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联合国粮农组织不久前发布的统计资料表明,国际蔬菜市场近年来缺口较大,蔬菜出口势头看好。世界各国进口需求总量与上市交易量差量为500多万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考察冬季低温下不同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血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攸县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温度为冬季低温,分别饲喂L-精氨酸添加量为0.0%(CK)、0.2%(Ⅰ组)、0.5%(Ⅱ组)和0.8%(Ⅲ组)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Ⅱ组显著提高了第2周、第3周、第4周和全期产蛋率(P0.05);各组之间肝脏、肾脏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Ⅰ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Ⅱ组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显著降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与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肝脏中CAT、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冬季低温下添加0.568%~0.593%的L-精氨酸有利于提高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检测与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是养殖场畜禽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给畜牧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培养计数、直接镜检、生物传感器技术、基因芯片技术、PCR测序等。该项研究主要对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的检测、危害及防控进行了综述;较全面地分析了空气微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指出了畜禽养殖场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减少畜禽养殖场空气微生物气溶胶还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绿色、安全、有效的病原微生物气溶胶防治手段将是今后该项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JY24菌株的中试生产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JY24菌株摇瓶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JY24菌株发酵条件为转速240r/min,温度35℃,初始pH 7.0,装液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2.0g/L+酵母膏12.0g/L+磷酸二氢钾1.25g/L+氯化钙0.22g/L+硫酸镁0.30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达1.73×10~(10)CFU/mL。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猪舍空气中微生物的组成,采用自然沉降法在3个集约化保育舍空气中采集好氧微生物样品,利用16S rRNA序列分析及形态观察确定微生物的分类,监测保育舍内好氧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评估保育舍内的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推断致病微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表明:猪场保育舍空气中需氧微生物含量较高,为0.22万~2.70万CFU/m~3,不同保育舍内空气样品中的好氧细菌菌落结构差异较大,球菌和杆菌为保育舍优势菌群,部分保育舍含有较高浓度(占34%)的人畜共患条件性致病菌绿色气球菌,对饲养者身体健康和畜禽生产存在潜在威胁,需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无抗发酵浓缩饲料对母猪繁殖性能、仔猪生长情况、粪便中微生物数量及环境中氨气浓度的影响,试验选择相同胎次、妊娠后期(91~95 d)的长大杂二元母猪3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头。对照组日粮采用添加传统型浓缩料,试验组日粮采用传统浓缩饲料(无抗生素)中添加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发酵的浓缩饲料(水份在35%~40%),试验期为58d。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断奶后体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断奶后正常发情率高于对照组。仔猪断奶重、平均日增重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腹泻率均有降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母猪产后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母猪粪便形状改善。试验组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而乳酸菌数量显著增多(P0.05)。试验证明,饲喂乳酸菌能够改善母猪肠道有益微生态和健康状况,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和哺乳仔猪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人和多种动物的一种重要致病菌,可引起人和动物局部的化脓感染、肺炎、心内膜炎、败血症、脓毒症等~([1]),严重时,可引起人和动物死亡。S.aureus能够产生多种毒素,通过污染食品,引起中毒。据美国疾控中心报道,由S.aureus引起的感染位于细菌感染的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感染~([2])。同时S.aureus产生的肠毒素能引起食物中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芩素对22~63日龄湘黄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脂状态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200只初始体重相近的健康22日龄湘黄肉鸡,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10、0.20、0.30和0.40 g/kg黄芩素。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22~42日龄,0.20 g/kg黄芩素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显著降低(P<0.05),0.30 g/kg黄芩素组ADFI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料重比(F/G)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43~63日龄,各试验组ADFI均显著降低(P<0.05),而ADG、F/G和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2~63日龄,0.20 g/kg黄芩素组ADFI和F/G均显著降低(P<0.05),0.40 g/kg黄芩素组ADG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死亡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0.20 g/kg黄芩素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增加(P<0.05),0.30 g/kg黄芩素组血清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0.10和0.20 g/kg黄芩素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H 2O 2)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0.20 g/kg黄芩素组肝脏T-AOC和T-SOD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0.10 g/kg黄芩素组肝脏T-AOC显著增加(P<0.05),各试验组肝脏H 2O 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而肝脏GSH-Px活性、GSH和MD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0.30 g/kg黄芩素组血清总胆固醇(TC)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0.40 g/kg黄芩素组胸肌屠宰后24 h黄度值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胸肌屠宰后24 h亮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而屠宰后45 min pH与亮度、红度、黄度值以及屠宰后24 h pH、红度值、剪切力和滴水损失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黄芩素可改善22~63日龄湘黄肉鸡的生长性能、免疫功能、抗氧化能力、血脂状态和肉品质,综合考虑,饲粮中黄芩素的适宜添加量为0.20~0.30 g/kg。  相似文献   
19.
采用副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及酿酒酵母对无抗全价猪饲料进行复合微生物固体发酵,对不同发酵时间含菌数、pH值、营养成分、蛋白酶、有害菌等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延长,发酵产物pH值逐渐降低,在发酵5~10 d发酵饲料含菌数达到最高,此后副干酪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酿酒酵母含菌数均逐渐减少,而发酵饲料中粗蛋白和小肽有增加的趋势,粗纤维含量略有降低。发酵过程中未检测到淀粉酶和植酸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有检出,同时饲料中有害微生物大肠杆菌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而减少。因此,可以用副干酪乳杆菌、酿酒酵母、枯草芽孢杆菌对无抗全价猪料进行三菌复合固体发酵,发酵效果以5~10 d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白僵菌固体培养时易遭受霉菌污染问题,以玉米螟白僵菌ABUV–3和松毛虫白僵菌DBUV–7为供试菌株,对40%克菌灵等5种防霉剂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5种防霉剂对毛霉菌、木霉菌、根霉菌、绿霉菌和黄曲霉菌的孢子和菌体均有抑制作用,其中以70%菌绝杀可溶性和绿霉霸粉剂的抑制效果最好;虽然5种防霉剂直接作用时会对白僵菌的孢子萌发产生抑制作用,但在固体培养生产孢子时添加一定量的防霉剂,对孢子产量及其萌发并没有抑制作用。因此,建议在白僵菌生产过程中,在固体培养基中添加70%菌决杀和绿霉霸粉剂500倍液(折合剂量为2 mg/m L),用以抑制霉菌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