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8篇
园艺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以之豇28-2为母本,白线豇为父本进行杂交,分离世代通过连续8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适宜夏秋栽培的耐热豇豆新品种湘豇99-3。该品种叶片较小,在夏秋栽培中耐热、耐肥,植株不易衰老,结荚率较高,豆荚整齐均匀,外观商品性好。平均产量1900kg·(667m2)-1左右。  相似文献   
32.
黄花菜是我国的特产蔬菜,也是传统出口的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历来采用分株繁殖,对大面积推广良种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虽然也可用种子繁殖,但由于是异花授粉,基因型杂合,无论自交(有时也发生)还是异交,所得种子后代变化甚大,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人们通过组培方法增大繁殖系数获得成功。但据以往研究,由愈伤组织得到的组培植株种性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黄花菜组培苗的性状进行全面鉴定,以便为进一步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3.
在设施栽培中低UV—B环境下,一些对UV—B辐射较敏感的蔬菜的品质受到了影响。本文介绍了一种在设施栽培中补充UV—B辐射来提高蔬菜品质的方法,并探讨了人工控制UV—B辐射的技术。  相似文献   
34.
食用仙人掌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阮先乐  艾辛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3):298-301,307
以食用仙人掌嫩茎切块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6-BAI、AA和IBA对其组培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萌芽以在MS 6-BA1.0 mg/L IAA0.3 mg/L培养基上效果最好,萌芽率达88.9%;最好的增殖培养基是MS 6-BA1.0 mg/L IAA0.3 mg/L,增殖率为345.4%,且中下部分比上部增殖效果要好;在1/2MS IBA0.5 mg/L生根培养基上,平均每个苗长2.67个根,且有的根长达5 cm。当苗高3 cm,根长2cm时,炼苗3 d后移栽于椰子壳∶珍珠岩为1∶1的混合基质中,成活率为95%。  相似文献   
35.
低温和赤霉素解除大蒜蒜种休眠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低温和赤霉素对大蒜蒜种休眠的解除效应,以玉林大蒜和成都大蒜为试材,研究了用赤霉素100,150,200,250 mg/L分别进行1,2,3,4,5,6,7 d的处理;在5,10,15,20,25 ℃条件下分别处理10,15,20,25,30,35 d;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玉林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成都大蒜,在5,10,15,20,25 ℃下处理5,10,15,20,25 d对大蒜发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 常温下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 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可达45%;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4 d,出苗率为27.33%,常温下用赤霉素处理时间过长,烂种严重.2) 对玉林大蒜10 ℃处理35 d,出苗率45.33%;成都大蒜15 ℃处理35 d出苗率12.67%.3) 对玉林大蒜用150 mg/L赤霉素处理,在15 ℃条件下处理10 d,出苗率88.33%;对成都大蒜用200 mg/L赤霉素处理,在20 ℃条件下处理15 d,出苗率91.33%.  相似文献   
36.
以湘西瓜11号(无籽西瓜)的子叶苗茎尖、真叶苗茎尖和带1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带1腋芽茎段的外植体成苗效果最好.能够有效解决丛生芽诱导苗参差不齐、大小不一的问题,可为无籽西瓜种苗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大量健壮、生长一致的嫁接材料.带-腋芽茎段离体快繁的最佳培养基为I/2MS 6-BA 0.6mg/L.  相似文献   
37.
以雪莲果(SmallanthusSonchifolius(Poepp.End1.)H.Robinson)带腋芽的茎段为试验材料,研究雪莲果试管苗快繁技术。结果表明:MS+2,4-D 0.15mg·L-1+蔗糖(30g·L-1)+琼脂(6g·L-1)对雪莲果的茎段成苗效果最佳,成苗率达到95%,20d生根率100%,平均根长6.4cm,培养25d,平均苗高6.2cm;以腐质土:珍珠岩=3:1为基质,对组培苗进行移栽,成活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38.
四棱豆的开发利用价值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食用,药用、饲用、肥用等方面阐述了四棱豆的开发利用价值:通过对国内外14个四棱豆品种进行引种栽培试验,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种植制度、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9.
硝酸银对黄瓜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硝酸银对黄瓜幼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银能诱导黄瓜植株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增强,酶活性增加的绝对值以茎尖的最大,酶活性增加的百分数则以真叶的最大;雌雄同株系较雌性系对硝酸银的诱导作用反应敏感;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硝酸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300mg/L时达最大值;硝酸银诱导对不同器官过氧化物酶有明显差异,茎尖中酶活性在24h后达最大值,真叶中酶活性在48h达最大值,持续作  相似文献   
40.
豇豆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效应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问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问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问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奖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50.00%,42.34%,35.30%。34.00%和27.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