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83篇
基础科学   49篇
  76篇
综合类   603篇
农作物   48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331篇
园艺   85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含抗坏血酸保鲜剂对小苍兰切花几个衰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小苍兰切花采后花瓣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前期上升,后期下降,丙二醛含量不断上升。细胞膜透性不断加大;随着瓶插期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不断下降。保鲜剂降低了MDA在花瓣中的积累速度,减缓了SOD酶活性下降速率,保护了细胞膜,并降低了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从而延长了切花寿命,并提高了小花开放率。  相似文献   
132.
133.
湘北红壤性旱瘠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1995年在桃源县盘塘乡“湘北红壤试区”旱瘠田设置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量养分含量,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34.
陇南白龙江沿岸香玲、清香、强特勒核桃最适采果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陇南市白龙江沿岸栽植的清香、香玲、强特勒3个品种连续3a不同时期采收效果的研究,总结出了较为科学的采收时间,对提高核桃品质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冬季病虫害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且越冬场所多样化。因此,防治措施也应多样化,要全面细致地清除、消灭各种病虫。果树处于休眠期,抗药能力强,可以使用生长季  相似文献   
136.
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籼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胚乳特异性表达谷蛋白1(Glutelinl,Gtl)基因控制下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s导入籼稻恢复系明恢86,共获得53个独立转化再生植株。PCR检测表明,sss基因已整合进水稻的基因组中。直链淀粉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后代直链淀粉含量较对照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37.
138.
龙岩市是福建省最重要的矿产地,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矿区水土流失问题凸显严峻,本就矿区水土流失现状、成因结合当地实际,浅析矿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9.
充分供水条件下单点膜孔入渗湿润特性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通过室内单点膜孔入渗试验资料,分析了充分供水条件下的单点膜孔入渗湿润体形状和湿润体内含水量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单点膜孔入渗水平湿润半径和垂直湿润半径与入渗时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湿润半径和湿润体内平均含水量的计算公式.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膜孔灌技术要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0.
1978-1982年,日本由四方俊一(现任四国农业试验场栽培部长)主持,进行了通称为GEP(即:关于小麦干物质生产过程与太阳能利用效率)的试验.试验在东北、关东和九州用相同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小麦生产的地区性,获得了在不同地区提高小麦生产力的实践经验.这里仅由作者将该试验作以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有关小麦的光合作用的研究,考虑到在日本及澳大利亚已有对小麦生长分析方法的广泛研究,本试验使用了生长分析方法,比较了小麦光能利用效率的地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