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11篇
  免费   149篇
  国内免费   189篇
林业   726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368篇
  296篇
综合类   2456篇
农作物   313篇
水产渔业   206篇
畜牧兽医   2974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15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281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467篇
  2015年   447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78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317篇
  2008年   330篇
  2007年   308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236篇
  2003年   202篇
  2002年   171篇
  2001年   401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49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43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8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45篇
  1986年   46篇
  1985年   39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0篇
  1975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用国外猪种(巴克夏猪、汉普夏猪和长白猪)分别与高黎贡山猪杂交,统计比较这几种杂交组合间的繁殖性能(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双月头数、称取双月个体重和双月窝重)。结果:巴×高、汉×高、长×高与高×高相比较,巴×高在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均重、窝双月活仔数、双月个体重、双月窝均重6个指标差异显著(P<0.05);汉×高在初生个体重、初生窝均重、双月个体重、双月窝均重4个指标上差异显著(P<0.05)。综合结果表明,巴×高繁殖性能较好,优于汉×高、长×高、高×高。  相似文献   
982.
为探索松墨天牛取食对林木的分解作用,本文通过对松墨天牛幼虫及成虫取食量的测定,寄主云南松韧皮组织及松墨天牛幼虫排泄物成分对比分析,并与资源利用相同的木材微生物分解能力进行对比,阐明了松墨天牛作为分解者的重要分解作用。研究表明,松墨天牛幼虫期(约为55 d)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42 g(24.40 cm3),成虫期取食分解林木生物量平均为12.87 g(25.28 cm3);松墨天牛幼虫对糖类物质的利用度很高,具有较强的纤维分解利用能力,取食分解后总糖减少83.58%,粗纤维减少23.87%,1头松墨天牛幼虫期分解的林木粗纤维质量为1.93 g,分解利用率为0.008 g.d-1。松墨天牛对林木的分解证明,天牛作为一种重要的林木分解的先驱者,可以分解林木,更重要的是松墨天牛攻击亚健康林木,为微生物分解林木提供了容易入侵的途径,加速了亚健康林木的分解与循环,在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分解与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83.
为建立蜜蜂畸翅病毒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通过构建蜜蜂畸翅病毒(DWV)RDRP基因部分序列的标准质粒作为模板,进行了标准曲线的建立,并对所建立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扩增效率E=100%,R2=0.999,最低检出量为100个拷贝;该方法仅能检出DWV病毒,而不能检测出蜜蜂黑王台病毒、囊状幼虫病毒,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表明已成功建立了特异灵敏的DW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采用所建方法对昆明部分蜂场进行了DWV感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昆明地区东方蜜蜂带毒率为54%,提示DWV病毒在昆明地区东方蜜蜂中存在流行。  相似文献   
984.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重庆地区117群东方蜜蜂样品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Cyt b)420 bp长度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所得到的序列中共检测到11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变异位点2个,简约信息位点9个,序列突变率为2.62%,序列T,C,A,G平均含量分别为44%,14.2%,32.9%,8.9%,共定义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为0.773±0.021,核苷酸多样度为0.003 82±0.000 32,单倍型网络关系图揭示重庆地区东方蜜蜂群体没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相似文献   
985.
舍饲和放牧BMY牛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BMY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到达补充BMY牛的基础性资料,为BMY牛的人工饲养、疫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的目的。[方法]采用试剂盒对20头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BMY年母牛的血液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舍饲牛的STB、A/G、LDL、GLU、Crea和P等指标显著高于放牧组,放牧牛的GLO、ALT、AST/ALT、GGT和TG等指标显著高于舍饲牛(P<0.05),TP、HGB、ALP、BUN、URIC、T-CHOL、Ca、HDL在两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饲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异系数要明显小于放牧牛。[结论]舍饲BMY牛的血液生化指标明显要优于全放牧条件下的BMY牛。  相似文献   
986.
肉鸡营养生理研究进展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动物生产引起了环境的重大变化。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来就是生产所希望的,动物产品的安全性、肉的品质、动物福利和动物生产对地球环境的影响等消费所关心的研究课题已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在研究手段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提高的同时,建立在基因水平上的信息技术并以此为基础,  相似文献   
987.
兔疥螨又叫疥癣、癞,是由寄生于兔皮内的兔疥螨、背肛螨等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播性皮肤病。剧痒,脱毛,皮肤龟裂,患部逐渐向周围扩散,具有高度传染性为本病特征。该病在兔群中传播很快,发病率高,严重影响兔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免疫力,若发生继发感染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988.
云南切梢小蠹(Tomicus yunnanensis Kirkendall and Faccoli)是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et)的主要害虫之一[1],该虫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在滇中地区大面积危害,以后蔓延至云南省15个州(市)65个县,迄今已导致6万多公顷云南松林死亡[2-5].2008年以前,该虫曾经长期被认为是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 L.)[1].与大多数小蠹相似,云南切梢小蠹钻蛀在树皮与边材之间,终生潜伏生活,只有新成虫羽化后的短暂时间飞离树身,在林中活动、觅食、交配,另筑坑道入侵新寄主[6-7].  相似文献   
989.
以大蒜汁为原料,研究影响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提取大蒜素的因素,包括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_2流量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超临界CO_2萃取大蒜素的工艺参数:萃取压力为15 MPa,萃取温度为30℃,CO_2流量为30 m~3/h,大蒜素萃取率达0.35%,其中大蒜素含量为46%。  相似文献   
990.
为建立鸭源鸡杆菌(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并对鸡杆菌分离株进行种类鉴定,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G.anatis12656-12株的gtx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合成扩增rpoB基因的引物作为内参基因,建立了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检测结果显示:以G.anatis Yu-PDS-RZ-1-SLG株DNA为模板进行的双重PCR检测能够扩增出两条目的片段;其它16株细菌包括副鸡禽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福氏志贺菌和奇异变形杆菌均只扩增出了一条目的片段;该方法可以检测到浓度为6.5×102 cfu/mL的G.anatis;3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扩增出了两条预期大小的目的片段.此外,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0株鸡杆菌河南分离株的rpoB基因序列与鸭源鸡杆菌种参考株(CCUG15563)的同源性最高(97.5%~99.0%),属于鸭源鸡杆菌种.本研究建立的G.anatis双重PCR检测方法,可用于含gtxA基因鸡杆菌菌株的鉴定及临床病原学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