境互作的总体模式是怎样的;(5)什么是高产、稳产品种;(6)什么是有利于筛选高产、稳产品 种的环境。  相似文献   
13.
绿肥还田对双季稻根际土壤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DGGE技术及克隆文库构建方法研究,尿素、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和不施氮肥4种处理对双季稻不同生育时期(早稻季:分蘖期,拔节期,成熟期;晚稻季:分蘖期,扬花期,成熟期)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季稻不同取样时期和各处理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结构稳定且相似,早稻季和晚稻季的优势群落均为甲烷微菌目(Methanomicrobiales)、Rice Cluster I(RC-I)、甲烷鬃菌科(Methanosaetaceae)、甲烷杆菌属(Methanobacterium),但早稻季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H)和丰富度指数(R)整体低于晚稻季。紫云英和黑麦草鲜草翻压还田处理较尿素处理更为明显地提高了双季稻(一年)稻田根际土壤中产甲烷古菌群落的Shannon-Weiner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但均暂未对产甲烷群落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紫花苜蓿在苏南丘陵山区的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当地的气温、降水量、光照、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分析紫花苜蓿的生态适应性,指出紫花苜蓿南引至苏南丘陵地区的社会条件、市场条件已经具备,且苏南丘陵地区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已经展开并取得一定进展,这将使紫花苜蓿南引最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我国饲料资源现状与农业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我国饲料资源现状进行研究认为,其特征为“三缺一不足”(即精饲料,蛋白质饲料,优质粗饲料缺乏与饲料资源总量不足)。通过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为:我国饲料资源蛋能数量不平衡与蛋能结构不平衡问题并存,蛋能数量不平衡是主要问题;此外,还存在严重地域分布不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就种植业,畜牧业两方面发展战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前茬冬季覆盖作物对稻田土壤的生物特征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我国南方稻区不同冬季覆盖作物前茬对稻田主要微生物类群数量和主要土壤化学性状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冬季紫云英和黑麦草覆盖在翌年水稻田翻耕前土壤好气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比冬闲田高,其中好气性细菌数量差异最显著,分别是冬闲田的94.29%和25.71%;在水稻整个生长过程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均呈现移栽后前期迅速增加,然后随着水稻的生长发育逐渐下降,到早稻成熟期有渐渐回升,晚稻收获时又迅速下降的趋势,并且不同时期微生物数量冬季紫云英和黑麦草区均比冬闲田要高。土壤微生物活度在水稻生长过程呈增加的趋势,前茬冬季覆盖作物区明显高于冬闲田。另外土壤微生物活度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0.887,P〈0.05)。冬季种植覆盖作物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有很强的改善作用,促进了土壤养分利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优质青刈黑麦草在肉羊中的添加效果进行了研究,测定了青刈黑麦草在肉羊日粮中的不同添加比例对肉羊体重、日增重及产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肉羊日粮中添加青刈黑麦草是可行的,添加比例在30%左右,可显著提高肉羊体重及日增重,对产肉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我国应继续重视发展奶牛业生产(下)胡跃高(北京农业大学,100094)2我国奶牛业发展若干问题讨论2.1规模的大小与基本发展战略奶牛经营规模究竞大好,还是小好,这是关于奶牛业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国外奶牛业基本走的是一条小规模发展的道路.50年代澳大利...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苜蓿产业建设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当前苜蓿产业建设形势的基本判断当前我国苜蓿产业建设基本形势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特点。1.起步快,扩张迅速由于多年来发展苜蓿产业经验的积累,国内外市场的拉动,国家西部开发战略性调整及主要粮食市场价格持续低迷的共同作用,1999年以来,在全国范围掀起一阵“苜蓿产业热”。西部地区的宁夏固原地区计划发展100万亩的苜蓿产业;甘肃酒泉苜蓿产业化生产建设正在进行之中;陕西陕北地区“山川秀美”工程中把苜蓿产业是列入重要建设内容;河北省黑龙港地区百万亩苜蓿产业建设工程已经启动;2000年北京苜蓿种植面积达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