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为了开发菊苣(Cichorium intybus)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采用菊苣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序列设计EST-SSR引物,并验证引物的有效性和通用性。结果表明:菊苣EST序列中共搜索到648个SSR位点,146种重复基序,SSR出现频率为1.61%;三核苷酸重复类型最多(46.45%),TC/GA基序出现频率最高(14.35%);152对EST-SSR引物在菊苣中的有效扩增率和多态率分别为78.29%和57.24%。其中37对引物在31份莴苣亚族(Lactucinae Less.)材料中的扩增转移率为86.0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不同种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聚类结果与材料的地理来源有较高相关性。综上所述,基于菊苣EST序列开发的SSR引物可用于菊苣及其近缘属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种间鉴定,为菊苣族(Lactuceae Cass.)种质资源评价、系统进化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不同种豆科作物与不同品种青贮玉米间作对混合饲草生产性能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索适宜四川农区及类似生态区青贮玉米和豆科作物间作模式。本研究设置青贮玉米(3个品种)、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6个单作模式,以及3个品种青贮玉米分别与豇豆、四季豆和拉巴豆间作的9个种植模式,共计1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地当量比、青贮玉米农艺性状、干草产量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具有间作优势,紧凑型玉米间作处理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高于平散型和半紧凑型间作处理,A2B3增产率和土地当量比值最高,分别达到79.01%和2.68;与单作比较,间作处理对青贮玉米株高、茎粗、绿叶数、全株产量以及豆科作物产量均无显著影响;混合饲草粗蛋白、粗脂肪等营养成分及干草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单作青贮玉米;豆科作物对间作总产量贡献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四季豆﹥豇豆﹥拉巴豆,对营养品质贡献则反之;15个处理中,A2B1干草产量最高,为29 485 kg/hm2,其次为A1B1,为28 677 kg/hm2。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及消化率,A1B1为最佳推广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3.
饲草燕麦是我国重要的优质饲草。倒伏是限制燕麦饲草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系统整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倒伏对燕麦生产的影响。倒伏会降低燕麦营养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燕麦草饲用价值和贮藏品质。影响燕麦倒伏的因素主要包括燕麦形态特征、茎秆力学特性、木质素代谢等内在因素,以及自然条件、栽培措施等外界因素。目前评价燕麦倒伏性能的方法主要有田间观察法、人工模拟法、模型综合评价法等。通过关键性状筛选、品种培育及高产栽培措施优化等途径提高燕麦抗倒伏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苦荬菜种子最适的采种时间,以川畜1号苦荬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成熟度苦荬菜种子在形态特征和发芽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完熟期苦荬菜种子品质相对最好,幼苗长和幼苗鲜重最高,发芽率为87.75%。随着种子不断成熟,千粒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逐渐降低,硬实率逐渐升高,且差异显著;种子活力指数呈下降趋势,同步指数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兼顾苦荬菜种子品质和方便生产采收操作,建议分批对达到完熟期的苦荬菜种子进行采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