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明确钾营养供应对烟碱生物合成的影响规律,采用定量PCR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研究不同供钾量条件下,烟草叶片烟碱含量和根系腐胺N-甲基转移酶(PMT)与喹啉酸磷酸核糖基转移酶(QPT)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低钾供应会增加烟叶的烟碱含量、促进根系PMT基因的表达;高钾供应对烟叶的烟碱合成和根系的PMT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低钾处理后再恢复正常钾供应水平,可显著降低由低钾供应对烟碱合成和PMT基因表达的促进作用。不同的供钾水平同样影响QPT基因的表达水平,但与烟碱积累量的变化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因此,烟草植株的烟碱含量受供钾水平的影响,钾可能通过控制根系腐胺N-甲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烟叶中烟碱的积累。  相似文献   
22.
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多胺氧化降解在莴苣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多胺氧化酶专性抑制剂氨基胍(AG)对莴苣(Lactuca sativa)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测定种子的萌发率、多胺氧化酶(PAO)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源多胺和H2O2含量变化。[结果]AG可强烈抑制种子的萌发,12 h后种子萌发率与对照相比差异就达极显著水平。随着莴苣种子的萌发,PAO和DAO活性发生显著的变化,2种酶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24和48 h分别测得DAO和PAO活性高峰。AG对DAO和PAO活性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培养24和36 h后就检测不到DAO和PAO活性。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Put在前24 h快速降低,24~60 h降低趋缓;Spd在萌发前期降低缓慢,48 h后急剧下降;Spm含量低但略呈增加趋势;多胺总量逐渐降低。AG处理可显著增加内源多胺尤其是Put和Spd含量。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H2O2含量逐渐增高,36~48 h时出现高峰后一直维持较高水平。AG处理可明显降低种子H2O2含量。[结论]在种子萌发期间,内源多胺和H2O2含量的变化与PAO和DAO活性变化相对应,暗示在莴苣种子萌发期间进行着活跃的多胺氧化降解代谢。  相似文献   
23.
当生长在石灰性土壤上的桑树新梢行将缺铁性黄化时,进行叶面追施6-苄基腺嘌呤(6-BA)和摘心处理。处理枝的早衰症状明显延缓,叶形增大,叶色转绿;各叶位的叶绿素、蛋白质及SOD、CAT、POX含量或活性水平不同程度地增加;膜脂过氧化作用产物MDA含量明显降低,起了延缓早衰的作用。延缓作用摘心比6-BA处理有效。  相似文献   
24.
采用 TAKRE 光合蚕桑液,对桑叶叶面进行喷施,测定桑叶叶绿素、可溶性糖、粗蛋白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X)、过氧化氢酶(CAT)、超氧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处理叶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粗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含量随叶片衰老而下降的百分数要低于对照。(2)CAT 的活性处理叶明显高于对照,而 SOD 活性略有增加,且这些酶的活性随叶片衰老的变化趋势与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粗蛋白含量的变化相一致.(3)POX 的活性随叶片衰老而逐渐增加,但受 TAKRE 光合液的明显抑制。(4)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处理叶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