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高通量测序研究霉变黑毛茶的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的微生物情况,通过人工促霉培养和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黑毛茶霉变过程的真菌多样性,并探讨了不同OTU(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阈值划分对真菌多样性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湿条件下霉变黑毛茶的真菌分类学地位集中于2门(Ascomycot,Basidiomycota)6属(Aspergillus,Galactomyces,Ogataea,Debaryomyces,Pichia和Cryptococcus),其中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相对丰度值最大,达98%以上。不同OTU阈值划分水平导致了同一样本的分类学地位、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组成的分析结果存在差异。相似性0.97水平下的OTU聚类真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15~0.43,0.99水平下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28~0.58。曲霉属(Aspergillus)真菌为高湿条件下导致仓储黑毛茶霉变的优势真菌种群。  相似文献   
22.
自二十世纪后期以来,我国咸蛋加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咸蛋产量大大增加,甚至出口创汇,但我国咸蛋加工业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咸蛋加工业没有达到大规模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生产,多数企业一直采用传统的工艺、简陋的设备来生产咸蛋制品,有关咸蛋的科学研究偏少,缺乏对咸蛋腌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及新型咸蛋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23.
藏茶渥堆过程中真菌种群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提高藏茶品质和改进工艺,对雅安藏茶渥堆过程中存在的真菌种群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表明:藏茶渥堆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塔宾曲霉(Aspergillus tubingensis)、总状枝毛霉(M.racemosusFres.)、炭黑曲霉(Aapergillus carbonarius)、根霉(Rhizopus Ehrenberg)、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和简单枝霉(ThamnidiumsimplexBrefeld)等7种真菌。  相似文献   
24.
为解决藏茶渥堆过程中发酵不均匀、渥堆时间长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藏茶卧式发酵机。该设备由罐体、搅拌装置、输送装置、温湿度控制系统等组成。发酵机控温保湿,集输送、发水、渥堆、翻堆于一体,电机带动搅拌轴转动罐内茶堆,由搅拌叶片实现翻堆。对罐体、输料装置、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确定罐体尺寸(4240 mm×2300 mm×3170 mm)、发酵罐尺寸(内径×长) 1900 mm×3900 mm,总容积11 m3、罐体转速15 r/min,工作温度20~100 ℃, 最大容量1 000 kg。筛选了机械渥堆前的渥堆温度、渥堆时间和茶坯含水量,进行渥堆试验,最佳工艺参数为渥堆温度70 ℃、渥堆110 h、茶坯含水量为30%。发酵机制成的藏茶成茶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和回甘,感官审评得分高于传统渥堆1.2分,渥堆周期缩短了24 d。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介绍了创新方法概念和创新方法理论在我国农产品加工中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农产品加工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对创新方法应用于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出了建议,以期能更好的推动创新方法在农产品加工领域的应用发展,从而有利于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