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0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31.
猪GV期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保存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提高猪GV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效率的可能途径。将EDS、EFS40和ES冷冻保护液用作卵母细胞冻前、冻后程序的处理,但不冷冻,比较3种冷冻保护剂对猪GV期卵母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ES液作玻璃化液,比较常规细管法、OPS法和电镜铜网法3种冷冻载体对猪GV期卵母细胞的冷冻效果;并以ES液作玻璃化液,OPS管为冷冻载体,将猪GV期卵母细胞分5组,即对照组、CB+离心处理组、直接冷冻组、CB+冷冻组、CB+离心+冷冻组进行对比处理,比较各处理卵母细胞的冻后存活率与发育率。结果表明,在不同冷冻保护液中,以ES液组合作为玻璃化冷冻液时的毒性作用最低,与对照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3种冷冻载体中,用OPS法冷冻猪GV期卵母细胞,所获冻后存活率明显高于电镜铜网法和细管法(65.4%对45.0%和38.6%,P<0.05),并可获得最佳的冻后成熟率(43.3%);猪GV期卵母细胞单纯经细胞松弛素B和离心极化处理,不会严重影响卵母细胞的存活,但卵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0%对52.1%,P<0.05);细胞松弛素B处理或细胞松弛素B+离心极化处理后再进行玻璃化冷冻,并不能提高卵母细胞的冻后存活率与发育率。采用OPS法直接进行GV期卵母细胞的玻璃化冷冻,可获得7.8%的冻后卵裂率,并能获得桑椹胚发育,是一种有效的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技术。  相似文献   
32.
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胚胎干(ES)细胞及诱导多能干(iPS)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获得多能干细胞的效率依然偏低,与干性获得及维持相关的调控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严重制约了多能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近年的研究表明,microRNAs(miRNAs)不仅在ES细胞增殖分化、维持多能性方面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在诱导体细胞形成iPS细胞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关miRNAs在ES细胞以及iPS细胞的表达与调控研究的新进展,为多能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本文侧重就miRNAs在ES细胞和iPS细胞的表达及其在细胞增殖分化、干性维持等方面的功能进行综述,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3.
保罗样激酶1(polo-like kinase 1,Plk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扮演多种角色,对于中心体复制和分离、纺锤体组装及染色体分离等事件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目前对其在卵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表达与功能仍知之甚少。本实验旨在探究猪(Sus scrofa)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Plk1的动态表达及其对第一次减数分裂中期(metaphaseⅠ,MⅠ)纺锤体组装的影响。首先,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方法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了Plk1的动态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在此基础之上,采用Plk1特异性抑制剂GSK461364抑制实验,研究了Plk1抑制对猪卵母细胞成熟及MⅠ期染色体排列与纺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生发泡破裂期(germinal vesicle breakdown,GVBD)、MⅠ期和第一次减数分裂后末期(anaphase I and telophase I,ATI)Plk1均有表达,并且与α微管蛋白(α-tubulin)的亚细胞定位非常相似;采用Plk1特异性抑制剂GSK461364处理后,卵母细胞的第一极体排出率呈抑制剂浓度依赖性下降,当GSK461364浓度达0.3μmol/L时,第一极体排出率极显著下降(39.37±5.46)%vs(81.10±7.69)%(P0.01),并伴随着染色体排列的紊乱;进一步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检测发现,Plk1特异性抑制后,卵母细胞纺锤体结构异常的比例极其显著升高(P0.00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猪卵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Plk1的亚细胞定位与α-tubulin密切相关,对于MⅠ纺锤体组装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为深入了解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调节机制、进一步提高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效率提供了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34.
山羊腔前卵泡的分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两种方法分离山羊卵巢腔前卵泡。方法1(M-1):将卵巢剪成碎块(<3mm),用01%胶原酶消化处理,吸管吹打,离心洗去胶原酶并置入网筛内过筛后检卵。方法2(M-2):用组织切碎机将卵巢切成碎块,经吸管吹打制成的组织悬液置入网筛内过筛后检卵。将不同年龄山羊对称分成两组,M-1和M-2分离的腔前卵泡头均数分别为1164和1383个,其中正常卵泡比例分别为296%和274%,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M-1分离初情期前山羊腔前卵泡效果最佳,平均每只羊可获得16082个腔前卵泡,其中正常卵泡数平均为4936个;而在成年山羊则分别为3500和667个(p<001)。采用M-2分离成年山羊腔前卵泡头,其效果明显优于M-1(p<005)。  相似文献   
35.
一、引言 Hisaw及其合作者在1926年首次发现,来自母猪黄体的一种因子在雌激素联合作用下可引起豚鼠耻骨联合松弛,后来把这种活性物质叫做松弛素,并证明它是一种低分子量的多肽激素。松弛素在多种雌性哺乳动物(如猪、豚鼠、大鼠、小鼠、兔羊、牛、马)和妇女都有存在。Anderson等(1986)用免疫染色法未见公鼠生殖道内有松弛素存在,其它雄性动物是否存在尚未见报道。八十年代以来,已陆  相似文献   
36.
在新形势下我国兽医产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医产科学作为兽医专业六大临床课程之一,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侧重介绍我国兽医产科学的现状,并对该学科的发展作出几点思考,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37.
试验以昆明小鼠胚胎为材料,采用普通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技术,对不同胚龄小鼠生殖嵴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通过对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生殖嵴中的碱性磷酸酶(AP)染色定位观察,比较其数量的增殖规律。结果表明,11.5~12.5 dpc(配后天数)阶段为采集PGCs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38.
猫子宫蓄脓多见于发情后2~3个月的未经产母猫,或屡配不孕的中、老龄经产母猫。本文从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和特殊检查等方面报道该病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措施。子宫卵巢摘除术仍是目前治疗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用自制的玻璃微管(glass micropipette,GMP)冷冻猪卵母细胞。以FDA染色鉴定冷冻-解冻后卵母细胞存活力,结果表明,用常规细管程序化冷冻和GMP管玻璃化冷冻猪成熟(MⅡ期)卵母细胞时,冻后存活率分别为34.5%和63.3%(P <0.05);以玻璃化冷冻比较细管和GMP管对猪MⅡ期卵母细胞冷冻效果的影响,两组冻后存活率分别为45.0%和65.9%(P < 0.05);用常规细管程序化和GMP管玻璃化冷冻猪GV期卵母细胞时,冻后存活率为30.0%对59.7%,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研究表明,GMP法为一种有效的猪卵母细胞冷冻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40.
小型猪超数排卵与早期胚胎的手术回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手术法从贵州小香猪、广西小型猪、西双版纳小耳猪和五指山小型猪子宫内回收早期胚胎 ,结果 4个品种小型猪的胚胎回收率分别为 79 6 %、77 5 %、79 3 %和 80 8% ;头均采卵数分别为 5 5± 2 5、5 6± 1 8、3 8± 1 2和 7 0± 1 0 ,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分别用PMSG +hCG法和PMSG +PG +hCG法对小型猪进行超数排卵 ,结果表明PMSG +PG +hCG法的头均排卵数 (12 2± 4 9)明显高于PMSG +hCG法 (2 0± 5 3 ,P <0 0 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